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吕蒙临死时为何荐朱然而不荐功劳更大的陆逊呢?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1
转发:0
评论:0
吕蒙临死时为何荐朱然而不荐功劳更大的陆逊呢?,据史记载,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

据史记载,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

观此,我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吕蒙不推荐陆逊呢?是朱然更有潜质?是陆逊之才不及朱然?是出于朱然与孙权有发小之谊的考虑?还是另有隐情?另外,吕蒙去世前不久,荆州之战前,为什么让陆逊代自己督陆口,而不用朱然呢?是朱然名气大,不符合“未有远名”的考虑吗?而既然在荆州之战中已经选择陆逊做自己得主要助手,又为何在荆州之战不久之后临终之前又举荐朱然代己,而不是陆逊呢?是陆逊在荆州之战中表现不出色吗?还是朱然表现的更出色?又,既然“蒙卒,权假然节”。朱然代替吕蒙为东吴主将的地位已顺理成章了,为何在不久后的夷陵大战前孙权又临时启用陆逊为总指挥,而不是顺理成章的朱然呢?

首先,朱然比陆逊更有潜质更有才吗?这似乎不成立,虽然二人都是讨平山岳起家,但朱然并不比陆逊做的更多,反而似乎陆逊比朱然作的更好一些。至于,是出于朱然与孙权有发小之谊的考虑。这似乎还说的过去,但也不尽合理,朱然与孙权是发小,陆逊还是孙权的侄女婿呢。荆州之战前吕蒙不用朱然代自己守陆口,是因为朱然的名气大吗?既然朱`陆二人这之前作的工作都差不多,怎么可能朱然比陆逊名气大?陆逊在荆州之战中表现不出色吗?这似乎更不合理,且不说前期陆逊的“示弱骄敌”之术使得多漂亮。就是在战斗中,陆逊以偏师深入,破敌数城,斩俘数万,成功阻敌归路的战绩也比吕蒙的主力部队以劝降为主的战绩来得困难的多。而朱然在此战中不过是和潘章一起率5000精兵,追斩如丧家之犬的关氏父子而已。而且,他们擅作主张杀死关羽的做法,恐怕是有疑问的。

那么,既然陆逊并未出现什么失误,而朱然也并未表现出更高明的地方,吕蒙为何不举荐功劳更大的陆逊,而是提拔朱然呢。通过上边分析,我们将不得不得出一个虽然不愿接受,但却最能讲的通的结论;吕蒙在陆口重用陆逊,是因为在当时吕蒙需要一个能帮助自己实现宏图大业得人才,他只能惟才是举,不会有其他的想法。而临终前吕蒙在挑选接班人时,却不愿让一个有可能超越自己,掩盖自己光辉得人来代替自己。于是就选择了和自己最想像,才能看来也难以超越自己的朱然来代替自己。

