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朝皇帝是怎样结婚的?皇帝结婚要花多少钱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1
转发:0
评论:0
明朝皇帝是怎样结婚的?皇帝结婚要花多少钱,在皇宫内,大婚是极为隆重的典礼,程序繁琐而复杂。只有在登基前没有娶妻的皇帝,

  在皇宫内,大婚是极为隆重的典礼,程序繁琐而复杂。只有在登基前没有娶妻的皇帝,才能举行大婚。明神宗朱翊钧娶皇后王喜姐的婚礼,仅织造费用就花掉了九万多两白银。《礼记》中记载,男女婚姻要经过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到了婚嫁时,皇帝也和普通人家一样,只不过仪式更为隆重罢了。

  所谓纳采,即议婚,男方请媒人前去提亲。古代的风俗,媒人要拿一只大雁做见面礼。皇帝提亲,自然不会只拿一只大雁,而是备下厚礼。女方收下礼物,意味着同意议婚,双方可以进一步商议婚事了。

  问名,即询问女方姓名和出生日期。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要主动将写着男子姓名和出生日期(即生辰八字)的庚书送到女方家,并索要女方的庚书。还要请算命先生推算命相是否合适,合适才能做亲。

  纳吉,即订婚。一旦算命先生说双方“八字”相合,男方就正式准备礼物,请媒人带着聘书去女方家求婚。女方收下礼品,就算是同意了这门亲事。同时,女方要回复聘书作为凭证。

  应征,即送聘礼,正式订婚。男方要选择吉日,带着礼物,由媒人陪同到女方家正式订婚。女方要送给男方偶数的礼金,女子还要通过媒人送给男子自己亲手做的女工,作为定亲信物。

  请期,即商议婚期。男方先请人选择日期,然后写“请书”,请媒人送给女方,询问女方对于婚期的意见。如果女方没有异议,双方就开始商议娶亲时的相关事项。

  亲迎,即迎娶新娘。也是六礼中的最后一项。

  皇家的礼仪都要由礼部官员拟定并负责执行。从纳采、问名开始,礼部官员就忙个不停。一系列礼仪都要在乾清宫完成,送给女方的礼物也要公开展示。到了吉时,皇帝先接受百官的朝拜,然后派两名使者带着仪仗队和鼓乐队去未来的国丈家宣读诏书。国丈必须在大门口跪着迎接使者,奉旨并接受礼品,并把女儿的姓名和生辰八字交给使者。礼仪结束后,还要款待颁诏的使者。使者吃过饭后,将女方的生辰八字带回宫,交给司礼监太监,任务就完成了。司礼监太监再去向皇帝汇报情况,皇帝再将得知的情况告诉大臣们。

  一系列繁琐的礼仪结束后,终于到了亲迎这一天,皇宫和国丈府中每个人的情绪都到了高潮。

  早在婚礼的前几天,新娘就和侍女们反复试验妆容。婚礼前夜,新娘要沐浴化妆,梳发髻,打造出一个端庄的形象。

  迎亲队伍到达国丈府后,并不急着接走新娘,而是由锦衣卫轿夫把皇后的礼舆和龙亭抬到前院,换太监抬到后院的绣楼前,按钦天监太监规定的方位停放。新娘穿上皇后礼服,戴好凤冠霞帔,接受皇后的金册和金宝,然后回到绣楼等待吉时。

  吉时一到,新娘登上礼舆,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穿城进入天安门,从午门正中的门洞进入紫禁城,到达乾清门。新娘则在导引下进入坤宁宫,行大礼,入洞房。

  皇帝的洞房也以红色为主:门上贴红喜字和对联,床上挂百子帐,床上铺百子被,床头还要悬挂大红色绣着龙凤双喜的帐幔。入洞房后,皇帝和皇后先要祭拜天地和祖宗,然后行合卺礼,也就是喝交杯酒。据说过程相当复杂,先由新娘斟酒一杯,递给新郎;新郎抿一口,交给新娘,新娘一饮而尽。然后由新郎斟一杯酒,交给新娘;新娘抿一口,还给新郎,新郎一口喝干。

