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朝制度简介 秦朝三公九卿制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02
转发:0
评论:0
秦朝制度简介秦朝三公九卿制的具体职责是什么,秦王朝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

  秦王朝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据史料记载,三公九卿制最早用于夏朝,《礼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典·职官一》),也有的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韩诗外传》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三公的职责分别为:

  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是皇帝的助手,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御史大夫: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是皇帝的耳目。

  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

  三公之下还设有九卿,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的职责分别为: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秦朝时期,无论三公,还是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汉历史-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此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屯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典客,掌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皇族、宗室谱系、名籍;治粟内史,掌财政;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九卿之外,还有列卿,如中尉,掌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掌修治宫室等。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 秦始皇都创立了哪些国家制度?秦朝制度简介
创皇帝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秦王嬴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万世皇帝,废除谥号,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这些都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中央制度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掌宫殿掖门户的...
· 秦汉历史-秦朝的言谏制度
秦朝的言谏监督制度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设置谏官,二是建立议事制度。秦时的谏官有谏议大夫、给事中。“秦置谏议大夫,掌议论,无常员,多至数十人,属郎中令。”(《通典・职官三》卷二十一)并在近臣侍官中,设置给事中,属加官,由大夫、博士、议郎兼领,无定员。给事中的职责,“掌顾问应付”,“曰上朝谒,平尚事奏事,分为左右曹,以有事殿中,故日给事中”(《通典・职官三》卷二十一))。秦设有议事制度,凡遇有军国要务,如立君、分封、宗庙、戍边等,设朝议,召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臣议政。秦始皇初定天下,有两件大事交朝议会议定,一是议“帝号”,二是废分封,置郡县。当时大多数朝臣议赞分封氍诸侯,独李斯一人反对。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 秦汉历史-秦朝的官员选任制度
为了加强“吏治”,秦法对官吏的爵制、禄秩、任免、调动、考核、奖惩等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任官的标准与限制。秦朝对官吏的选任有严格的道德和才能标准:第一,道德方面。秦简《为吏之道》规定了官吏应具备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并将其概括为“五善”、“五失”。第二,明悉法律令。秦统治者强调以法治国,以吏为师,要求官吏通晓法律令,并以是否明悉法律令,作为区分“良吏”、“恶吏”的标准。秦律虽不像后世注重门第出身,但也有任官限制:第一,不准任用“废官”,即不准任用不称职或不够条件的官吏;第二,官吏必须正式任命才能到任行使职权;第三,长吏调任新职,不准带走原属佐吏。选任的方式。秦朝中央和地方长吏皆由皇帝任免,长官可以自己选任下属,选任的方式主要有荐举、征召、任子等几种。考课与奖惩制度。战国时期,秦国就以考课严谨、赏罚分明著称。地方每年定期向中央汇报,还有对诸曹官吏结合具体职司定期不定期的考核。按照考核结果,给予奖赏...
· 秦汉历史-秦朝的法律制度
秦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家思想和政策。其中韩非的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成为其指导思想。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法令由一统这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全国都要实行统一的法律令;其二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二)事皆决于法秦始皇规定以吏为师,事皆决于法。这本来是战国时新兴地主阶级“以法治国”的主张。秦朝建立后,仍以此做指导,加强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三)以刑杀为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网严密,以致人们动辄触犯刑律;二是严刑重罚。这是商鞅轻罪重刑思想的继续和发展。秦朝立法概况(一)立法活动与云梦秦简的发现秦国在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颁布“初租禾”的法令,确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随后,在献公(公元前384年~前362年在位)时又颁布“止从死”的法令,禁止用奴隶殉葬。孝公时,商鞅变法,开始大规模制定法律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