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典籍中的中国南海:最早出现于东汉文献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0
转发:0
评论:0
历史典籍中的中国南海:最早出现于东汉文献,“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面对传说中的东海仙山,李白尚且发出如此感慨,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面对传说中的东海仙山,李白尚且发出如此感慨,那么更为浩渺的南海,以及散落其中的南海诸岛,又是何时让远居中土的国人知晓它们的存在呢?

  多位学人通过对古籍的反复考证,发现早在公元前200多年前秦汉,我国先民已在南海航行和生产,由古代学者、旅行家、航海家及渔民等对南海诸岛进行的论述、描绘,散见于上百种古籍之中,且各书所录,内容颇多相同,尤其是志书。随着航海活动的持续开展,以及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渔业范围的扩大,典籍中所体现出的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认识,愈加丰满和准确。

  “涨海”之初印象

  地理史学家鞠继武认为,我国最早记载南海及南海诸岛的古籍,是公元1-2世纪东汉时由杨孚撰写的《异物志》,此书早已失传,但有不少类书引录其文。据1964年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的明朝正德残本影印本《异物志》述,“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礁石。”“涨海”是古代中国人对南海的泛称,“崎头”是古代中国人对岛礁、滩、沙洲的泛称,这是当时或以前中国人对南海及南海诸岛原始性的地理认识。

  三国时,吴国派朱应和康泰远航南海,访问扶南国(柬埔寨古代国家),康泰在其所著《扶南传》中提到“涨海中,倒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珊瑚洲”即露出水面不太久的珊瑚沙堆积成的沙洲,“盘石”即礁盘,这明确了南海诸岛的结构。

  另在三国吴国人万震著《南州异物志》中载:“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磁石”指暗礁暗滩,意为南海暗礁暗滩多,来往船只搁浅难脱,象被磁石吸住一样。这是经营南沙群岛的中国古代人对南沙群岛航行方位、距离和海况的记录,并表明已初步掌握到南海的基本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表示,至隋唐两代,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范围已达西沙群岛。

历史典籍中的中国南海:最早出现于东汉文献

  《隋书》记载,公元607年,“(常)骏等自南海郡乘舟,昼夜二旬,每值便风,至焦石山,而过东南,泊陵伽钵拔多洲,西与林邑相对”,“焦石山”即礁石,从航程看指西沙群岛。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名称渐统一

  唐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中国人在南海的航行和生产更趋频繁,对珊瑚礁有了更多的认识,据厦门大学教授林金枝统计,“仅宋元明清四代,记述南海诸岛石塘、长沙之类的文献、图籍多达百种,名称叫法二十余种。”,而地名相对集中,表明人们对南海诸岛的认识趋向一致。

  《旧唐书》卷41“地理志、岭南道、振州”和宋代赵汝适《诸蕃志》海南条中记述,至唐末,在琼州设置了都督府,把西、南、中沙群岛已划入行政区,隶属振州管辖。此后,大陆中原王朝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从未中断过。

  南宋的周去非在岭南为官多年,他于1178年撰写的《岭外代答》中,具体指出南海中有“长沙、石塘数万里”“历上下竺与交洋,乃至中国之境”,这里的“交洋”即“交趾洋”,为现在北部湾。

  清代人徐松整理的《宋会要辑稿》载:“数日至占城,十日过洋,傍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其洋或深或浅,水急礁多,舟复溺者十七八。”据方位,这里的“石塘”指今南沙群岛。此后史书往往用“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以及类似的称呼泛指或专指南海诸岛。

  元代时,中原大陆和南海诸岛的交通更为频繁,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生产、经营活动的传统区域,还是水师巡防的重要海域。据《元史·史弼传》记载,1293年,元将史弼率军五千去爪哇时,曾“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历交趾,占城界”。1329年至1345年曾亲赴南海和印度洋一带的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在其于1349年所著《岛夷志略》中,提出对南海诸岛整体的认识,明确记述了包括今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诸群岛在内的南海。

  明代政治家唐胄于1521年编纂的正德《琼台志》“疆域”条记:琼州府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并把西沙、南沙群岛作为我国的海防区域。

  海南诸岛被列入地方志“疆域”条,进一步说明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在方志鼎盛的明清,由官方修纂的《广东通志》《琼州府志》《万州志》等许多地方志书,都辑录有西南中沙群岛的资料,列为海南岛的附属岛屿。

