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三侠五义》的创作背景:三侠五义是如何创作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82
转发:0
评论:0
《三侠五义》的创作背景:三侠五义是如何创作的,《三侠五义》,作者为清朝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时代背景

  《三侠五义》,作者为清朝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

  时代背景

  宋时代,市民阶层已正式抬头,而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对地主阶级中下层知识分子做了很大的让步,因此一般士人在市民阶层日趋发展的情况下大批爬上政治舞台,分享了政权。所以从历史上看,北宋的贤士大夫的人数相当多,如范仲淹、韩琦、包拯、欧阳修、直到王安石、苏轼,尽管政见各有不同,但立朝都以清明正直著称,在政治方面都力图有所建树,特别是他们都一致关心民生疾苦。其中的包拯则更是几百年来民间盛传的清官典型。《三侠五义》选择了这一时代作为全书的背景,并以包拯的事迹为原型,反应了这一时期劳苦大众人民对清明政治的追求。

  从另一方面来说,对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的市井细民而言,他们听说书、读小说是为了娱乐、消遣,那些情节惊险曲折、悬念迭出、离奇刺激的故事更适合他们的口味。因而说书艺人为吸引众多听众,在讲述故事时必须尽量满足听众当时的审美需要——豪侠们多是武功超群、身手不凡、行踪诡秘、来去无迹的人物;侠义之士又常剪恶除奸, 救人于危难,身处险地,面临着生与死的较量和抉择。所有这些,都大大增强了故事的惊险程度和刺激性。

  然而这些故事多不见于史书记载。《宋史·包拯传》只记载了他的一件断案故事:“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立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如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三侠五义》中的包公不但能审民间各种民事、刑事案件, 而且能断阴阳,审冤魂怨鬼,“包公一生,不独能破前朝之案,且能破及清之案,其平反之功,宜累牍书之不尽矣”,包公被塑造成了一个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神人、法师,可见说书艺人面对广大听众的过程中力求将包公判的本领夸大乃至神化,追求故事奇异的效果,并没有太多地顾及历史的真实性。

  人物原型

  作品的原型包拯为北宋庐州(今合肥)人,仁宗时曾官监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以刚正不阿著称。宋元以来有以包公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现,多是民间传说,掺杂冥灵迷信荒诞不经的内容。

  《三侠五义》中详细介绍了包公的身世、开封府三宝(古今盆、阴阳镜、游仙枕)的由来、三口铜铡的由来,开封四勇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来历,开封师爷公孙策的来历,展昭、白玉堂等人的来历等内容,并有大量包公断案和侠义之士乡里除暴安良、为国为民的故事,集民间包公形象之大成,使包拯不畏强暴、刚正嫉恶、处事干练的形象最为饱满,因而得以更广泛的流传,把包公的形象推向顶峰。

  版本发展

  《三侠五义》最初版本为石玉昆的说唱《龙图公案》,今犹有传抄本,时在嘉庆年间已经风行,唱词甚多。后有人在此基础上,删去唱词,增饰为小说,题《龙图耳录》。

  光绪五年(1879),石玉昆加以修改润色定稿印刷发行,更名为《忠烈侠义传》,又名《三侠五义》,共120回,卷首有问竹主人(石玉昆)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4]  光绪十五年,近代学者俞樾认为此书第一回“狸猫换太子”事“殊涉不经”,遂“援据史传,订正俗说”,重撰第一回。又以三侠即南侠御猫展昭展雄飞、北侠紫髯伯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合为一侠,实为四侠,增以小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共为“七侠”;原五鼠即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仍为五义士,改书名为《七侠五义》,重新作序刊行。但此改动遭到文学界和曲艺界的双重质疑。1923年12月28日鲁迅致胡适佚札言:“我以为可重印者尚有数书。一是《三侠五义》,须用原本,而以俞曲园所改首回作附。”

