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代的白酒仅有3度 东吴南京皇帝文士爱喝酒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69
转发:0
评论:0
汉代的白酒仅有3度东吴南京皇帝文士爱喝酒,《金陵晚报》的“南京酒文化史考”的系列报道,今天来谈谈从楚国到东吴时期,南京

  《金陵晚报》的“南京酒文化史考”的系列报道,今天来谈谈从楚国到东吴时期,南京先民的饮酒历史。和六朝、宋、明等朝代相比,这一时期留存至今的南京文物虽然相对不多,但也有一些与酒有关,记录了那个年代南京人和酒有关的故事。

  楚国人酷爱饮酒

  《史记》记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此前属于越国领土的今南京地区,从此归于楚国统治。楚国在石头山(据考证在今清凉山和四望山之间)设金陵邑。来自遥远湖湘地区的楚国文化从此也渗入到南京这边吴文化浸淫多年的土地。

  据记载,楚国人爱喝酒,最典型的,是唐李白诗中“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中的那位“楚狂人”。此人即楚国著名的隐士接舆。唐代诗人王维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有这样的名句“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此句中的“接舆”指的是裴迪,说的是裴迪喝醉的事情,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这也反映了楚人爱喝酒的风尚。

  南京曾现汉代饮酒耳杯

  汉代人喝什么样的酒?据山东省社科院饮食史专家王赛时研究,汉代时,酒已经不再神秘化和特权化,而成为各基层都可以享用的日常品。汉朝所造酒的度数,只有3度而已。一部分汉代酿酒者把精力关注在制曲方面,想方设法提高酒曲的发酵能力,以求酿出度数更高的酒。由于汉代所造酒曲的发酵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汉代酿酒虽然用曲量大,但酿出的酒度数仍然不高。

  根据王赛时的研究,汉代酒可能是翠绿色的,这是因为当时酒曲的微生物种群就是绿色的,当时的人们在培育微生物种群时不能保证酒曲的纯净。汉代还出现了各种香料酒,包括桂酒、椒酒、菊花酒等。这些酒都属配制酒,有的是直接泡制,有的是在制曲过程中就加入草药。在南京地区,也出土过汉代的饮酒器。记者查阅资料后得知,在属于汉代丹阳郡的江宁丹阳镇地区,曾发现过西汉的耳杯和漆碗。耳杯是带握把的小杯,长圆形,可用来饮酒,也可盛羹,两个耳朵(握把)为弧形,犹如两只耳朵。南京还发现过一只三足硬陶把杯,其外形和现在的杯子很形似,可能就是汉代人拿着直接喝酒用的。

  东吴贵族的酒多如河流

  汉代灭亡后,南京进入三国时代,以南京为政权中心的是东吴政权,酒,在东吴朝野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正史《三国志》的记载,还是小说《三国演义》的演绎,有东吴人士参与的重要宴会都少不了酒的身影。

  赤壁大战前,周瑜举办群英会,喝酒装醉引诱蒋干盗书除掉心腹大患;刘备东吴招亲,连日饮酒,乐不思归;翻看《三国演义》,你会发现,书中爱喝酒的人士比比皆是。而作为东吴的首都,建业城(即南京)里举办的宴会上又怎么少得了酒。而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即位后,“凶暴日甚,酷溺酒色”,酒成了加速东吴亡国的催化剂。

  《吴都赋》中多次提到“酒”,如“数军实乎桂林之苑,飨戎旅乎落星之楼。置酒若淮泗,积肴若山丘”,“鄱阳暴谑,中酒而作”,“里宴巷饮,飞觞举白”、“飞轻轩而酌绿酃,方双辔而赋珍馐。饮烽起,酹鼓震,士缱绻,众怀饮”等句子也与饮酒相关。这些语句指出了东吴皇室和官僚贵族豪饮暴食的奢靡生活,酒多得像淮水泗水一样。

