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六朝时期铜钱轻薄如叶 老百姓“以物换物”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4
转发:0
评论:0
六朝时期铜钱轻薄如叶老百姓“以物换物”,六朝博物馆里,展出了不少南京地区出土的六朝铜钱。它们大小不等,形状各异,这反

  六朝博物馆里,展出了不少南京地区出土的六朝铜钱。它们大小不等,形状各异,这反映了当时朝廷经济管理失败,民间纷纷私自铸钱,造成货币混乱。这种情况下,以南京为经济中心的六朝,又是如何实现“一时繁荣,商贾如云”的? 扬子晚报记者张可

  在六朝博物馆展出的铜钱,位于负一楼及一楼展厅,主要涵盖三国·吴与南朝两个时期。前者是一种名叫“大泉”、“半两”的铜钱:外圆内方,篆字铭文,直径在2厘米左右;而后者以“五铢钱”为主,篆字的“五”,写法上类似上下封口的“X”,观众可清楚地辨别。相对于“大泉”,五铢钱更小更薄。重量减小,价值也因而降低。

  文献与考古资料,为我们再现了六朝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与纸币不同,铜钱没有真假之别,只有优劣之分,铜纯度越高的自然越“值钱”。作为一个六朝人,手上可能会出现有三种钱:前代遗留的、当局铸造的、民间盗铸的。第一种质量较高,购买力最强;第二种质量理论上不错,但数量少不一定能用到;第三种虽多,但质量最差,形状不规则,还经常出现掺着铅、锡的“伪劣产品”。令人头痛的是,前两种铜钱在流通中,经常被人剪铰,从钱上取铜牟利。因而在六朝博物馆,很多五铢钱被剪得轮廓不一,已经不是外圆内方的形状了。

  面对这些经济乱象,六朝时期的朝廷没有整顿,反而推波助澜。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揶揄东晋沈充铸造的铜钱像叶片一样:“今日春光太飘荡,谢家轻絮沈郎钱”;刘宋时,民间铸钱有的已经到了“入水不沉,随手破碎”的地步。朝廷看到民间货币“越用越小”,竟也跟着发行四铢、二铢,导致货币价值一贬再贬。

  这些荒唐政策背后,是朝廷没有能力管,也不一定想管。东晋建立初期,中央财政储蓄一度只有两千匹布,皇帝甚至囊中羞涩,不知道拿什么赏赐功臣,更没有能力大量铸造正规的铜钱。稍稍繁荣时,积累的贵金属又要供皇帝挥霍。另一方面,政局动荡,战乱时常发生,朝廷顾不上经济管理。刘宋、萧梁时都有大臣建议“宜罢金钱”,停用货币。

  没有钱,拿什么做买卖?答案是粮食与纺织品。由于货币制度的混乱,“以物换物”的现象广泛出现。刘宋时,著名将领王玄谟曾用一匹布买了800只梨子。《隋书·食货志》记载,在六朝最强盛的梁武帝时期,铜钱也仅在南京以及苏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城市区域流通,广大农村“以谷、帛交易”,交州、广州(今天越南中、北部以及广东、广西)的对外贸易则用金、银购买。

  没有钱,并不意味着贫穷,铜钱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罗宗真在《南朝的货币和经济发展》一文中强调,所谓“六朝繁华”是中国传统经济的一部分,它仍以自给自足为主,交换仅为次要。商业发达,是基于农业经济所说的,而非今天的商品经济。原来,六朝时期,大量人口迁往长江以南,在原本荒芜的南方艰苦开发,王公大臣纷纷建立了庄园,自己组织生产。虽然铜钱优劣不一,但农业生产的粮食、纺织品,却都是保证质量的“硬通货”,这才是造就六朝繁华、商贾如云的根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以物易物
案例现今,这类交易模式依然存在,通常出现在网际网络上,例如Craigslist及Tradeduck.com等。
· 落叶植物
参见常绿植物
· 扬之水:以物之名
“定名”与“相知”是扬之水在名物研究中不断重复的词,“定名”针对“物”而言;“相知”,则须出入于“物”与“诗”之间,以此打通二者之联系。扬之水,浙江诸暨人,原名赵丽雅。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1996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作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脂麻通鉴》、《先秦诗文史》等。(百度百科)翻《说文解字》,“名”的解释很有意思:“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名字而已,为何这般重要?这问题先贤早有论证。《论语》中:“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孔子此处之“名”,虽已由本义生发出“名分”的内涵,但此番生发,仍根植于其本义。张岱年先生认为,此处...
· 叶盛人物轶事
叶盛人物轶事叶盛苏州石刻像叶盛性尤俭约,自两广归时,行李简单,只有碑刻三大箧,题为“五岭奇观”。王世贞《竹堂记》云:“生平无他嗜好,顾独笃於书,手自抄雠,至数万卷。”叶盛曾长年在边镇为官,受条件限制,读书、聚书都十分不便,但无论官邸至何处,他身边总是带着几个专门抄书的人,长年为他抄书。每抄成一书,他认真校阅,并且钤上他的官印为记,原铁琴铜剑楼藏叶盛旧物《论语》上即有“镇抚燕云关防”、“巡抚宣府关防”印记。钱大昕《江雨轩集跋》说他:“服官数十年,未尝一日辍书。”叶盛曾编有《竹堂书目》六卷,但后人以为许多奇秘者并没有编入书目中。和所有藏书家一样,叶盛希望自己的子孙也能象他一样爱书、读书,他曾写过一段很有意思的《书橱铭》:“读必谨,锁必牢,收必审,阁必高。子孙了,惟学茫借非其人亦不孝。”后来,叶盛的子孙确能遵守他的教训,爱惜他的这份特殊的遗产。叶盛去世后,其孙叶恭焕竟其遗志,终于建成了竹堂。叶恭...
· 单子叶植物
特征单子叶植物种子内的胚只有一片顶生子叶,主根不发达,因此多须根;茎内维管束散生,没有排列成形成层,因此不能依靠形成层发育逐渐加粗;叶脉都是平行脉或弧形脉,因此叶子较长;花的蕊和瓣数一般是3的倍数(如3瓣、6瓣等),也有极少数为4的倍数,但绝不会是5的倍数。花粉具有单个的萌发孔。分类依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的分类,现有的单子叶植物分类如下:单子叶植物分支monocots无叶莲目Petrosaviales菖蒲目Acorales泽泻目Alismatales天门冬目Asparagales薯蓣目Dioscoreales百合目Liliales露兜树目Pandanales鸭跖草类植物commelinoids棕榈目Arecales鸭跖草目Commelinales禾本目Poales姜目Zingiberales沿革在传统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单子叶植物被称做“百合纲”,和双子叶植物的木兰纲并立。其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