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满清入关之谜:满清入关之前与李自成之间已有勾结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1
转发:0
评论:0
多尔衮等立即在正月二十七日给李自成通了一封信:“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幸毋以此而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如何耳。惟望速驰书使,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1)清人入主中国,据多尔衮自称‘除灭流贼,为明帝报仇’。于是乎康熙遗诏中更堂堂言之,有‘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之语。而乾隆为世祖世录作序,即据此大旨,更恣意发挥,以申论所谓‘我朝实大有造于中国’,而世人受其欺者,迨已三百年。即内阁档案出,于烂字纸中查得顺治元年正月二十七日关于多尔衮勾结李自成并取中原一书稿,并夹书人迟起龙回书稿,始知清人原与流贼为一事,其所以荼毒中原者,揆之闯献辈,实相等夷。由此书稿,则清实录所云‘得天下之正’云者,可以断断乎证明其为妄说矣。(2)多尔衮与李自成山海关之战,据明史流贼传,乃四月二十

  多尔衮等立即在正月二 十七日给李自成通了一封信:“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幸毋以此而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如何耳。惟望速驰书使,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

  “(1)清人入主中国,据多尔衮自称‘除灭流贼,为明帝报仇’。于是乎康熙遗诏中更堂堂言之,有‘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之语。而乾隆为世祖世录作序,即据此大旨,更恣意发挥,以申论所谓‘实大有造于中国’,而世人受其欺者,迨已三百年。即内阁档案出,于烂字纸中查得顺治元年正月二十七日关于多尔衮勾结李自成并取中原一书稿,并夹书人迟起龙回书稿,始知清人原与流贼为一事,其所以荼毒中原者,揆之闯献辈,实相等夷。由此书稿,则清实录所云‘得天下之正’云者,可以断断乎证明其为妄说矣。

  (2)多尔衮与李自成山海关之战,据明史流贼传,乃四月二十二日事,一战摧之。兹于档案中发见顺治元年十一月初三日山海卫儒学训导暑教授臣郭应龙为‘草茅微绩遵诏冒陈仰祈圣鉴以广皇仁以彰激劝事’一奏本,另外又有北京大学藏顺治元年八月山海关统领乡勇都司藏国诏等为‘关门血战效顺独先祈敕优叙以彰盛典以信恩纶事’一启本,总此二本合而观之,才知道当四月二十二日之前一日,即四月二十一日的辰时,吴三桂的部队即已与李自成鏖战终日,凡连杀数十余阵。是日之战,有‘斩获贼级无数’之报,又有‘大获奇捷’之报。凡此‘奇捷’与‘斩级无数’,俱吴三桂独立血战之功,初与多尔衮无关。盖多尔衮行军,于四月二十一日赶至关外十五里许时,‘日已昏黑’,兼且人饥马乏,不能鼓勇更前,于是乎只好屯兵不进。而是日吴三桂在关内之血战终日,大败贼众,多尔衮不但无关,而且似乎更有些毫无所闻的样子。据此,则档案发见之文件,其在明清史上,实为一极端重要的文献。特是其时的大势,关内外实同时并急。

