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为何没得到百姓的支持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9
转发:0
评论:0
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为何没得到百姓的支持,北宋时,民间高利贷非常猖獗。那些放高利贷者,贷给穷人的利息,往往是本钱的两倍

  北宋时,民间高利贷非常猖獗。那些放高利贷者,贷给穷人的利息,往往是本钱的两倍或三倍,以致造成许多下等户农夫破产。实施“青苗法”的本义,是为了实现国家与农民互惠互利。该法规定,如有需要,农民可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青苗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收获了再附带一部分利息偿还官府,一来使资金周转困难的农户免受高利贷剥削,二来不致影响了农业生产,三来官府也可以收些利息来增加财政收入。

  青苗法是“熙宁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推行青苗法,王安石一开始很有信心,因为早在他任鄞县父母官时就试行过这一法律,效果很好。后来陕西转运使李参以及京东转运使王广渊不谋而合,先后在自己的辖区开展过“试点”,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了慎重起见,在正式实施这项法律前,王安石又特意先在河北、京东、淮南三路再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才正式推向全国。而且,在颁行之前,他还特别加上了“禁抑配”这一条款,即禁止强行摊派贷款。

  但就是这样一部法律,在全国各地实施时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有的地方严格按照朝廷的规定办事,执行得好,百姓得到实惠,对此法就非常拥护,老百姓就欢天喜地地歌颂朝廷。

    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的官员或为了政绩工程,或为了从中渔利,甚或对新法原本就很抵触,于是便故意捣乱,不按规定办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想方设法多放贷款,多收利息,不惜层层下达指标,强行摊派贷款,特别是将贷款强行摊派给不需要贷款但有偿还能力的富户,而不愿贷给真正需要的贫农,由此引起了富户与贫农的共同反对。百姓对新法自然也就怨声载道。

  据史料记载,虽然官方规定的利率半年是20%,但是地方官员们却常常私自提高利息到30%甚至更多。如在陕西,农民向官家借陈米一石,到还的时候是新的好小麦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

    有的记载甚至说实际利率有达到原先设定的3至5倍的,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若光是私自提高利率倒也罢了,农民如果嫌利息太高,不去借就是了。但要命的是,地方官不仅擅自提高利率,而且还“抑配”,也就是强行摊派,分任务,下指标,逼迫百姓借钱。

    为了保证青苗钱的可回收性,新法原本规定“五户以上为一保”,商量好要借多少钱,大家互相担保。

    而到了执行过程中,竟变成了官府强令富户为各等级贫户提供担保,并向各等级民户摊派青苗钱。

    收钱时若贫户无力偿还就向富户索取,将贷款的风险转嫁给富户。

  如此一来,实施青苗法就成了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盘剥百姓的苛政。而青苗法也自然就由良法蜕变成了一部让“天下汹汹”、“民怨沸腾”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安石——青苗法
?01让国人汗颜的大宋数据做为专制王朝的官员,身任显职的范纯仁终于体会到了‘经费不充,而生财不得其道’的苦恼,为了维护宋帝国的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只好建议重行青苗法。不幸中的成幸——他的提议虽遭到了司马光非难与攻击,但并没有因此而贬官。范纯仁在心底发出叹惋的时候,才会明白当年王安石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远过于父亲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不是王安石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熙宁变法极可能会出现夭折情形。难得的是,范纯仁在北宋末年是个保持清醒头脑的官员,他既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急功近利,同时也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法,他试图趋利避害,努力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如果历史会按照范纯仁所希望的那样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措施做更正和有选择的保留,那么华夏历史去往何方仍是个未知数!可恨的是,自以为是的司马光在党同伐异、排斥异已的道路上比王安石走的更远,宋王朝在党争、内讧不已中最终走向了覆亡。如果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咎在...
· 王安石的“青苗法”为什么失败?
王安石的“青苗法”为什么失败?王安石的“青苗法”为什么失败?王安石变法中的很多措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这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非常难得,而将这一特点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一项措施就是——“青苗法”。王安石的“青苗法”是什么?改变旧有常平制度的“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的呆板做法。灵活地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改善北宋“积贫”的现象。王安石为什么要推行“青苗法”?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宋虽然在军事上被辽朝压制,但经济上应该是十分富庶的,为什幺还要挖空心思来增加政府收入呢?其实真实的情况远没有人们想象的美好,北宋虽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但支出也很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冗官”。所谓“冗官”就是官员过多,这也没办法,宋朝从太祖立国时就立下了规矩,凡是...
·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到达哪三个要求三个要求分别是什么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从指导思想上来看是要达到三个要求:其一即细上已提及的,要使并之家不得乘农民之急大搞高利盘剥,这体现了他念念不忘的抑兼并、乏的思想。其二使农民“时趋事,发展农业生产,这体现了他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通过发展生产以增加社会财富的理财思楚。其三是使国家财政收入得以增加,这是他理财富国的重要目的。实践表明,青苗法是收到相当的效果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王安石的预期目的。青苗法虽然收息,但什二之息是中正之数(十分之三之息是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的,见上述),即使按每期贷款半年即还合年利十分之四计算,也低于私人的高利(倍称之息”)所以青法实行后,被称“富民之利”的高利贷,确在一定程度上为。官府所夺,而代之以较低利息的借贷,地主富商对农民的剥前受到限制。过去大搞高利贷和预购的商业资本,至此在农村中的活动地盘缩小了。意在“哀多补寡而抑民豪夺”的青苗法(宋会要稿·食货》中),其贷款“以为耕...
· 李隆基对付韦后的时候,为何要先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隆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武则天作为我国古代女性登上皇位的第一人,建立了很多的功勋,但同样也留下不少的问题。比较显著的就是在唐中宗复位之后,韦后和安乐公主竟然想要效仿武则天,再次成为女皇帝。这样的结果李唐宗族自然不愿意,于是李隆基就和太平公主一起发动了政变。那为何在政变之前,李隆基要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才能成功呢?在中宗朝的时候,李隆基的权力其实不大。他是李旦的儿子,而李旦已经被强势的母亲吓破了胆子,即使中宗继位,他们摆脱了来自母亲的阴影,却也不想再参与任何政事。所以当时李隆基在朝堂上能够凭借的只有自己的能力,以及皇族的身份。而太平公主却不一样。作为武则天最小的女儿,在她的哥哥们提心吊胆的时候,她却享受着父母的宠爱,并且在母亲的默许之下,逐渐的参与政事。虽然野史上有人说武则天曾经像培养太平公主来继承皇位,但太平公主有政治能力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武则天执政后期,...
· 刘备是怎样得到民众的支持的?他都做了什么
刘备感动的人实在太多了,刘备为救陶谦的徐州,问公孙瓒借赵云,事毕,“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为别”,此时的赵云,得不到公孙瓒的重用,只是一岌岌无名的部将;而刘备,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已闻达于诸侯。这一“执手挥泪”,赵云从此死心塌地,致死方休。网络配图隆中请诸葛出山,诸葛三分天下大计一出,刘备知道终于找到了自己最缺的人才:战略家。于是乎,刘备恳请孔明出山为助,孔明待价而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睿智如孔明,终究挡不住这一哭,明知不得其时,也慨而弃耕,为蜀劳累一生。刘备忙碌半生,纵有关张赵万夫不当之勇,苦无智将相佐,还是落得个无立锥之地的下场。偶得化名单福的徐庶,稍用一计,即大败曹仁,得了樊城,刘备自然奉徐庶为上宾,可惜好景不长,曹操用程昱计召徐庶回许都。玄德请徐庶饮酒,庶曰:“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