汉朝开国功臣张良为何能够功成身退?不求功
古代的那些谋士,毕生的追求就是择明主而辅之,然后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姜子牙选择了周文王,诸葛亮选择了刘备,刘伯温选择了朱元璋。
但位列“汉初三杰”的张良,却是谋士中的例外。
与其他谋士不同的是,张良在功成名就后,居然不愿做官,而是急流勇退,离开刘邦,做起了隐士。要知道,这是很难的。大家艰苦奋斗,九死一生,图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享受胜利的果实吗?可在这时候,张良却主动放弃了,重新回归普通人的生活。试问,古今中外有几人可以做到?
对于张良的选择,历史上给出的解释是:张良有大智慧,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因此退以保身。(至于什么黄石公的传说,当然只是个托词)
不能说这个理由是错的,但我觉得至少是不全面的。我认为,张良之所以功成身退,主要是因为他的人生目标已经实现了。
那么,张良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这要从张良的出身开始说起。
用现在的标准来看,张良是个典型的“官三代”,而且是最高级别的那种。张良的爷爷、父亲都是韩国的宰相。如果不出意外,张良也极有可能子承父业。可是,到了张良的时代,天下已经变了。秦国一家独大,以虎狼之势,吞并了其他六国。
张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热爱的韩国被灭,那种痛苦肯定是巨大的。一来,作为韩国的贵族阶层,也就是既得利益阶层,他对这个国家的感情是深厚的,所谓“世受皇恩”,说得就是张良这种人;二来,张良的人生之路被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斩断了。他再也无法朝着宰相的方向努力了,因为作为一个亡国之民,他只能做一个普通人了。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在张良看来,正是秦始皇,以及秦国。
所以,张良在历史上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收买了一个大力士,去刺杀秦始皇。秦始皇的车队经过博浪沙那个地方时,大力士出手行刺,可惜没能成功。张良侥幸逃脱。
刺杀秦始皇失败后,张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人生低谷。大概,他觉得此生复仇无望了。可没想到,秦始皇死后没多久,天下顿时风起云涌,在陈胜、吴广两位大哥的引领下,大家都开始从事一种叫做“造反”的工作。
张良再次看到了希望。万幸,他遇到了刘邦,然后开始了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灭了秦朝,建立了大汉朝。
综上所述,自从韩国被灭后,张良的人生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为韩国复仇——而不是像别的谋士那样,是为了建功立业,彪炳史册。
怎么复仇呢?杀死秦始皇,或者灭掉秦朝。最终,他在刺杀秦始皇失败后,完成了灭秦的大业,算是比较圆满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既然目标已经实现,那当然可以功成身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