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为何说宋朝对子民的福利是“”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9
转发:0
评论:0
为何说宋朝对子民的福利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到宋代,以“生老病死”为序,近距离观察一下彼时国家福利机制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到宋代,以“生老病死”为序,近距离观察一下彼时国家福利机制的运作。

  先来说“摇篮”即“生”的福利,宋代的“摇篮”福利可以分为补救性救济与预防性救济两大类。预防性救济是指国家在发现贫家妇女怀孕之后,给她们提供生活补贴,以免穷困人家因养不起孩子而溺婴、弃婴。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高宗下诏在全国推行“胎养助产令”,诏曰:“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育婴者,给钱养之。”具体做法是,每一家贫困户发钱4000文(相当于人民币1800元),这笔经费来自国家征收的“免役宽剩钱”。南宋的州县还设有“举子仓”,即由地方政府向贫家产妇发放救济粮,一般标准是“遇民户生产,人给米一石”。举子仓的仓本来自国家常平仓、官田收入及富人的捐赠。

  补救性救济则是指国家设立福利机构,收养、赈济弃婴与孤儿。北宋时,主要由综合利机构如“福田院”负责收养京师汴梁的“老幼废疾”,“广惠仓”负责赈济各州县的“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从哲宗朝开始,朝廷在全国施行“居养法”,各地设立“居养院”,收养无法自存之民,遇有被遗弃婴儿、孤儿,也送入附近居养院养育,对婴幼儿,“雇人乳养”;稍大一点的儿童,则“令入小学听读”。

  南宋时,又发展出专门的儿童收养机构,有“散收养遗弃小儿钱米所”、“婴儿局”、“慈幼庄”、“慈幼局”、“及幼局”等。名称虽异,功能则差不多,按宋人吴自牧的描述,慈幼局是这么运作的:“官给钱典雇乳妇,养在局中,如陋巷贫穷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无力抚养,抛弃于街坊,官收归局养之,月给钱米绢布,使其饱暖,养育成人,听其自便生理,官无所拘。若民间之人,愿收养者听,官仍月给钱一贯,米三斗,以三年住支。”慈幼局的效果很好,椐元人的回忆,“宋京畿各郡门有慈幼局,……故遇岁侵,贫家子女多入慈幼局。是以道无抛弃之子女。”

  再来说“老”的福利。宋代收养贫困老人的福利机构也包括综合性机构与专门的养老福利机构,“安老坊”、“安怀坊”、“安济院”都是收养“老而无归”的养老院,“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等综合利机构也收养孤寡老人、流浪乞丐、残疾人士、贫困人口等。

    按宋人的界定,60岁以上为老人,可享有进入福利机构养老的权利,国家给他们的养济标准一般为每人每日一升米,10文钱。对80岁以上的居养老人,政府还有额外补助,另给大米及柴钱,90岁以上老人每日有酱菜钱20文,夏天给布衣,冬季给棉衣。

  现在来看看宋人“病”的福利。宋代收养、治疗孤苦贫困病人的专门机构主要是“安济坊”。北宋崇宁年间,朝廷下诏全国各路遍置安济坊,颁发“安济法”,要求凡户数达到千户以上的城寨,均要设立安济坊,凡境内有病卧无依之人,均可送入安济坊收治。安济坊“宜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以防渐染。又作厨舍,以为汤药饮食人宿舍。”即实行病人隔离制,并提供汤药、伙食。此外,另有专门收治患病旅客的机构“安乐庐”,因旅人“有病于道途,既无家可归,客店又不停者,无医无药,倾于非命,极为可念”。政府还要求旅店如发现病人,不得将其赶走,而应就近请大夫治疗,然后报告官府,报销医药费。