  尽管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各种手抄本或口授形式流传于世代渔民的民间航海指南《更路簿》,才经由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搜集、整理、研究而得到重视,但他们所记载的地名、航线,所绘的海图,记录了海南渔民在南海诸岛的作业路线以及渔民对西沙、南沙有关岛、礁、滩、洲的命名情况。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对海南日报记者表示,《更路簿》深刻反映了我国渔民经过长期生产活动后对南海诸岛的认识,四个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渔民传统的作业范围,虽然长时间没有收录于典籍中,可是它们作为指导渔捞实践活动的实用工具书,以及中国南海海洋文化遗产,价值不可低估。


  沉浮在古地图上的群岛

  南海诸岛地名研究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刘南威教授考证,明永乐至宣德年间(1403年至1435年),伟大航海家郑和、费信、马欢等人七下西洋,对西、南、中沙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考察和记述,绘有南海诸岛的古地图在这时出现。清代,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而出现明确把南海诸岛划分为四个岛群的地图,和专绘某一群岛的详细地图。

  早在元末明初,中国就有了李泽民绘于1330年前后的《声教广被图》和清浚绘于1370年-1380年间的《混一疆理图》,这两幅世界地图早已失传,但朝鲜的李荟和权近于1402年绘制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附记中称,它是以那两张世界地图合绘而成,而这幅地图,可以说是明代最早记载有南海诸岛的地图,绘有两个石塘和一个长沙,就是指整个南海诸岛而言,图中靠东北的“石塘”从方位看应指东沙群岛,“长沙”应指西沙和中沙群岛,图中西南部的“石塘”,应指南沙群岛。

  我国著名南海史地专家吴凤斌在他的《古地图记载南海诸岛主权问题研究》中写道,明代比较有影响的一种地图中,有朱思本撰、罗洪先增补成于1554年左右的《广舆图》,其中《东南海夷图》图幅中,将“长沙”绘成一个圆圈中的一半,中间有线条分开,另一半圆圈中无文字注明的图案,这种绘法在1621年茅元仪《武备志》中的《郑和航海图》里也可看到,“说明长沙是个珊瑚礁沙,有的露出水面,有的则藏于水下,形象地表明了隐没于水中的中沙群岛和露出水面的西沙群岛,与今天的中沙西沙群岛实际情况完全一样。

历史典籍中的中国南海:最早出现于东汉文献

  《郑和航海图》在南海中绘“石星石塘”、“石塘”、“万生石塘屿”等。据图上方位及符号判断,“石星石塘”绘在东面,用点和圈交错标注,表示水下礁沙,指东沙群岛;“石塘”绘在西面,应指西沙群岛;“万生石塘屿”一名,仅见于该图,疑是“万里石塘屿”之误,绘在“石塘”之东偏南,且范围画得比“石塘”大,应指南沙群岛。

  及至清代陈伦炯于1720年写的《海国闻见录》中附《四海总图》,已经明确标绘有四大群岛的地名和位置。后来,清政府在开展大规模全国地图测量的基础上,编绘了多种地图,如1709年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图》、1767年的《大清万年全图》和1817年的《大清全图》等,这些都是清朝官方绘制的,都在海南岛的东南方绘有南海诸岛,列入中国疆域版图。

  诗人眼中的南海诸岛

  诗人的书生形象是文弱的,也许他们脚步并没有达到过南海,但诗人们瑰丽的想象及其力透纸背的思想,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南海的另类画卷。

  海南籍史学家韩振华曾撰文称,秦始皇曾致力于开辟海外交通和经营南海诸岛,并在民间流传了很多故事、传说,说在涨海(包括南海诸岛)上,有一石塘或石桥,石皆赤红,那是因为秦始皇要到海上看日出,神人为他架桥“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皆流血,至今,石悉赤。”后来唐朝诗人张乔作诗一首,描写涨海断桥和秦始皇的遗事,诗曰“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来往寻遗事,秦皇有断桥。”

  南朝宋武帝,曾经锐意经营涨海(南海诸岛),422年在其驾崩后,以辞采闻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作《武帝诔》,中有“虎骑鹜隰,舟师涨海”的词句。

