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内蒙古辽代贵妃墓考古新突破:墓主人为萧太后外孙女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56
转发:0
评论:0
内蒙古辽代贵妃墓考古新突破:墓主人为萧太后外孙女,26日,中国考古界享有盛名的内蒙古自治区辽代贵妃墓主人身份再次出现新突破。当

  26日,中国考古界享有盛名的内蒙古自治区辽代贵妃墓主人身份再次出现新突破。当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志庸研究员经过长期考证最终确认,该墓主人身份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萧太后外孙女。

  针对这一发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数专家认为,辽代贵妃墓这一身份的确定,其价值与意义堪比之前轰动一时的海昏侯墓葬发掘。完全可以说,南有海昏侯,北有贵妃墓。

  辽代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萧姓贵族在辽代是显赫的皇权贵族。盖志庸认为,最新确认的墓主人身份,对辽代家族谱系关系有极大的补充作用,同时为《辽史》研究亦起到了补阙作用。

  墓主人这一身份到底如何确定?盖志庸说,近期考古专家“打开”在内蒙古多伦县出土的辽代贵妃墓墓志后,经翻检多方史料,最终确定墓主人身份为萧太后外孙女。

  据称,该墓志记载有贵妃的身世,经考证为辽圣宗贵妃,并育有一男两女,其父为与宋作战的辽代名将萧排押、母亲为魏国公主。进一步考证可知为萧太后外孙女。

  公开资料显示,萧太后,名萧绰,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辽代皇后,政治家,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在民间戏曲中被称为萧太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考古新发现:首次在内蒙古发现辽代贵妃墓葬
辽代贵妃墓葬的发掘在我国尚属首次,它的发现对研究辽代历史,特别是辽代后族的萧氏家族及辽代奚族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墓葬中的主人萧氏贵妃育有两女一男,是辽代后族最为显赫的开国皇后弟弟萧阿古只一系。在辽历史上,有三到四名皇后都出自该家族。而发现萧姓贵妃墓葬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就是证明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13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志庸说。据介绍,多伦县王力沟辽代贵妃墓葬整体朝向东南,左、右、后三方被山环绕,呈“椅子”型,向前远眺视野开阔,是一片佳绝之地。网络配图盖志庸称,距离此次发现的辽代贵妃墓约300米,多伦县王力沟辽代贵妃墓葬1号墓,初步判定为辽代贵妃家族重要成员,为辽道宗时期墓葬,属辽代中晚期大型墓葬。出土众多随葬品,其中鎏金铜渣斗、三节莲花形铜灯、手持炳式莲花香炉铸造成型,造型精美,为不可多得辽代文物,另外,出土的大量随葬瓷器,以影青瓷为主。但令考古人员惊讶...
· 辽代贵妃家族墓葬
对这座辽代贵妃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目前已经发现金、银、铜、铁、玉、玻璃、琥珀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金花银高翅镂花冠、金花银凤纹镂花高靿靴、包金龙纹玉带銙、仰覆莲纹白釉定瓷罐、鹦鹉纹影青执壶、金扣口白瓷盏、玻璃瓶等皆为辽代文物的之作。墓葬土墓志一盒,志盖阴刻篆书“故贵妃萧氏玄堂志铭”几字,志石阴刻楷书,首行撰“大契丹故贵妃兰陵萧氏玄堂志铭并序”,其上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身世等情况。墓志解读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这座距今千年的辽代中期大型贵族墓葬主室平面呈圆形,直径4.1米,青砖砌制,穹隆顶。墓葬全长40余米,最深处11米。
· 连江最大古墓考古调查一个月墓主仍是谜
前不久,丹阳镇东坪村宝林寺后山发现了一座迄今为止县内最大的古墓,当地群众有的说是唐代皇妃墓,有的说是唐朝礼部尚书墓,有的说是宋朝朱熹学生墓。对此,福州市考古队到现场考古调查了一个月时间并在5月6日请来福建博物院林公务、林聿亮等考古专家进行实地论证,可墓主身份仍然无法确定。自4月6日福州市考古队进入丹阳镇宝林寺后山进行考古调查以来,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多月,第一阶段也已接近尾声,目前古墓外部轮廓已完全显现:从山脚的拴马石、旗杆石,一直延伸到山顶,高差达33米,古墓呈五级阶梯状分布,最高一级为墓穴,主体部分占地约3100㎡。据考古专家林公务、林聿亮介绍,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及福建文物地图集等资料显示,此前连江县已发现的最大古墓是南宋丞相郑昭先墓,占地面积达735㎡,而宝林寺后山的古墓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远超郑昭先墓,可以确定它是连江县乃至福州市迄今发现的最大古墓,在省内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墓。专家分析称...
· 内蒙古多伦县再次发现一座辽代贵族墓葬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又新发现一座辽代贵族墓葬,墓葬位置距离此前发现的辽代贵妃墓约300米,墓葬部分装饰甚至超过贵妃墓。此次发掘的考古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之庸说:“这座墓葬与不久前发现的辽圣宗贵妃的墓葬同属一个箕形山谷,墓主人也应是贵妃家族的重要成员,对这座墓葬的发掘一定会对辽代的历史研究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考古队正在清理这座墓葬的墓道与墓门部分。据介绍,墓道由青砖砌制,上抹白灰,并用青砖砌制台阶。墓门仿木结构,上铺设绿色琉璃瓦当,当面黄色,下承五朵斗拱,斗拱用红、褐、青等色勾勒轮廓,其间又用不同色彩描绘团花图案,图形各异。墓葬墓门用琉璃砖砌制,反映出墓主人显贵的身世。据了解,在以往发掘的辽代贵族墓葬中,仅有辽代秦王、尚书令韩匡嗣的墓葬采用相似的装饰。辽朝(907-1125)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
· 内蒙古巴彦塔拉遗址发现辽代火葬墓
记者从内蒙古[注:蒙古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南、东、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蒙古国原称外蒙古或喀尔喀蒙古,原为中国的一部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考古专业师生日前对巴林[注:巴林国(Thestateofbahrain),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的岛屿组成。面积662平方公里,人口约46.6万,阿拉伯人约占60%,75~80%的居民住在城市里。]右旗巴彦塔拉遗址进行了发掘。巴彦塔拉遗址位于巴彦塔拉苏木所在地东南500米处,东西长约70米,南北长约60米,总面积为4200平方米。遗址东侧取土坑内和坑边发现有辽代陶片,遗址揭露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清理灰坑51个,灶1个,沟4条,出土石器、铜器、骨器等遗物40余件,同时还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在对遗址区的发掘过程中,对遗址周边进行系统调查时,在遗址区北100米,发现了一片墓葬群。该墓葬群大多为土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