  接下来,侍寝的宫人将皇帝带走,脱下礼服,换上便装。皇后则被宫人引入帐内,脱去礼服,再将皇帝引入帐内,两人才开始花烛之夜。

  大婚后,皇帝还要带皇后祭拜列祖列宗,拜诣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要设宴祝贺。皇后也要带着妃子们叩拜皇帝,表明自己后宫之主的身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皇帝每月吃饭要花多少钱?清代皇帝吃的最贵
民以食为天,没有错说了,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一直习惯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一日三餐”……这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日常生活,其真实而自然,对于每天的用餐,人们更是精辟的总结为“早饭无论如何要吃饱”、“午饭千万要吃好”、“晚饭最好要吃少”,直观地反映了人们整体的饮食习惯。虽然贵为天子的皇帝高高在上,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要按时吃饭,那么,皇帝每天也要吃三顿饭,他一个月吃饭要花多少钱啊?远了咱不知道,就是有史料记载也是模模糊糊的,离咱们最近的有皇帝的朝代是清朝了,咱就拿清朝的破事唠唠吧……清代皇帝吃饭称为“传膳”、“进膳”、“用膳”。皇帝每天吃饭的地点并不固定,这要视其活动的情况而定。皇帝一般每天用餐两次。早餐是上午六点--七点左右,然后到下午一两点的时候吃第二餐,一般晚上六时许会进行一次“晚点”(小吃)。每天吃饭的时候,太监们会在预定的地点摆放好餐桌,当膳食从御膳房运送过来以后,太监们会...
· 明朝买个“大学”上要花多少钱?
买卖文凭之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比如,现在常见的大学招生指标,在古代便买卖兴隆。因为敛财快,这甚至成为朝廷弥补国库亏空的一种手段。古代大学毕业生“包当官”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侯办的则叫“泮宫”;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隋则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真正把大学叫“大学”的,在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当年,中国诞生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的前身。与大学不叫“大学”一样,中国古代的大学生也不称为“大学生”。以明代称谓来说,通称“生员”,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监生”,学生可享受“助学金”,由国家财政支出,因为是用于学生改善伙食,故称为“廪膳”。国子监是朝廷的中央宫学,用现代人的话说,它是中...
· 明朝买个“大学”上要花多少钱?
买卖文凭之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比如,现在常见的大学招生指标,在古代便买卖兴隆。因为敛财快,这甚至成为朝廷弥补国库亏空的一种手段。古代大学毕业生“包当官”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侯办的则叫“泮宫”;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隋则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真正把大学叫“大学”的,在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当年,中国诞生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的前身。与大学不叫“大学”一样,中国古代的大学生也不称为“大学生”。以明代称谓来说,通称“生员”,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监生”,学生可享受“助学金”,由国家财政支出,因为是用于学生改善伙食,故称为“廪膳”。国子监是朝廷的中央宫学,用现代人的话说,它是中...
· 明朝买个“大学”上要花多少钱?
买卖文凭之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比如,现在常见的大学招生指标,在古代便买卖兴隆。因为敛财快,这甚至成为朝廷弥补国库亏空的一种手段。古代大学毕业生“包当官”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侯办的则叫“泮宫”;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隋则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真正把大学叫“大学”的,在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当年,中国诞生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的前身。与大学不叫“大学”一样,中国古代的大学生也不称为“大学生”。以明代称谓来说,通称“生员”,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监生”,学生可享受“助学金”,由国家财政支出,因为是用于学生改善伙食,故称为“廪膳”。国子监是朝廷的中央宫学,用现代人的话说,它是中...
· 明朝买个“大学”上要花多少钱?
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为410名留学生颁发假文凭,其中95%来自中国,19所中国高校与其“联合”办学。这是最近转发频率很高的一条新闻。其实,买卖文凭之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比如,现在常见的大学招生指标,在古代便买卖兴隆。因为敛财快,这甚至成为朝廷弥补国库亏空的一种手段。古代大学毕业生“包当官”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侯办的则叫“泮宫”;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隋则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真正把大学叫“大学”的,在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当年,中国诞生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的前身。与大学不叫“大学”一样,中国古代的大学生也不称为“大学生”。以明代称谓来说,通称“生员”,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