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朝的上书房是什么地方?上书房之谜大揭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2
转发:0
评论:0
清朝的上书房是什么地方?上书房之谜大揭秘,上书房(又称尚书房,道光以后统称上书房),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清代的皇家“子弟

  上书房(又称尚书房,道光以后统称上书房),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清代的皇家“子弟学校”。上书房,始建于雍正年间,坐落在今故宫内乾清门的左侧,共有“五楹,面向北”,其中,屋有三层,分别为“前垂天贶”、“中天景运”、“后天不老”,故有“三天”之称(另外乾隆帝在圆明园书房内也亲笔题了“先天不违”、“中天立极”、“后天不老”三块匾额)。上书房为什么设在这里呢?原来,是为了“近在禁御,以便上稽察也。”雍正帝还亲笔题写了“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名理为先”的楹联悬挂其内;乾隆帝对上书房也十分重视,他给上书房题的楹联是:“念终始典于学,于缉熙单厥心。”

  清朝规定,皇子六岁(虚岁)开始读书,并特派汉、满大学士任总师傅,读书的地点,就在上书房。那么,皇子、皇孙在上书房都学些什么呢?课程包括:满、蒙、汉(有时也学些藏文与文)等语言文字;儒学,主要是“四书”与“五经”以及国史、圣训、策问、诗词歌赋、书画与“禁习时艺”等。每个皇子都配有汉师傅,人数多少不定,总管教学事务的称“总师傅”。同时,由于清朝是“马上得天下”,故对皇子、皇孙的骑射武功的训练也十分重视。因此除汉师傅外,还从满、蒙大员中选出了师傅,名为“谙达”(满语,汉译为“宾友”、“伙伴”等;同时也是某种差使、教习的称号)。

    “谙达”又分为“外谙达”与“内谙达”:教弓箭、骑射的称“外谙达”,每位皇子配有五名,为其管理鞍马、弓箭,并“教演鸟枪”等事;教满、蒙语文的为“内谙达”,一般有三人。他们轮流值班。再有,每个皇子还配有几名“哈哈珠塞”(亦称“哈哈珠子”,满语,汉译为“男孩子们”),他们平日主要是服侍皇子与师傅茶食等事,类似书童,从八旗大员子弟中挑选,亦轮流值班,每天二人。了解了关于上书房的这些基本内容,再看这个历史剧,就容易多了。

  在上书房,皇子读书相当辛苦,据记载,他们每天早晨寅时(3—5时),就要到上书房学习,虽严寒酷暑不辍,先学习满文、蒙古文等,然后学习汉文。师傅往往在卯时(5—7时)教课,一般要到午时(11—13时)方散,有时要到申时(15—17时),下午往往还有骑射等课程。元旦免上学一天,除夕及前一日到己时(9—11时)结束,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各放假一日。皇帝还经常光临上书房,进行检查、督促,其严苛程度可想而知。

  由此可知,清朝对皇子的教育之严格,与前代“皇子出阁讲学片刻即归,徒以为饰观者,真不啻霄壤分也。”清人赵翼在《檐曝杂记》中曾有生动的描述:“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余内直时,届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时都院百官未有至者,惟内府苏拉(满语,汉译为“闲散人员”在内府供役者)往来。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依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

    吾辈穷措大专恃读书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体乃日日如是。既入书房。作诗文,每日皆有程课,未刻毕,则有满洲师傅教国书、习国语及骑射等等,薄暮始休。然者文学安得不深?武事安得不娴熟?宜乎皇子孙不惟诗文书画无不擅其妙,而上下千古成败理乱已了然于胸中。”

  皇帝、皇子对上书房的师傅非常尊重。例如,雍正帝命皇子们对总师傅张廷玉、鄂尔泰要行拜见礼、作揖,张、鄂二人“立受之”。乾隆帝对上书房的师傅们也十分尊重。例如福建漳浦人蔡新入翰林院后,“入直上书房”,任总师傅三十余年,“诸皇子皆敬惮之”。他退休后乾隆帝对他很照顾,并“每制文,屡以寄新”。嘉庆帝对他也很尊重,在他90岁生日时特赐匾额,亲笔题书“绿野恒春”四字。