  1925年,由俞平伯校点、亚东图书馆出版的《三侠五义》选用原本,是该小说流传以来最优秀的版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侠五义》的作者:三侠五义是由谁创作的
石玉昆〔清〕清代满清贵族子弟,爱好子弟书,大约出生于清代乾隆末期,是嘉庆道光年间著名的子弟书说唱人,人称“石先生”或者“石三爷”,大约去世于同治时期。善讲《包公案》整理成书《三侠五义》一百二十回。被后人誉为“单弦之祖”。石玉昆,生平事迹不详,,字振之,号问竹主人,天津人。大约出生在乾隆末期,也有研究者推断“石氏的生年,最迟也应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以前”。主要生活在嘉庆、道光年间,当时也有人称其为石先生或石三爷。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有关石玉昆的记载多集中在其成名之后。生活在乾隆至道光时期的富查贵庆曾有一首专门吟颂石玉昆的诗,其诗序云:“石生玉昆,工柳敬亭之技,有盛名者近二十年。”据这首诗的吴英华、吴绍英介绍,“从这首诗在诗集中的排列顺序看,它当作于道光十七年以前”。依据这一推断,可以看出石玉昆至少在道光初年即已成名。实际上,石玉昆成名的时间可能还要更早些,在道光四年(1824年)的...
· 《三侠五义》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作品,称得上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作品中有关武功技击(如点穴、暗器、剑诀、刀法、轻功提纵术等)、江湖勾当(如闷香、百宝囊、千里火、夜行衣靠、用毒、皮脸面具等)以及机关埋伏(如八卦连环堡)种种名目之演述,均对以后武侠小说之内容素材有决定性之影响,并由此掀起了各类武侠题材文学作品的高潮。此后武侠公案、短打评书盛极一时,出现了许多诸如《五女七贞》、《永庆升平》、《小五义》,民国《三侠剑》、《雍正剑侠图》等的优秀作品;清末民初亦有大量知识分子投身武侠小说创作,如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还珠楼主的《蜀山奇侠传》等;一直到港台的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古龙的《楚留香传奇》、温瑞安的《四大名捕》,都在它的影响之下。
· 《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儒林外史是如何创作的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而在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
· 《隋唐演义》创作背景:隋唐演义是如何被创作
隋唐两代的故事,在宋、元期间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但作为长篇讲史小说却开始于明代。到了清初,长篇历史演义大量涌现,所涉及的内容上自远古,下至明朝,几乎构成了一个完整、细密的历史系列。《隋唐演义》就是这个系列中的一个环节。在《隋唐演义》问世之前,罗贯中曾经编纂了《隋唐志传》。到了明朝中期,林瀚作了改订,称为《隋唐志传通俗演义》。褚人获就是以此书为主,又参考了明刊本《大唐秦王词话》、无名氏《隋炀帝艳史》以及唐宋传奇、戏曲、民间传说等材料,如《海山记》、《迷楼记》、《开河记》、《开元天宝遗事》、《太真外传》等。作者广采博收,精心编撰,将众多的人物、繁杂的事件,悠长的历史熔于一炉,形成一部有机的艺术整体。本书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隋末宫廷故事,以隋炀帝和朱贵儿的旖旎故事为中心,描写了隋末宫廷生活的豪华奢靡,刻画了隋炀帝的荒淫残暴。他夺得皇位,在位十三年,营建洛宫,征选绣女,开凿运河,游幸江都,...
· 三侠五义
创作背景据评书艺人世代相传:石玉昆受礼亲王之托,以明清以来流传的包公审案故事为基础,根据王爷家挂着画中的钟馗与兰花、玉猫、挂画钉子及家中的老鼠,构建了书中的主要正反派人物,以三侠五义辅保包拯除暴安良、惩奸除恶为情节主线编缀成书。石玉昆在书中用了很多中国传统学问,比如易经、八卦、五行、儒学等,分别以“仁”、“义”、“礼”、“智”、“信”塑造出性格迥异,但是又侠肝义胆的五鼠弟兄;另外书中还有大量反映清朝中后期民俗的东西。内容简介包拯幼时,其二嫂几度加害未死。长大后入都会试,途中得识侠士展昭,共除金龙寺恶僧,至隐逸村助李员外擒歹徒。后经殿试中进士,点翰林,出任定远县令。在任上智断墨斗案、扇坠案、乌盆案,官声大振,却因审理乌盆案时用刑不慎夹死凶手而被上司革职。归故里十年,又进京求官,得丞相王苞举荐,任开封府尹。在开封任上得主簿公孙策之助,又智断尸蛊案。恤民情,参奏国舅庞昱不法,乃奉旨下陈州查赈放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