  当然,最终,酒也导致了东吴政权的灭亡。从出土文物可以看出,东汉的酒器更加讲究,在南京地区的一座东吴墓葬里发现过一个其青铜托盘,托盘上放置两只耳杯,正是一套饮酒的器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晚明文士爱蹭饭(图)
李渔文士当然有脸皮黑厚者,但整体而言,这一阶层之群体人格,是不太爱食嗟来之食的,文士心灵敏锐,其耻感比其他人强烈,大都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但晚明好像例外,他们爱搞派对,爱到财主家去白吃白喝,去吃者雄赳赳气昂昂,放开肚皮大快朵颐,被吃者笑嘻嘻乐呵呵,扩大鼎锅大宴宾客,俨然是熙熙然共产共食的大同世界。明宗室后裔朱承彩汗漫使钱,家里有钱,却不私蓄,隔三差五,呼文士、引妓女,到他家里去啜饮一顿,一年中秋,搞了一回大派对,邀请了南京的张献翼等一百二十余士子鲸吸海饮,更喊来马湘兰等四十余名妓佐酒助兴。有金銮者,本来家里办喜宴娶媳妇的,不到家里坐上席,却到这里来蹭饭了,人问为啥,他说,家里吃饭,哪有蹭饭跟大家一起吃有味啊。wWw.LsQn.cn通宵达旦,摆流水席,千里宴棚,能摆几日算几日,献歌的献歌、献舞的献舞、献诗的献诗、献画的献画,什么都不会的,驴叫两声,嚎两嗓子,“咸相为缉文墨,理弦歌,修容拂拭...
· 晚明文士爱蹭饭(图)
李渔文士当然有脸皮黑厚者,但整体而言,这一阶层之群体人格,是不太爱食嗟来之食的,文士心灵敏锐,其耻感比其他人强烈,大都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但晚明好像例外,他们爱搞派对,爱到财主家去白吃白喝,去吃者雄赳赳气昂昂,放开肚皮大快朵颐,被吃者笑嘻嘻乐呵呵,扩大鼎锅大宴宾客,俨然是熙熙然共产共食的大同世界。明宗室后裔朱承彩汗漫使钱,家里有钱,却不私蓄,隔三差五,呼文士、引妓女,到他家里去啜饮一顿,一年中秋,搞了一回大派对,邀请了南京的张献翼等一百二十余士子鲸吸海饮,更喊来马湘兰等四十余名妓佐酒助兴。有金銮者,本来家里办喜宴娶媳妇的,不到家里坐上席,却到这里来蹭饭了,人问为啥,他说,家里吃饭,哪有蹭饭跟大家一起吃有味啊。通宵达旦,摆流水席,千里宴棚,能摆几日算几日,献歌的献歌、献舞的献舞、献诗的献诗、献画的献画,什么都不会的,驴叫两声,嚎两嗓子,“咸相为缉文墨,理弦歌,修容拂拭,以须宴集,若举子之望...
· 东吴的三大酒鬼是谁?东吴最爱喝酒的人是谁?
东吴的三大酒鬼是谁?东吴最爱喝酒的人是谁?看过《三国志》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酒”这种东西充斥着整个三国时期的历史。不论是魏国、蜀国,还是吴国,都会有那么几位嗜酒如命,不饮不欢的人。与之相比之下,酒在东吴的历史显得就比较特别了。据悉,历史上关于“药酒”的记载,最早就是出现在东吴。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从东吴的诸多名人当中挑选出了最有代表性三位领军人物,将他们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吴主孙权竟然只能垫底。酒鬼排行榜第一名:郑泉。郑泉不仅是东吴文臣体系中的一个代表人物,而且也是整个东吴诸多名人当中的杰出代表,他对酒的依恋程度,已经不能用酒鬼来形容了,而应该能算得上是酒仙级别。郑泉在东吴的文臣当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人,以才华横溢、敢于直谏闻名,所以孙权对他非常欣赏,留在身边随时听用。他还是一个很有大志向的人,不过他的志向跟所有的人都不一样,他不想出仕为相位列百官之尊,而是朝思暮想着在此生以及来...
· 奇葩!这个皇帝爱请大臣们喝酒不喝就挨揍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建立了吴国,可他毕竟没有统一中国。不是他不行,不然曹操也不会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謀这句话了,而是对手太强大。因此,吴国终究只能偏安一隅。最终,吴国亡在了孙权的孙子孙皓的手上。这位孙先生和大多数亡国之君一样,是个能整事的人。网络配图孙皓是孙权的太子孙和的次妃何姬生的庶长子,他爷爷孙权很喜欢这个孩子,给他起名叫“彭祖”,难不成也想让他活个800岁?但是孙皓的父亲孙和在二宫之争中被废除太子之位,建兴二年被赐死。但是孙皓的叔叔孙休很厚道,在当了皇帝之后封了自己的侄子为乌程候。永安七年,孙休去世,孙休虽然有儿子,但当时蜀汉刚灭亡,在加上交趾﹙郡制在今越南北宁市﹚发生叛乱,东吴国内大惊,人心惶惶,于是大臣们想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于是,孙皓被立为皇帝。网络配图孙皓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施行明政,抚恤百姓,一时被称为令主。但一段时间后,治国有成、志得意满的孙皓便显露出他粗暴骄盈的特性,又好酒色...
· 汉代吃火锅撸串儿喝酒很流行
曾经有一篇热帖,说的是如果一个现代人穿越到秦朝的咸阳城,就只吃“开水烫白菜”。这让人有一种感觉:当时的中国物产匮乏、烹饪手段单一,“吃货”们并没有很多选择。事实果真如此吗?在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权威专家就用一桩桩考古结论证明这种观点“站不住脚”。“饭党”和“面党”已经出现了“人类饮食结构和内容是逐步丰富和完善起来的,演进的过程并没那么剧烈。秦朝时间较短,很难全面反映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放眼其后跨越400年的汉朝才更全面和客观。”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刘尊志说。到了汉代,稻、黍、稷、麦、菽这五谷已经很普遍了。虽然,黄淮及以北地区的人们以黍、稷、麦为主食,而南方和西南地区的人们则以稻米为主。刘尊志认为,在西汉,随着杵臼、碓、磨等粮食加工技术的发展,谷物粉面制成的主食,已经改变了人们以前食用干饭和粥的习惯。这么看起来,“饭党”和“面党”之争还真是源远流长。在汉代,面食的做法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