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解密唐代的“春运价”:走水路半个月约需三五百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8
转发:0
评论:0
解密唐代的“春运价”:走水路半个月约需三五百块,在唐朝,若是一个人要回家过年,得是啥价儿?比如,有人要从北京回到石家庄过年,

  在唐朝,若是一个人要回家过年,得是啥价儿?比如,有人要从北京回到石家庄过年,路程以三百公里计算,大概得花多少钱?

  最贵的,要数坐马车。唐代的标准速度,马车一天大概走七十里;标准收费,马负重一百斤,每走一百里,收费是一百文。虽然多数人都不止一百斤,但也相差不远。而且,长途的路费,若是照每公里的均价,总要比短途便宜一点。这么算来,要走三百公里的路程,算上中途的休息时间,大概得十来天,路费要六百文。加上这十来天的食宿,起码得准备一两银子,这才算够。

  唐代的一两银子,从购买力上来说,相当于如今的两千多元。按两千元计算的话,在唐代,一个身居北京的人,要回到三百公里之外的老家过年,若是全程都坐马车的话,大概就得相当于如今两千元的盘缠。

  当然,哪怕对历史不了解的人,看多了影视剧,也知道坐马车是有钱人的交通方式。所以,若以最高等级的方式来衡量,两千元也不算是天价。

  而对于多数百姓来说,走水路是比较合算的方式。水路纵横交错,无上山下坡之苦,且交通便利,运费便宜。水路按平均速度来算的话,一天也能走五十里左右。这么一来,从北京回到家里,需要近半个月,和坐马车相差不多。而在费用上,尽管无明确数据,但根据相近的例子来推测,若是逆水最多也不超过一百文。当然,若是顺水,价钱起码还能对折。这么算来,从水路回家过年,路费也就相当于如今的三五百块。

  参照唐代的工资标准,九品芝麻官这样最基层的“国家干部”,月薪不超过半两银子。若是要坐马车回家,恐怕得节衣缩食大半年。年年如此,为了回家过年,都得勒紧裤腰带过上大半年的苦日子,自然不太现实。若是搭船,区区一两百文,就轻松多了。

  唐代的马车,是最高等的交通方式,大概相当于如今的飞机了。而坐船,从花费上来说,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坐火车,是多数百姓会选择的较为实惠的出行方式。当然,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搭“11路”公车,走路回家。其实,这种方式也较为普遍,如学子赶考,多数时间就是坐“11路”,偶尔才搭船。所以,若是赶上科举年,学子们都得提前大半年动身。这么一来,连船费都可以省了。而根据当时人的记录,步行的话,平均每天也能走四五十里,其实和坐船的速度是差不多的。

  可见,在唐代,要赶“春运”,方式可多着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代春运价格全国统一?来看看古人都是如何回家过年的
春运,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来年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种发生在春节前后的特殊运输季,背后则是庞大的人口短期流动。因此从狭义来说古人是没有春运的,但是从广义来说,从春节出现那时起,春运现象就存在了,即所谓春节期间的出行。源头古代春运同样缘于过年回家春节,是中国人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的节日,在一年所有节日里,春节最重要,持续时间也最长,民间俗称“过年”。过年与平日最大的不同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坐到一起吃年饭,共享家庭之乐。因此,除非迫不得已,每个家庭成员都会赶回来,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争着“过年回家”,便应该是古代春运的源头。为何过年时一定要回家?据考证,这可能和传说“年”是个恶兽有关。传说,“年”长着四只角四只足,力大无比,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即除夕便会出来作祟。当时生产力低下,个体对付“年”的能力不足,人多力量大,于是全家人守在一起,等着“年”的来到,合力把“年”赶走。试想,如果因为你...
· 唐代踏春诗的传说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这首脍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千百年来流传不息,为后人广泛咏诵。其中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诗人崔护,博陵(今河北定州)人,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士,官至岭南节度使。德宗贞元初期,他到长安考进士不中,心中郁闷,整天在京城东游西逛。清明那天,他来到了长安城南郊游玩。行得久了,觉得口中干渴,找到了一户人家,想讨杯水喝。那户人家的庭院约有一亩地大,门紧闭着。顺着门缝往里瞧,只见院子里花木茂盛,蜂蝶飞舞,假山水池布置精巧,环境十分优美。崔护敲了门,过了很久,才有一女子一边顺着门缝往外瞧,一边问道:“外面敲门的是谁呀?”崔护赶紧回答:“我是出来寻春游玩的过路人,独自一人。因为口渴,向大姐讨点水喝。”又过了很久,那女子拿着一杯水出来开门。唐朝风气开放,男女交往比较自然,没有后来那么多规矩。女子把崔护让进院子里坐下,自己依在一...
· 唐朝就有“快递员”了?大运河走水路驿夫1.7万余
网络配图无论哪个时期,对“快递”的路程和速度都有要求。秦汉时期步递一般都是短途,平均每个时辰要走10里,这是对普通邮件的要求,当天送完。如果用传车,一般每天要行70里,最多每天可行两三百里。骑马的话,对速度的要求是“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即古人眼里所称的“至速”。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隋唐时期对陆路的驿速则有这样的程限:传马日走4驿,乘驿马日走6驿,按每30里一驿算,日走120里至180里。如果是急件,要求日驰10驿,相当于跑300里。更急的,如送赦书,则日行500里,日行约16驿。宋代的快递,是在步递和马递基础上创立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急脚递并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司,程限与宋代一样。其实,快递业较为正规从魏晋时期就开始了。那时还出现了专门针对“快递”的第一部邮政法规,即魏国...
· 解密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
电视剧《走西口》中,出生于山西祁县的男主人公田青、梁满囤、王南瓜三人,背着包袱,离开家门,一步步向前走。这就是“走西口”。他们要到哪里,要去干什么,是什么原因让几代山西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走西口?7日,记者采访了黑龙江大学、哈市社科院相关专家,请他们介绍一下走西口的情况。1、西口到底指哪里?走西口,是与闯关东、下南洋一道,被列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之一。电视剧中,田青等三人从山西祁县田家大院出发,来到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而实际上,这里是有争议的,有人说西口是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有人说是河北张家口以西。在清朝泛指山西以北,河北张家口以西的广大内蒙地区,如包头等地。由于这里是清政府和蒙古人的交界处,所以地广人稀,再往北就是草原了。2、走西口的路线电视剧《走西口》中,王南瓜问田青哪条路通往杀虎口,田青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走吧,管它哪一条呢,反正都能到口外,我们又不是去投奔...
· 解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走西口到底是去干什么?
电视剧《走西口》中,出生于山西祁县的男主人公田青、梁满囤、王南瓜三人,背着包袱,离开家门,一步步向前走。这就是“走西口”。他们要到哪里,要去干什么,是什么原因让几代山西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走西口?7日,记者采访了黑龙江大学、哈市社科院相关专家,请他们介绍一下走西口的情况。西口到底指哪里?走西口,是与闯关东、下南洋一道,被列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之一。电视剧中,田青等三人从山西祁县田家大院出发,来到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而实际上,这里是有争议的,有人说西口是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有人说是河北张家口以西。在清朝泛指山西以北,河北张家口以西的广大内蒙地区,如包头等地。由于这里是清政府和蒙古人的交界处,所以地广人稀,再往北就是草原了。走西口的路线电视剧《走西口》中,王南瓜问田青哪条路通往杀虎口,田青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走吧,管它哪一条呢,反正都能到口外,我们又不是去投奔什么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