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朝官话之李商隐与柳仲郢各自的为官做人之道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4
转发:0
评论:0
唐朝官话之李商隐与柳仲郢各自的为官做人之道,宦海生涯,官场浮沉,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圈子,需要你去选择是站队还是做人。站队

  宦海生涯,官场浮沉,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圈子,需要你去选择是站队还是做人。站队的依据很大程度上是圈子实力的强弱,而实力是可以改变的,所以站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一时风光的背后可能就是终生的蹉跎。那么,什么是确定的呢?那就是做人,对每个圈子都不偏不倚正面对待,知恩图报而不是见利忘义,这样的做人原则或许不能让你骤然超擢,但足以让你在“风不定”的官场中做到“人初静”。

  唐代中后期的官场就存在着两个泾渭分明的圈子——牛党、李党:李党以李德裕为首,大多是高门大族出身的权贵子弟,通过科举中相对较为容易的明经科或父兄关系进入朝堂,但注重操守礼法,家风优良门风严谨;牛党以牛僧孺为首,多是中下层官员家庭出身,靠自身能力通过科举中难度极大的进士科踏进仕途,但行事较为浮华轻薄放浪不羁。两个圈子的党争持续近百年,史称牛李党争。

  李商隐与柳仲郢就生活在这个党争时代。柳仲郢年长李商隐20岁左右,两人出身相同,均是通过科举进士科起家;人生亦有交集,李商隐曾在柳仲郢手下有过差不多8年的任职经历。两人进入官场的时期,牛李党争正酣,李党上台,就把牛党全部赶出朝廷,庙堂为之一空。牛党卷土重来亦会将李党连根拔起。面对朝廷牛李两党的大格局,柳李二人有不同的思考和不同的选择,结果自然是迥然不同的两种人生。

  进退维谷的李商隐李商隐的文名人所共知,自幼便能写诗作文的他得到牛党令狐楚赏识。令狐楚将李商隐招进幕府,亲自教授他撰写朝廷奏章公文,还让几个儿子与其一起读书游学。开成二年,李商隐参加科举考试。令狐楚之子令狐绹与当年的主考官高铠关系甚好,在其面前大为称誉李商隐的才华。在令狐家的帮助下,李商隐顺利考中进士,新科及第。

  进士之后,李商隐先任秘书省校书郎,又外任弘农县尉。两年后参加了科举中能快速升迁的制举,中书判拔萃科,这次中举与他在令狐楚指导下打下的公文奏章起草功底密不可分,因为书判拔萃科重点测试的就是应举者的公文奏章水平。这样,无论是从自己的进士出身上,还是从牛党令狐父子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方面,李商隐应该属于牛党。在牛李党争时,他即使不站在牛党这一边,也不能转投李党阵营,如此方合乎做人原则。但这时,出现了。

  当时朝廷李党势大,牛党暂居下风。李德裕在朝辅政,起用与之关系深厚的王茂元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邀请李商隐赴河阳幕府任职。一方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牛党令狐父子,一方是风头正劲的封疆大吏李党王茂元。不知李商隐是否经历过一番何去何从的痛苦煎熬,但最终,急于升迁的念头战胜了知恩图报的做人原则,他投入了李党的怀抱,进入河阳幕府任掌书记。不久便得到了侍御史的官衔,并娶王茂元爱女为妻。仕途一帆风顺,情场春风得意,这一次弃牛入李,李商隐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表面上看,李商隐这次站对了队伍,进对了圈子。但这种脱牛入李的选择不仅被牛党视为忘恩负义,也为注重操守礼法的李党所不齿。短暂风光的背后,已然埋下了一生蹉跎进退维谷不容于两党的伏笔。

  李商隐脱牛入李得到了短暂的顺利升迁。但好景不长,王茂元去世,李商隐无所归依只能返回长安寻找机会,而在长安的李党大佬对见利忘义投奔本党的李商隐并不感冒。李商隐在长安四处碰壁,一直没有得到中意的官职,只得千里迢迢远赴桂州进入李党郑亚的幕府。到了宣宗大中初年,牛党得势,令狐绹入朝辅政,牛党开始打击李党势力,郑亚被贬到循州任刺史,李商隐也随之到循州苦寒之地,数年不得调任,直到大中三年回长安后仍不能入朝,暂栖居京兆尹卢弘正处。

  大中四年,令狐绹出任宰相,牛党势力益盛,李商隐处境更加窘迫,只能寄希望于改换门庭以改善境遇,这次他做出了出李返牛的站队。他屡次陈情希冀令狐绹能够原谅自己,而绹不置一词,他只得跟随出京外任的卢弘正到徐州。卢弘正在徐州的幕府解散后,李商隐又是飘零无处,他再次上书祈求令狐绹让自己入朝,令狐绹这次念在昔日之情答应了,但鉴于李商隐上次背弃牛党投靠李党的背叛行为,令狐绹只安排了个太学博士的虚职给他以示抚慰。

