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女则》的作者:女则是有哪位女子撰写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59
转发:0
评论:0
《女则》的作者:女则是有哪位女子撰写的?,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小字观音婢。

  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小字观音婢。13岁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她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后册封为皇后。少好读书,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论著驳东汉明德马后,采择“古夫人善事”,撰《女则要录》,丹青与张妙净、朱淑真、管道升等诸位女书法家并称。

  长孙皇后,有玄武门之胆识果断,马皇后之自信从容,赏谢道韫之出众风流,善借古喻今之聪慧睿智,在郭先生眼里竟成连首诗都不会写的呆守礼制的木偶人。宋朝以朱熹为首的儒家思想将社会和君主对女子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做了重大变革,将他们所认为的贤人圣人,木偶化,泥塑化,抽离真实的血肉,按自己希望的形象用泥糊起来,放在香烟缭绕的殿堂里供奉。长孙皇后作为他们所推崇的后世典范,也被塑造成无欲无求,无情无爱的木偶人,《女则》也别误解成与《女诫》一般宣传三从四德的封建毒物了,“贤后”更是成了“苦情女”的代名词。大唐风气,胡汉交融,民族大融合时代,张扬个性、袒露着酥胸的大唐美女们岂是后世裹了脚的病小姐可比的?这样真挚坦诚的感情,比后世迂腐虚伪的风气要何止健康百倍!

  其实恰恰通过这首诗,我们才得以了解到长孙皇后作为一个女人,也有娇艳妩媚的一面的,她同样是有笑有歌有情有欲,志得意满、踌躇洒脱的女人。

  《春游曲》婉转、清亮地唱响了唐朝女性的最初声音。作为七律,它似有失粘的瑕疵,但反过来说,也可以理解为形式上自由——格律尚未最终定型,一切都是那么的无拘无束,充满了萌动时的盎然生机。也幸好有这样一首诗,能将我们带回贞观年间,充分了解到长孙皇后真实而又可爱可亲的另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女则》简介:采集女子的得失事迹并加以评论
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位贤德的皇后,她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为后世皇后之楷模。长孙皇后曾编写一本书,名曰《女则》。书中采集古代女子的得失事迹并加以评论。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宫女把这本书送到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看后恸哭,对近臣说:“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并下令把它印刷发行。有些人认为女则的内容与后来的《女诫》等倡导三从四德的书籍相同,事实则不然,明朝仁孝皇后徐氏作品,“以教宫壸”的《内训》白底黑字提到:“有所谓《女宪》、《女则》,皆徒有其名耳。”所谓《女则》徒有虚名,言下之意就是《女则》名不副实,“女则”不是“女”之“则”。《旧唐书》很明白地定义了长孙皇后所著《女则》的内容:“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自为之序。”显然长孙皇后的《女则》不是女性的行为规范。长孙皇后所著的《女则》,至少在永乐年间还存留,只是不符合当时的女性价值观而已。贞观十年是公元636年,《女则》的印行年代可能...
· 短短20字的唐诗出自女子之手,作者来头不小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则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帝王诗,就该有帝王的霸气,于是文坛便有了不少帝王霸气之作。先有刘邦经典的《大风歌》,只有3句,起句“大风起兮扬”就满满的风云乍起之意。而西楚霸王项羽也不差,《垓下歌》虽是死前所作,但“力拔山兮气盖世”也是霸气得很了。到了明代识不得几个大字的朱元璋也不甘示弱,写不来古诗咱可以打油诗。于是一首令人啼笑皆非的《金鸡报晓》诞生,全诗是这样的: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虽算不上是什么好诗,但也是个性十足。特别是最后一句,打尽残星和晓月的三声鸡鸣,当真是霸气威武!与这首男子帝王相比,唯一的女帝武则天看上去似乎要低调很多。平生几十首诗作中,最出名水平最高的就是那首在感业寺为与李治搭上线写的《如意娘》,诗中是满满的小女人心态。那么武则天有没有霸气外露之作呢?有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唐诗中最聪明的一首,短短20个...
· 古代女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看古装剧的时候,里面的丫鬟小姐们个个都是光彩照人,连睡觉都是浓妆艳抹。不过,您仔细想下——古时候压根就没有粉底,没有睫毛膏,没有沐浴露,没有女用剃须刀,没有卫生巾,没有……,还有,她们“大姨妈”来的时候怎么办啊?天哪,古时候的女人是怎么过的呀!1、古代女子刮除体毛?比起她们与时俱进的高智商,中国的女人在刮除体毛上可没什么进化。事实上,很早之前古代女性就推崇将眉毛剃掉,再用黑色颜料画眉……没错,黑泽明的电影《乱》里的女人喜欢把眉毛搞成一小点儿,就是师从中国先人的成果……除此之外,古代女人们还流行“挽面”,就是用线除掉脸上的细毛……都说只有男人爱面子,看来并非如此。2、古代女子多久洗一次澡?她们用什么来洗头呢?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现在的公务员哪有这待遇?更有人因...
· 古代的女子怎样梳妆
《贵妃的红汗》,孟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36.00元孟晖的新作《贵妃的红汗》,我愿意称之为细节之书。或许是男女有别,男性写者专注于历史的宏大叙事,女性写者却对那些幽微的细节情有独钟。对细节的重视是孟晖一贯的书写风格。从《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画堂香事》到这部新著,莫不如此。她由《诗经》、《楚辞》中的蕙兰香草说到古人的香薰和沐浴,从潘金莲的发型拓展到明代女性的服饰,在五代文人花间词中窥探当时的女性生活。在阅读孟晖的过程中,似乎始终有一股氤氲的女人香,穿越历史的时空迤逦而来,经久不散。本书的叙事对象依然是那些女性日常所用之物。澡豆、妆粉、头油和胭脂到草木灰、红蓝花等等,几乎囊括了古代女性每日梳妆所需。俞平伯先生曾说过,古人的生活奢侈浪漫,今人的生活奔波劳碌,情趣大不相同。我们对古人的生活,甚至对历史的理解存在着天然的隔膜。许多被当时人视为平常、无须解释的生活细节...
· 女子有才也是德,京城何时有女子学校?
作者:李自曼张苗苗中国女子受教育的历史不长,不过百年。女人能够公开接受教育,是社会身份被认可、提升的标志。1840年以后,北京城内,女校的创立让人们对女性的自我发展逐渐多了包容与支持,“女子有才也是德”。北京第一所女子学校,是1864年由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夫人创办的“贝满女塾”。建校之初,专为穷困和流浪女孩儿提供读小学的机会。后设立中学课程,其校舍曾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焚。1902年,该校在北京重建并扩建,更名为“贝满中学”。1903年贝满中学始设大学水平的课程,成为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开端。京城还诞生了我国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大学,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御史黄瑞麟主张设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校舍建于石驸马大街(今新文化街)斗公府。1924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鲁迅先生曾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讲师以及校内其他职务。北京第一所女子专科院校,即“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于1949年由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