  周伟民教授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古代有关南海诸岛的诗歌,大致能分为三类,一是描绘中国的气象,宣示南海主权的;二是描写与南海诸国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等方面交流的;三是表露诗人感怀对南海诸国交流时官风要正的。如唐代诗人韦应物在《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中写道:“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宋代洪适在《海山楼》一词写道:“高楼百尺迩严城,披拂雄风襟袂清。云气笼山朝雨急,海涛侵岸暮潮生。楼前箫鼓声相和,戢戢归樯排几柁。须信官廉蚌蛤回,望中山积皆奇货。”周伟民说,这里的“海山楼”指当时设于广州的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之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关于司南的历史起源?司南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据1982年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据《古矿录》记载:《明史地理志》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明一统治》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古矿录》记载:《明一统治》称:磁山,在县西南30里,土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针的故乡。一篇提到司南的典籍是《鬼谷子·谋篇第十》:“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鬼谷子,战国时期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谷子村。鬼谷子活动的地方和文中所记载的郑人取玉一事,也在邯郸文化区域内。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指南针已有详细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缝,则能指南。”据史料记载,1074年,沈括前往河北西路(路,行政组织)查访,曾经过磁山(现在邯郸市武安境内)。李栓庆介绍说,武安在古代叫磁州,《辞海》对磁州的解释是: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慈州,唐改慈为磁。以州西...
· 最早出现钱币的是中国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
· 姓氏历史的发展中,最早出现的姓氏是什么?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然而你要说在古代最早出现的“姓”是什么,其实是很难考证了,像是现有的一些流行的说法,其实都是根据一些古代的文献,还有一些传说来推断出来的,就目前而言,被普遍认可的且有一定的学例证明的是“姬”、“姜”等等,那么在这个姓氏发展中,古代最早出现的姓氏到底是什么?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跟你说一说。图源自网络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其实中国最早的姓可能是风姓,最早的氏是伏羲氏、神农氏、女娲氏等。风姓的记载是根据《帝王世纪》云:包羲“伏羲氏,风姓也。”还有就是《竹书纪年》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代最古老的姓氏,大概就是“风姓”了,在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伏羲氏的父亲的燧人氏就是风姓,伏羲氏随父姓风,义妹妻子女娲氏随夫姓风,所以说风姓氏最早的姓氏。据统计,历史上曾经用过风姓的姓氏族就有1万多个,如今常用的也有3000多个,风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
· 藏文化—历史文献典籍—《赛米》
《赛米》由著名苯教掘藏师章杰增巴(drang-rje-btsun-pa)于约11世纪发掘于桑耶寺,属于伏藏文献。章杰增巴生卒年不详。此书曾有金川(chu-chen)、绰斯甲(dhro-skyabs)和卓登(rtogs-ldan)3种木刻版传世,前两种木版已毁,后者尚存。以卓登版为据,共2函,K函204叶,A函231叶,共571叶,版容6行,版面39×65厘米,是简编本、中编本和广编本3种著名传记中的中编本。《赛米》是以敦巴辛饶本生十二功业为线索叙述苯教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教义等内容的苯教史书,以保存较多的原始苯教内容著称,是一部成书年代较早、记述翔实且受后世佛教影响较小的苯教史书,对研究藏族古文化尤其是古代宗教文化和苯教史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藏文化—历史文献典籍—《红史》
《红史》成书于1363年,蔡巴·贡噶多杰(1309~1364)著。该书记述了印度古代王统及释迦世系,汉地历代皇帝的事迹,蒙古王统和西夏史迹。重点记述了吐蕃王统和萨迦、噶当、噶举、帕竹、止贡、蔡巴等各教派的源流、世系和有关历史。作者不仅引证了大量的藏文史籍,在记载汉地与吐蕃的历史时,参考了《唐书·吐蕃传》;记载蒙古王统时,参考了元代宫廷秘籍《伯尕托钦》等史籍。该书详细地记述唐和吐蕃的关系,特别是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和亲的史实。还重点记述了元朝和地方各教派的关系。《红史》成书后,受到藏族先辈史学家的重视,视其为唐蕃双方同期编纂的资料。该书亦受到蒙古族史学家的重视,17世纪以来的蒙古历史著作大都吸收和参考了该书的记载。该书是藏文历史书籍中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史籍,早年即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红史》采用的编号、体例等被后世史学家所认同并得以继承。20世纪60年代,国外先后出版了该书的藏文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