  除了收养病人的福利机构,宋代还设有“药局”、“施药局”,类似于今日的平价门诊部,“民有疾咸得赴局就医,切脉约药以归”,药局只“收本钱不取息”。有时候,药局也向贫困人家免费发放药物。宋人吴自牧记述道,南宋时,“民有疾病,州府置施药局于戒子桥西,委官监督,依方修制丸散咀,来者诊视,详其病源,给药医治,朝家(朝廷)拨钱一十万贯下局。令帅府多方措置,行以赏罚,课督医员,月以其数上于州家,备申朝省(朝廷)。或民以病状投局,则畀之药,必奏更生之效。”

  “”,人生的归宿最终都是墓冢,那么来看看“坟墓”即“死”的福利。宋代之前,历代也有设义冢助葬贫民、流民之举,但制度化的福利性公墓体系则是在宋代才形成的,此即“漏泽园”制度。漏泽园先是设于京师汴梁,北宋真宗年间,朝廷在“京畿近郊佛寺买地,以瘗死之无主者。瘗尸,一棺给钱六百,幼者半之”。

  到了神宗朝,政府又正式下诏:“令逐县度官不毛地三五顷,听人安葬。无主者,官为瘗之;民愿得钱者,官出钱贷之;每丧毋过二千,勿收息。”建炎南渡之后,宋高宗也下诏要求临安府及诸郡复置漏泽园,整个南宋时期,各地普遍都设立了这种福利性公墓。

  宋代的漏泽园,有一套非常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如逝者有冥器陪葬,有“兰羞”(佳肴)祭祀,尽力照顾了逝者的尊严,这些下葬随品及祭品都由政府置办;“园中置屋,以为春秋祭奠,听其亲属享祀”;还有专人管理,“官委德行僧二员主管,月给各支常平钱五贯、米一石”。

  至于季节性、临时性、赈灾性的例行救济,比如“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也是“每岁常例”,这里不展开细述。

    总之,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大概可以说,宋代隐隐然已经有了几分“福利国家”的气象。

