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上人口问题:明清时期如何疏解北京人口问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72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上人口问题:明清时期如何疏解北京人口问题?,据《古代北京城市管理》记载:明初,北京城市人口只有9.6万,到洪武八年(13

  据《古代北京城市管理》记载:明初,北京城市人口只有9.6万,到洪武八年(1375年)为14.3万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自南京迁都北京后,依南京之例,将北京城按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各城置兵马指挥司,隶属都察院,为稽查京师地方治安的机构,户籍人口也属该机构管理。随着移民政策的不断推进,北京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嘉靖年间后期至万历年间初,北京城市居民计约13.4万户,其中内城8.46万户,外城4.94万户,以每户5口人计,则明代中后期北京城总人口约68万人,如果加上驻京的军人及家眷以及居于皇城内外直接服务于宫廷的人员,到了明朝后期,京城人口已达18万户、85万人,城市人口密度大大增加。为此,明朝廷从弘治年间开始逐步疏解京城人口,隆庆、万历年间仍继续坚持实行调控北京人口的各项措施。

  一是外迁京畿卫所军士去边戍屯居。永乐至宣德年间,大量卫所军士迁居京师,导致北京城市人口剧增。为疏解城市人口和加强防御,弘治年间便开始外迁京城及京畿卫所军士,实行边戍屯居。朝廷在长城沿线设置九个军事重镇(也称“九边”),后又在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统领大批卫、所的官兵保卫边防。他们大多亦兵亦农,战时打仗,平时从事种植和畜牧业生产。如今京郊及周边地区以“营”、“堡”、“卫”等而称的地名,相当一部分与当年的卫所军士迁离京师、戍边屯居有关。

  二是将当初从外省移民到北京的部分人口劝返回原籍。朱棣称帝初期,为的政权,曾实行移民政策,大量屯兵、屯民、屯商于北京,仅永乐初期就迁移了两万多户,达数万人,充实了京城及京畿的人口。但随着人口膨胀,那些外来移民就成了疏解对象。为了鼓励移民返乡,朝廷实行了较为优惠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根据每户的人口数量及路程的远近,给予一定的盘缠(路费)和安置费等,所以不少人愿意返乡。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有不少人返回故乡,其中以来自山西的移民居多。据记载,城西有杨氏大户,自山东济宁移民进京70余年,家中尚有百岁老母,为此主动率全家20多口人返乡。顺天府尹闻之上报朝廷,万历皇帝特赐金匾一块,上书“仁孝”两个大字,并赐银千两,予以褒扬,实为鼓励移民返乡。

  三是整治关厢,遣散游民。何谓“关厢”?《明史·食货志》载:“在地曰坊,近城曰厢。”即城门外大街及其附近地区为“关厢”,也就是泛指城门外两三里之内的居民聚集地。早年间老北京城的城门外都有关厢,也是大量商贩和无业游民聚集地。从隆庆年间开始,朝廷令顺天府会同五城兵马指挥司整治关厢内外,并令所辖大兴、宛平二县配合,将整治重点锁定于永定门、德胜门、西直门、朝阳门关厢,因这四个城门处于京城的东南西北方向,城门内外聚集的人员最多。特别是德外关厢元大都时在城内,明朝建城时将大都北城墙往南移了五里,于是北边原本城内的五里地被划到了城外。因此,德外关厢区域最大,居住人口最多。顺天府制定了三条整治政策:其一,没有“京籍”(北京户口)者,须搬至离京百里外的地方;其二,房子可以拆走,如愿意空手出门,可以领到一些补偿款。其三,有“纳户执照”者(即工商执照),“营业者不得超过五人,超者裁之。”经过几年的整治,到万历初期,各关厢内外居民大为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清时期如何疏解北京人口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姜涛疏解城市人口,古已有之。为调控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明清时期就曾采取过多项措施疏解人口,取得了一定成效,其疏解之策对于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据《北京志·人口志》记载:明初北京城市人口经过自发离散和明太祖强制迁徙,原元大都地区居民大量流失,只有9.6万。此后人口恢复和增长主要得益于军卫人口和塞外军民等新移民的大量迁入。到洪武八年(1375年)为14.3万。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自南京迁都北京后,依南京之例,将北京城按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随着移民政策的不断推进,北京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嘉靖后期至万历初期,北京城市居民计约13.4万户,以每户5口人计,则明代中后期北京城总人口约68万人。如果加上驻京的军人及家眷以及居于皇城内外直接服务于宫廷的人员,万历六年(1578年)京城人口已达17.9万户、85万人。按照内外城6...
· 黑龙江提出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古代又是如何解决人口问题的?
近年来,黑龙江的人口外流,人口下降压力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近期的会议中指出,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想要制定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规划,就需要通过培育产业、创办企业、增加就业,做到安业、拴心、留人,从根本上解决人员外流和人口减少问题。其实人口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大问题,那么在古代,古代朝廷是如何解决人口问题的呢?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其实最开始,朝代的建立,因为战乱、饥荒等原因,国家是需要休养生息的,因此是需要更多的人力,所以当一个新的统治者出现的时候,他会通过减轻赋税,还有鼓励生育的方式去解决人口少的问题。比如在唐朝的时候,会有明文规定,女子需要在多少岁之前家人,男子多少岁之前需要结婚,要是家里有适合婚嫁的人,却没有结婚的话,父母是要被判刑的;还有一些朝代,如果实在找不到人嫁或者娶的,后面到了年纪也不用担心,因为国家会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为他们找到结婚对象的。图源自网络另外还有...
· 刘邦出了一个狠招解决了人口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太狠了
自古以来,人口便是一个无比重要的问题,尤其在古代,人口数量的多寡便代表了一个朝代的繁荣程度,在冷兵器时代,人口便是战斗力,人口便是话语权,谁的人多,便意味着谁的税赋来源便多,钱财也多。然而古代战乱频繁,在战乱时期,人口衰减严重,故此历朝历代刚建国的时候,如何尽快恢复人口,便成了最紧要的国家大事。西汉刚建立时,经历秦朝末年的战乱,全国人口只有一千五百万左右,为了快速增加人口,增加税赋来源,汉朝采用了一个十分狠辣的招数,逼的单身人士无处可逃,只能尽快完婚,早点生子。刘邦出的狠招很简单,女子十五岁后还没出嫁,便要多征收五倍的人头税,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汉朝有一个人头税,七岁到十四岁之间的孩子,每年要缴纳二十钱,而成人每年要缴纳一百二十钱,而多征收五倍税赋便是720钱,在汉朝时期,一百钱可以买到一石粮食,也就是说超过十五岁还不结婚,每年就要多缴纳六石粮食,是一个壮丁一年的口粮,在那...
· 明清时期迁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华氏明清时期进士名录
华氏明清时期进士名录来源:本站作者:华冬福发布于:2014-09-05点击:201次1、明朝科举目录华显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戊辰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58名赐同进士出身华秉彝1466年明成化二年丙戌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87名赐同进士出身华清1472年明成化八年壬辰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92名赐同进士出身华山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12名赐进士出身华仲贤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88名赐同进士出身华烈1484年明成化二十年甲辰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54名赐同进士出身华福1484年明成化二十年甲辰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03名赐同进士出身华珏1484年明成化二十年甲辰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29名赐同进士出身华峦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42名进士出身华琏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76名同进士出身华津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