而孙权呢,在当时形势相对平静的时候,用谁不是用,朱然也不错,还不用驳吕蒙的面子,当然也就顺水推舟“假节朱然”了。可是一旦到了蜀汉大军压境,形式危机重重之时,孙权就不得不慎重考虑,优中选优了。至于吕蒙的面子问题早就抛到九宵云外了。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荆州之战后,陆逊并没有因为朱然凌驾于自己之上而表现出不满。夷陵之战前朱然也没有因为陆逊“抢班夺权”而心怀怨气。他们都表现的兢兢业业,忍辱负重。可见他们都是胸怀坦荡的君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吕蒙临死时为何荐朱然而不荐功劳更大的陆逊?
据史记载,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观此,我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吕蒙不推荐陆逊呢?是朱然更有潜质?是陆逊之才不及朱然?是出于朱然与孙权有发小之谊的考虑?还是另有隐情?另外,吕蒙去世前不久,荆州之战前,为什么让陆逊代自己督陆口,而不用朱然呢?是朱然名气大,不符合“未有远名”的考虑吗?而既然在荆州之战中已经选择陆逊做自己得主要助手,又为何在荆州之战不久之后临终之前又举荐朱然代己,而不是陆逊呢?是陆逊在荆州之战中表现不出色吗?还是朱然表现的更出色?又,既然“蒙卒,权假然节”。网络配图朱然代替吕蒙为东吴主将的地位已顺理成章了,为何在不久后的夷陵大战前孙权又临时启用陆逊为总指挥,而不是顺理成章的朱然呢?首先,朱然比陆逊更有潜质更有才吗?这似乎不成立,虽然二人都是讨平山岳起家,但朱然并不比陆逊做的更多,反而似...
· 吕蒙临死时为何荐朱然而不荐功劳更大的陆逊?
据史记载,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观此,我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吕蒙不推荐陆逊呢?是朱然更有潜质?是陆逊之才不及朱然?是出于朱然与孙权有发小之谊的考虑?还是另有隐情?另外,吕蒙去世前不久,荆州之战前,为什么让陆逊代自己督陆口,而不用朱然呢?是朱然名气大,不符合“未有远名”的考虑吗?而既然在荆州之战中已经选择陆逊做自己得主要助手,又为何在荆州之战不久之后临终之前又举荐朱然代己,而不是陆逊呢?是陆逊在荆州之战中表现不出色吗?还是朱然表现的更出色?又,既然“蒙卒,权假然节”。朱然代替吕蒙为东吴主将的地位已顺理成章了,为何在不久后的夷陵大战前孙权又临时启用陆逊为总指挥,而不是顺理成章的朱然呢?首先,朱然比陆逊更有潜质更有才吗?这似乎不成立,虽然二人都是讨平山岳起家,但朱然并不比陆逊做的更多,反而似乎陆逊比...
· 陆稿荐的传奇
提起陆稿荐,苏州城乡妇孺皆知,然而苏州陆稿荐与枫桥倪氏三代间的情结,那可鲜为人知了。可以这样说,苏州陆稿荐能发展到今天,枫桥倪氏家族起了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苏州陆稿荐相传创设于清康熙二年(1663),这家位于阊门内中市崇真宫桥的熟肉店,因临近下塘吕祖庙(神仙庙),靠着“四月十四轧神仙”庙会发迹起来。流传这样的故事:某年四月十三日黄昏,肉店陆姓店主正欲关店门,来了一个老丐求宿,店主一向慈善,就让老丐暂宿灶前,并给了他一些饭菜。第二天清晨,店主至厨间发现老丐已不知去向,地下遗留两只讨饭碗,还有一卷破稿荐(蒲席)。店主也未多想随手就将那卷稿荐扔进灶膛,孰料锅中煮着的方肉顿时异香四溢,引来了轧神仙的行人,一锅熟肉顿时抢购精光,人们纷纷夸这熟肉的味道好。这时店主才发觉那两只饭钵是口对口合着的,猛然间悟出是个“吕”字,于是吕洞宾现身小店的传闻不胫而走,小店熟肉生意就此一日好似一日,陆姓店主干脆将小...
· 管仲不荐鲍叔
本文摘自:《文汇报》2011年5月3日11版,作者:宋志坚孔子与子贡说“往之贤者”,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而不言“齐有管仲,郑有子产”,这使子贡大惑不解。孔子反问子贡:是“进贤为贤”还是“用力为贤”?子贡给出的答案在孔门中大概是不言而喻的,叫做“进贤为贤”,于是孔子说:“对呀,我就听说鲍叔荐过管仲,子皮荐过子产,未曾听说管仲、子产荐过什么人。”这件事,见之于刘向的《说苑》。子产有没有荐过人,暂且不论,读《管子·小匡》,可知管仲是荐过人的。管仲为相三月之后,便提出要与齐桓公一起评论百官,就在这一次,他一下举荐了五个人。一是隰朋。管仲认为隰朋“进退熟悉礼节,说词刚柔有度”,推荐他当“大行”(管外交)。二是宁戚。管仲认为宁戚能“尽土地之利”,使齐国“增产粮食,增加人口”,推荐他当“大司田”(管农业)。三是王子城父。管仲认为王子城父能“在平原广郊之上,使战车不乱,战士不退,鼓声一起而三军视死如归...
· 管仲不荐鲍叔,管仲重病之时未推荐鲍叔接替他的相位
孔子与子贡说“往之贤者”,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而不言“齐有管仲,郑有子产”,这使子贡大惑不解。孔子反问子贡:是“进贤为贤”还是“用力为贤”?子贡给出的答案在孔门中大概是不言而喻的,叫做“进贤为贤”,于是孔子说:“对呀,我就听说鲍叔荐过管仲,子皮荐过子产,未曾听说管仲、子产荐过什么人。”这件事,见之于刘向的《说苑》。子产有没有荐过人,暂且不论,读《管子·小匡》,可知管仲是荐过人的。管仲为相三月之后,便提出要与齐桓公一起评论百官,就在这一次,他一下举荐了五个人。一是隰朋。管仲认为隰朋“进退熟悉礼节,说词刚柔有度”,推荐他当“大行”(管外交)。二是宁戚。管仲认为宁戚能“尽土地之利”,使齐国“增产粮食,增加人口”,推荐他当“大司田”(管农业)。三是王子城父。管仲认为王子城父能“在平原广郊之上,使战车不乱,战士不退,鼓声一起而三军视死如归”,推荐他为“大司马”(管军事)。四是宾胥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