  两宋期间建立起来的国家福利体系,为历代最为完备,不但超越了前代,而且为后世所不及,宋之后的元明清三代,国家福利其实是收缩的。当然,宋朝设立福利的宗旨,跟落实这一宗旨的效果之间,肯定存在一个折扣,但1000年前的宋政府能建成这么完备的国家福利体系,还是让我们不能不生出感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朝子民是怎样纳税的?宋朝子民纳税负担简介
中国的人均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严重不协调和失衡,这是全球众所周知的一个经济怪现象和国家发展的顽疾。其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经济学界内外的各路专家和决策者都对症下药,开了很多良方。经济学家谢国忠曾撰文指出,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和国民收入低下的问题,首先亟需减税一万亿人民币,税收是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古今中外皆如此。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纳税负担世界第二,仅次于法国,而且痛苦指数要超越法国,冠于全球。大力呼吁政府减税的经济学家谢国忠指出,当前我国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必须降低五分之一。增值税降低五分之一,即从现在17%的税率降低到13.6%。在CPI居高难下的当前,仅仅增值税降到13.6%,就可以大大缓解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支出。换一个角度来说,降低他们的消费支出,也就是在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两宋时期,国防压力巨大,抵御和制衡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靡费了大量的国家财富。但即便如此,宋代的税负...
· 为何说宋朝是读书人的天堂?对文人有何福利
宋朝官员俸禄丰厚,朝廷变着法子地给官员发钱、发东西。禄米、俸钱是基本的收入,正一品官月领禄米150石,俸钱12万文,外加每年绫20匹、罗1匹、绵50两;从九品官月禄米5石,俸钱8000文,外加每年绵12两。官员们还领取职钱(俸钱类似基本工资,职钱类似于岗位工资),享受免费住房、食宿和随扈,朝廷给每个官员配备免费仆人,最低的官员配给1名仆人,宰相可配给100人。此外,官员可享受名目繁多的福利补贴,比如茶酒钱、厨料钱、薪炭钱、马料钱等等。“有茶酒厨料之给、薪蒿炭盐诸物之给、饲马刍粟之给、米面羊口之给。其官于外者,别有公用钱,自节度使兼使相以下,二万贯至七千贯,凡四等;节度使自万贯至三千贯,凡四等。观察防团以下,以是为差。公用钱之外,又有职田之制,两京、大藩府四十顷;次藩镇三十五顷;防团以下,各按品级为差。选人、使臣无职田者,别有茶汤钱。”(赵翼《廿二史札记•宋制禄之厚》)这些福利补贴合起来蔚为...
· 柳如是的传说
历史的拷贝退回到了公元一四年。数万清兵铁骑攻克山海关后,更是势如破竹,呼啸南下。马蹄横扫燕赵直捣齐鲁,跨越黄河天险以后,直下长江。石头城南京危如累卵。清军的马蹄似咚咚的战鼓在捶打着尚留在南京的明朝大臣们的心,也如一把无情的剪刀把他们裁成了数片。在强敌兵临城下的紧要关口,其实明大臣们的选择也多不到哪里去,不外乎三种:要么抵抗而死以身殉国,要么隐姓埋名逃亡而生,要么屈膝授清出降而荣。那日。大官僚大文人钱谦益正坐在太师椅上向壁而注:呜呼!真是国将不国,家将不家,一世的英名和全家的荣华富贵将要毁于旦夕呀!他说。此时,正有一阵清风吹来,掀开了他平时百读不厌的《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三句平时他给学生们讲了无数遍的修身信条,看得他眼跳耳热,竟变成了三条绞索仿佛勒在他的脖子上,既让他喘不过来气,又像随时能取了他的命。“大人,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只有一死了!只有殉国才能对得起大明。”不...
· 宋朝都有哪些福利制度?宋朝福利制度简介
孤老院相当于现在的福利养老院,是收养孤寡、穷苦老人的官方组织;慈幼局、婴儿局则是儿童福利机构,南宋时候,临安城及州一级城市中多设有慈幼局、婴儿局,“官给钱典雇乳妇,养在局中。如陋巷贫穷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无力抚养,抛弃于街坊,官收归局养之。月给钱米绢布,使其饱暖,养育成人,听其自便生理,官无所拘。”福田院、居养院的主要功能是接济、收容“老疾孤穷丐者”,北宋在汴梁设有四个福田院,神宗熙宁二年,京师雪寒,皇帝诏令“老幼贫疾无依(而)丐者,听于四福田院额补给钱收养,至春稍暖则止”。徽宗崇宁初年,宰相蔡京又下令各州县设置居养院,“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以钱米救济。孤贫小儿可教者,令入小学就读”。施药局、安济坊则是为穷困群体设立的医疗福利机构,北宋崇宁年间,朝廷“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南宋时,“民有疾病,州府置施药局于戒子桥西,委官监督,依方修制丸散咀,来...
· 五万年简史——宋朝人的福利
?我前面给大家讲了宋朝的城市公园、城市消防、城市公租房制度,总的来说,是给大家介绍了宋朝的城市文明。下面要介绍的是宋朝的社会福利制度。假设有一户贫穷的人家,生了孩子,养不起,政府就给他发一笔钱,帮助他养孩子。又有一个孤寡老人,没有子女养老,政府便将他送入免费的福利院养起来。穷人不幸生了病,没有钱治疗,政府让他们到福利药店看病、抓药。如果穷苦老人去世了,家属买不起墓地,政府还建造了一块福利公墓来安葬他们。大家说,这是不是福利制度?肯定是。虽然这样的福利制度在现代国家不足为奇,但今天我要说,早在宋代,宋朝政府已建立了这么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救济制度,你会不会有点惊讶?不信?请听我慢慢道来。宋朝政府对穷困人口的救助,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针对贫民生育的救助、针对贫民养老的救助、针对贫民治病的救助,以及针对贫民殡葬的救助。把这四部分合起来,宋政府提供的福利救济正好是覆盖了贫民的“生老病死”。先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