  而多尔衮之‘乘虚直捣’,更是势所必至,真所谓‘东呼西应’请亦来不请亦来’。吴三桂于此,顾东不能顾西,御贼不能御虏’,于是乎世所谓之‘吴三桂请清兵’,也就在这种委屈求全之下而实现了。凡此委屈,可以说全是由于档案所发见的。而所谓山海关战役的真相,也就可以从此大白于天下后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哈密之争:为满清入关埋下伏笔
在明王朝的历史上,有一个地名让人格外的陌生,却在历史中格外的扎眼---哈密,我们今天提起哈密,总想起香甜可口的哈密瓜,然而在明代,哈密却印证着一段交织着辉煌与苦涩的历史。哈密汉代属伊吾,汉朝时代一度是西域都护府的所在地。明朝洪武间,朱元璋册封蒙古降王纳失里镇守哈密,设立哈密卫,这是明朝对西域地区行使主权的标志。哈密的兴衰也同样见证了明王朝兴衰的历史。在明朝强盛时代,哈密是是明朝西部边陲嘉峪关外的缓冲地带,更是明朝抵抗蒙古部落骚扰入侵的桥头堡,哈密曾经与明王朝“万国来朝”的盛景紧密相连,它是西域属国乃至中亚西亚国家使节进京朝见中国皇帝的中转站,也是西方商人进入中国内地的必经之路,它曾经一度商旅云集,经济富庶,哈密的存在见证了丝绸之路最后的繁荣与辉煌,它曾经如此的重要,却也如此轻易的被明王朝遗忘。明朝中期以后,在蒙古瓦刺部的骚扰下,哈密曾一度落入瓦刺之手,后来,随着瓦刺的衰落和明朝的反击,哈密...
· 李自成生死之谜:满清与南明均未得其首级?
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湖南省的石门县古称澧阳,又称澧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传》一文称,李自成兵败,独窜石门之夹山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夹山即夹山寺,该寺位于石门县东15公里的三板桥,是一座唐代古刹,也就是本文一开始讲到的那个地方。寺内遗有与此说相关的一些碑记塔铭、诗文残板,以及奉天玉和尚的骨片和包括宫廷玉器在内的许多遗物,包括在1980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诸多文物。这些无疑构成了此说的有力佐证。何的说法也是有关“闯王”出家的最早记载。据言,何曾到夹山进行考察,见到了一位服侍过奉天玉和尚的、口音像陕西人的70岁老和尚,他告诉何,奉天玉和尚是顺治初年来寺的,并取出其画像。据说画上人酷似史书所记李自成的模样。有人根据李自成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后又称“新顺王”,断定“奉天玉”即“奉天王”多一点,是为隐讳。而奉天玉和尚墓葬中发现的骨灰和砖刻...
· 满清入关崇祯上吊自杀后,明朝的皇族都去哪了?
清军入关后,满清对明皇族的态度表现出互相矛盾、模棱两可的一面。一方面,他们一再强调江山取自李自成等流寇之手,入主中原,意在为明报君父之仇,强势占领道德制高点;一方面,他们却又拿起屠刀,霍霍砍伐之声不绝于耳,其政治目的显而易见。在此种背景下,明朝皇室宗亲的命运是什么?他们有没有因为皇族身份而受到特殊优待呢?或者因身份特殊而赶尽杀绝呢?网络配图其实,当时明朝皇族的命运并不那么明朗,但大致来讲,他们的下场都比较悲惨。首先,对于明朝皇族,满清将嗜杀之风发挥到了极致。清廷大肆杀戮明朝宗室,无论是郡王还是其家属,都无一例外地遭到诛杀。根据白新良、赵秉忠两位先生的统计,在顺治三年后的六年时间里,死于满清屠刀下的,有名号的郡王就达50多人,其家属更是在万人以上。为什么要首先对郡王下此毒手呢?在清廷的逻辑里,一般考虑两点。一则,源于历史惯性,但凡一个朝代更迭,对前朝皇室宗亲滥杀之声一直不绝;二则,在满清看来...
· 满清王朝入关300年给中国人留下了什么?
今天说的话题可能会引起很多愤青们的口喷,但是作为喜欢研读历史的我有个人客观的看法,希望能与大家交流的。说起满清王朝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起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受的耻辱,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确实,清朝后半段的历史就一部中华民族的最黑暗的屈辱史,这也是近代以来众多学者在喷清朝统治者的一个证据,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满清王朝入关以来,对于中国有没有贡献,给今天的我们有没有留下什么呢?网络配图满清从一个几十万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着几亿人口的王朝,满清吸取了蒙元的教训,快速地融入汉族的文化圈,主动接受汉化,所以代代的满清皇帝的汉文水平与常人无异,这是他们聪明之处。满清王朝也有一些值得我们称赞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今天中国的版图就是清朝时候奠定下来的,可能你就会说满清割地赔款,害得我们丢失了多少的领土,多少美丽的山河,但是满清王朝却在民族融合和奠定领土上其实是有一定的功劳的。其实汉民族的活动的范围和领土范...
· 李自成生死之谜:满清与南明均未取得其首级
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湖南省的石门县古称澧阳,又称澧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传》一文称,李自成兵败,独窜石门之夹山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夹山即夹山寺,该寺位于石门县东15公里的三板桥,是一座唐代古刹,也就是本文一开始讲到的那个地方。寺内遗有与此说相关的一些碑记塔铭、诗文残板,以及奉天玉和尚的骨片和包括宫廷玉器在内的许多遗物,包括在1980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诸多文物。这些无疑构成了此说的有力佐证。何的说法也是有关“闯王”出家的最早记载。据言,何曾到夹山进行考察,见到了一位服侍过奉天玉和尚的、口音像陕西人的70岁老和尚,他告诉何,奉天玉和尚是顺治初年来寺的,并取出其画像。据说画上人酷似史书所记李自成的模样。有人根据李自成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后又称“新顺王”,断定“奉天玉”即“奉天王”多一点,是为隐讳。而奉天玉和尚墓葬中发现的骨灰和砖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