  由于清朝统治者重视皇子读书、习武,并注重从中借鉴、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故清朝多数皇帝、皇子精通经史、策论、诗词歌赋与书画等,并善于骑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为什么要设立南书房?南书房是什么?
南书房,是康熙皇帝为加强皇权巩固满清统治而设置的宫廷御用机要秘书机构,又是他读书学习的书房,也是以他为首的清王朝笼络汉族士人的“木天储才之要地。”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康熙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以待,名南书房。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康熙帝亲政以后,朝廷的权力一则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国家大事需经过王大臣会议,而这些满洲王...
· 南书房
康熙皇帝为了与翰林研讨学问,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因座落于紫禁城内月华门之南,故名南书房,初命侍讲学士张英、内阁学士衔高士奇入值,此为选翰林文人入值南书房之始。翰林官员“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之“南书房行走”。因接近皇帝,对于皇帝的决策有一定影响力。雍正以后设“军机处”,立军机大臣等专职,南书房虽仍为翰林入值之所,但已不参预政务。清代士人则以入值南书房为荣。清初不少著名文人学者入值过南书房,如:熊赐履、叶方霭、张玉书、孙在丰、徐干学、陈廷敬、王士祯、查慎行、朱彝尊、方苞、沈荃、何焯、戴梓、黄钺等。1923年,王国维(1877年—1927年)曾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
· 南书房
历史康熙皇帝为了与翰林研讨学问,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因座落于紫禁城内月华门之南,故名南书房,初命侍讲学士张英、内阁学士衔高士奇入值,此为选翰林文人入值南书房之始。翰林官员“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之“南书房行走”。因接近皇帝,对于皇帝的决策有一定影响力。雍正以后设“军机处”,立军机大臣等专职,南书房虽仍为翰林入值之所,但已不参预政务。清代士人则以入值南书房为荣。清初不少著名文人学者入值过南书房,如:熊赐履、叶方霭、张玉书、孙在丰、徐干学、陈廷敬、王士祯、查慎行、朱彝尊、方苞、沈荃、何焯、戴梓、黄钺等。相关条目待制
· 书房对联大全
金石乐;书画缘。笔永健;艺常青。诗书画;松竹梅。雁外无书;诗内有天。词近愈远;意浅偏深。芝兰气味;湖海襟怀。博通上下;雅集古今。友天下士;读古今书。胸中波澜;笔底风雷。广撷众彩;博览群收。砚磨雾起;笔染云生。笔酣墨畅;心旷神怡。斧藻其德;竹柏之怀。杯浮梅蕊;诗凝雪花。竹无俗韵;梅有奇香。卧游五岳;坐拥百城。砚生云海;笔舞龙蛇。诗情画意;琴韵书声。松风煮茗;竹雨谈诗。书来益寿;金石延年。文章江海;书籍林泉。书林漫步;学海遨游。亲师取友;敬业乐群。闻鸡起舞;跃马争春。玉树临风冰壶映水;珊瑚架笔玳瑁装书。秋月春花当前佳句;法书名画宿世良朋.家有藏书墨庄香远;门无俗字竹径风清。山水幽深襟怀妙远;读书夙好心气和平。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云树千山风泉万壑;山门一扇石屋半重.自号酒徒胸中全无糟粕;人称浪子笔下颇有波澜。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做数件可流传趣事消磨岁月...
· 名人书房对联
人淡似菊;屋小如舟。鲁迅故居三味书屋联斧藻其德;竹柏之怀。梁同书学士集句楹联小楼容我静;大地任人忙。杨大司马(应琚)读书楼联门前桂花落;阁中笔墨香。陈雪松(锦衣居士)书斋联学贵运时策;友交立德人。魏源题书斋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明]左光斗题书斋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集王右军兰亭叙字为楹联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清]郑夔题书斋联看儿曹整顿乾坤;任老子婆娑风月。王海日(王文成之父华)自题书室联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曹雪芹题砚联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与韩生镐论文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冯御史静山家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室生光。集欧阳率更书醴泉铭字成联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集欧阳率更书醴泉铭字成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题书斋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彭文勤(元瑞)题书房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