  一个太学博士肯定不是志在千里的李商隐所能满意的,这时一直赏识其才华的柳仲郢转任剑南东川节度使,李商隐便应柳仲郢之邀进入东川幕府。在东川期间,李商隐亦是四处请托,希冀被人推荐入朝。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将要入朝辅政的河东节度使卢钧,寄诗给他以求荐引。但卢钧曾经被令狐绹排挤过,对再次投向牛党令狐绹的李商隐更是鄙薄,没有为他说一句话。就这样,李商隐一直在东川待到幕府被解散,后客居郑州荥阳,不久便郁郁而终。左右逢源的柳仲郢面对同样的党争环境,不同于李商隐的忽牛忽李的站队投机,柳仲郢选择了不偏不倚的做人,并一以贯之坚持到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柳仲郢
参考书目《旧唐书》卷一六五《柳公绰传》及所附《柳仲郢传》《四库全书‧广东通志》卷三十八^《唐柳氏长殇女老师墓志铭》
· 陕西-铜川-耀州柳仲郢
柳仲郢(?~864年),字谕蒙。中唐大臣。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年时勤读经史,尤对《史记》、《汉书》以及魏、晋、南北朝史作过深入研究,不仅熟读,而且手抄,与所抄其他经史三十多篇,合辑为《柳氏自备》,经常参阅。所著《尚书二十四司箴》一书得到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赏识,从此出名。宪宗元和十三年(818)进士擢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吏部郎中。武宗命裁减冗官,他“条理旬日,减一千人员,时议为惬”。迁谏议大夫。他与宰相李德裕关系密切,被擢为京兆尹。当时的长安,已是一个人口众多、达官显宦集中、富商大贾云集的大都市,商业贸易发达。他出任京兆尹后,政令严明,以法治市。为了管理好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颁布了市场规约,设置了标准计量器具,以监督那些短斤少两、坑害顾客的不法商贩。有一北司官吏在市场仗势欺人,买粟违犯了条约,他立即下令打杀。他从市场经过,有一神策军小将纵马横冲直撞,他令手下人...
· 刘墉的为官之道
刘墉一生廉洁奉公,为官清正,这与刘家的门风有很大的关系。刘氏家族是诸城当地的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的进士,祖父刘菜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位极人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深受乾隆帝器重,死后被追封为“文正”这时清朝对大臣最高的评价。刘墉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不知何故,他却一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刘塘才因父亲的关系,以恩荫举人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会试和殿试,并获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后升至翰林院侍讲。乾隆二十一年(1756),刘墙外放做官任安徽学政,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里,他基本担任地方官职,历任学政、知府、巡抚等。在任期间,他办事正直干练,雷厉风行,整顿科场积弊、官场恶习。他为人清廉,一文不取,遇事敢作敢为,不怕得罪上司。乾隆三十四年(1769),刘墉授江宁府知府。在一年多的在任时间里,他不畏强豪,屡破疑案。创作于嘉庆初年的弹词《...
· 冯京为官之道
冯京一生经历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代皇帝,官场行走,多遇险恶。宋朝时期,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及附近地区称为威州和茂州,自古以来这美丽的地方为羌民所居,那时被称之为“威州蛮”和“茂州蛮”。虽然南方蛮夷与北方民族相比,力量微小,对宋王朝的生存构不成威胁,也没有与宋朝逐鹿中原或是分庭抗礼的实力与野心,但他们往往臣而不服,骚扰边境,夷人叛乱,为患一方。作为南蛮地区之一的威州和茂州,由于毗邻吐蕃诸部和大理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宗仁宗景佑年间,朝廷派冯京率部前来征讨。夷人们得知冯京到,遂即表示请降。冯京把此事上奏朝廷,请求不咎既往,发农具,给粮草,夷人感激涕零,歃血盟誓,愿世代做宋之臣民。冯京以其人格魅力和政治智慧,兵不血刃,解决了危机,为后人提供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冯京为了加强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在威州和茂州地区设置羁縻州,加强羁縻统治,树其酋长,使其自镇抚;在威州和茂州羌族地...
· 曾国藩的为官处世之道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竟能办成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自从曾国藩去世以后,这就成了人们苦苦追索的问题。很多人都想从他的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因此,曾国藩的文集一出版,就成了当时人的必读书。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对曾氏倾心推崇,称“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国藩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做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