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何为夺权:大宋王朝赵匡胤最高明的夺权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6
转发:0
评论:0
何为夺权:大宋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最高明的夺权,要说五代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将领的夺权史,尤其是手握重兵的节度使的夺权史。

  要说五代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将领的夺权史,尤其是手握重兵的节度使的夺权史。后梁太祖朱全忠是以宣武节度使起家的;李克用也是以大同军节度使纵横沙场,给儿子留下了建立后唐的家底;后晋高祖石敬塘也是节度使,镇守河东;无独有偶,后汉高祖刘知远也是河东节度使;后周太祖郭威曾任天德军节度使,就连盘踞江浙的钱都是镇海节度使出身。

  赵匡胤削夺了禁军将领的兵权以后,京畿重地可以放心了,可外面藩镇威胁还在,剥夺节度使兵权马上就摆上了日程。既然“制其钱谷”是既定的方针,那就先从钱财上下手,在各路设置了专管财物的转运使,将各路所属州县的财政收入,除留下少量应付日常开支外,全部运送至京城开封。此前,藩镇以“留州”、“留使”等名目截留的财物,一律收归中央。这一下子就断了藩镇的财路,看没有了钱财,你还有什么经济基础来闹事。

  他还派遣使臣到各地,选拔藩镇辖属的军队为禁军。乾德三年(965)八月,赵匡胤下令各州长官把所部兵员中骁勇善战的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削弱了地方的实力,把藩镇最尖利的牙齿拔了下来。开宝二年(969),宋已经平荆湖、灭后蜀,赵匡胤下令拆毁荆湖、川峡诸地的城郭,于是可能被藩镇用来抗拒中央的城防也被拆除了。

  到了十月,赵匡胤再次设下了酒宴,招待几位掌握兵权的节度使,正在喝到兴头上时,赵匡胤感慨地说道:“你们都是咱大宋的功臣啊,在马背上征战了大半辈子,都是德高望重,劳苦功高。可到了现在还辛辛苦苦在各地驻守,让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呀。”

  这可是话里有话,能成为一方大员的谁也不是糊涂蛋,可手里的权力谁愿意放?还是凤翔节度使王彦超——就是拒收流浪汉赵匡胤的那个家伙——是个明白人,出头打破了僵局,说:“为臣我原本就没有什么功劳,得到朝廷的错爱已经很久了,眼子骨也不是那么硬朗了,希望皇上可怜可怜我,让我退休回家享清福去吧。”

  可还是有的人想最后争取一下,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等人,不断表白自己战功的辉煌、经历的艰险,企图打动赵匡胤,保留住兵权。对这种不知进退的家伙,要是换了别的皇帝,早就拂袖而去了。可赵匡胤毕竟称得起“仁厚”二字,只是脸上没了笑模样,冷冷说了一句:“说的都是你们为前朝干的事,现在说这些有意思吗?”结果第二天,参加宴会的五位节度使都被解职,给了个吃粮不管事的虚职回家养老去了。另外那些节度使如向拱、袁彦等,都明白了赵匡胤的心意,主动自觉地赶快交出兵权了事。

  收了财权、兵权,赵匡胤还从朝廷派出“知州”、“知县”管理地方,并开始着手废除唐末及五代时节度使兼领“支郡”的旧制,除了节度使驻地以外的州郡统统直属京师。另外,还把地方的司法权也收归中央政府了。这样,在不动刀兵的情况下,赵匡胤把各路豪强的兵权、财权、司法权、行政权收了回来,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从此为害中原的藩镇割据再也没有出现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代武官地位低赵匡胤怕被"枪杆子"夺权
从唐代开元盛世到宋朝建立的二百多年间,中国都是在打打杀杀中度过的: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不但老百姓流离失所,连皇帝都是高危的职业。军旅出身的宋朝开创者赵匡胤决定,从制度建设上终结武人的时代。对五代十国,欧阳修有过一个统计:“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也就是说,五十三年间,换了五个家族十三位皇帝。被杀的皇帝有八个,其中大的不过十来岁,小的甚至三四岁就死于非命。枪杆子决定一切的世界,实在太让人绝望了。费尽心机得来的荣华,转眼又成泡影。在这个世界里,没有胜利者。以兵变从孤儿寡母手中夺了江山的赵匡胤不想再继续这无望的恶性循环。结束它的办法只有一个:建立新的游戏规则,让人们不再凭枪杆子,而是凭笔头子来进行竞争。网络配图因此,宋代政治设计的第一个特点是对武力的全方位防范。开国不久,赵匡胤就“杯酒释兵权”,接着,他又在制度设计上费尽了脑筋。赵...
· 忽必烈——夺权的过程
鄂州之役一二五六年夏天,蒙哥决意亲征南宋,这其实是很果断的抉择。并且,他立即就任命斡赤斤家的塔察儿为主将,令其率领以东方三王族与五投下为核心的左翼军团发兵前往襄阳、樊城。他自己则在翌年率领中央军队,计划由六盘山攻入四川。几乎已经完全攻下云南方面的兀良合台部队,则成为大军的右翼军队,预计由南宋国的侧面或背后进攻。忽必烈与金莲川营帐的想法完全遭到否定。成为金莲川营帐主力的五投下,与忽必烈被隔离开来。京兆地区一被查抄,忽必烈的权力也几乎被没收,可以说忽必烈被逼得走投无路。然而,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一二五七年,塔察儿旗下的左翼军队在按照原定计划到达襄阳、樊城后,仅进行为期一周的包围,其后就轻易地放弃攻城为收兵了。并不清楚其原因究竟为何。然而冷静想想,忽必烈营帐之所以采取慎重的态度,必有其理由。这个撤退,证明忽必烈营帐在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再加上,以塔察儿为首,应为帝国顶尖的强力军团的东方三王...
·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权,竟然是因为自导自演的吗
作为宋朝开国皇帝的赵匡胤,和一般朝代更迭经历厮杀坐上皇位的皇帝不同,陈桥兵变这一次让赵匡胤逼迫后周年幼君王禅让皇位的兵变,既没有轰轰烈烈的战前动员,也没有尸横遍野杀声震天的战斗,兵不血刃通过赵匡胤的自导自演而完成。在赵匡胤追随的郭威逝去后,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柴荣,而柴荣内修政事,外扩疆土,将后周的势力和实力又推上了一个巅峰,但他仅仅在位六年就去世,他年幼的孩子柴宗训即位。皇帝的年幼,以及多年来随着郭威柴荣的征战与忠心,让这次的兵变有了军事保障和掩人耳目的行动时间。赵匡胤本人,在南征北战多年中,自身的军事才能也不可否认。当柴荣身陷陷阱,赵匡胤甚至还毫不退让率军冲锋保护皇帝,这些因素,让赵匡胤有了很好的军事基础,在军队中的经历,也让他更容易获得士兵的认可。柴宗训即位后,赵匡胤终于等到了合适的机会,新帝年龄尚幼,在人情手腕方面有很多不足,这便给了赵匡胤机会。当时朝廷听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不...
· 和平夺权的典范!看“戏精”赵匡胤如何策划陈桥兵变?
和平夺权的典范!看“戏精”赵匡胤如何策划陈桥兵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兵变夺权事件。原后周殿前都点检(后周禁军统帅,军界一把手)赵匡胤在全军将士们的拥护下,顺利夺取后周政权,并建立了大宋王朝。历史上的兵变夺权事件基本都伴随着惨烈地流血冲突,然而“陈桥兵变”却成为了和平夺权的典范,整个过程只用时4天,期间仅发生一起极小规模的流血事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短短4天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960年正月初一,正在大家还沉浸在过新年的喜悦气氛中时,后周朝廷突然接到了一份紧急情报:辽国入侵。经过朝臣们的一番商议,最终由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当朝宰相拍板决定,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出征,迎战劲敌。关于辽国入侵这件事情,后来大家自然都知道是赵匡胤导演的一场好戏。当时后周京师有能力统领大军出征的只有两人,分别是赵匡胤和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韩通是一位资历丰富,...
· 揭秘三国:邓艾——司马夺权的祭品
提起邓艾,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野心家,他和钟会入川,结果二士争功,最后遭受血光之灾。其实历史完全不是这样。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为大将,率军取西川,只几个月时间,便直抵西川门户剑阁。姜维丢下凉州军务,率军紧急回撤剑阁。剑阁地势险阻,易守难攻,双方进入对峙阶段。姜维想凭此险要将战事拖延下去,远道而来的司马军必将溃败。但邓艾却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就率领他的部队绕过剑阁(如同二战时盟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沿着山路强行军,神奇般的出现在成都平原,一下子搞定了整个西川。就在人们认为钟会、邓艾两人凭借军功都将衣锦还乡之时,却传来两人先后因叛变而被杀的消息。钟会叛变被杀,确有确凿证据,这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将领,居然在灭蜀后,听信姜维的怂恿,要称霸西南,司马昭不杀他才怪。而邓艾就比较冤了。他虽然在官场上驰骋多年,却还是性格耿直,脾气火暴。他这次奇袭,没有经过总司令钟会的批准,岂不抢了首长的大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