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暴雨后故宫为何无明显积水?故宫博物院院长揭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9
转发:0
评论:0
暴雨后故宫为何无明显积水?故宫博物院院长揭秘,7·20大雨过后,媒体争相传播一组故宫雨景照片,展示了难得的“千龙出水”场景

  7·20大雨过后,媒体争相传播一组故宫雨景照片,展示了难得的“千龙出水”场景。面对超强暴雨,近600岁的紫禁城几乎没有明显积水。昨晚,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向媒体紫禁城“最牛”排水系统的奥妙。地上径流“千龙出水”,地下暗沟纵横交错,故宫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强大的排水能力,体现了前人建筑营造的智慧与匠心。

  奥秘 1 顺应地势略有坡度

  据单霁翔介绍,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京城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地形北高南低,因此水向东南流。

  紫禁城的地面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走势亦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而且略有坡度。其中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南北地平高差约2米,这一坡降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积水能缓慢排泄。

  另外,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通向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紫禁城城墙外侧52米宽的护城河相连,之后同周边的外金水河、等水系相通,消纳紫禁城的雨水。

  奥秘 2 明沟暗沟四通八达

  单霁翔说,紫禁城内总的雨水走向,是东西方向的雨水汇流入南北干沟内,然后流入内金水河。整个排水系统经过统筹规划,设计营造了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人工排水网络,疏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沟、支沟,有明沟、暗沟,有涵洞、流水沟眼等众多排水设施。

  单霁翔介绍,紫禁城排水系统分为三类,分别是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雨水降落时,一部分雨水落到建筑上,沿着建筑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雨水会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沟口,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顺地面坡度流入院落和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从“沟眼”穿过,汇入暗沟。地下暗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雨水排入暗沟以后,再由支沟汇集到干沟,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历年固定时间淘挖养护,几百年来排水效果良好,无论雨量多大,并无积水之弊。

  奥秘 3“千龙出水”绝无积存

  的“千龙出水”照片,让人感叹故宫雨景的壮美。单霁翔说,这一组照片便出自故宫前三殿。

  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前后排列,坐落在一个8米多高的工字型台基上,台基面积25000平方米,分为三层。在台基四周栏杆底部,有排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就是主要的排水口。三层共有龙头1142个。这些龙头也称螭首或角兽,是用于须弥座转角处和望柱外缘之下的排水构建,多镌刻成龙首形,既能排水,又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

  单霁翔说,暴雨来临时,雨水逐层下落,使得台面无积水。雨水从螭首龙头孔中流出,在大雨时如白练,小雨时如冰柱,而暴雨时,则会呈现“千龙出水”景象,蔚为壮观。三台雨水逐层向,院内地面留有泛水坡度,北高南低,绕四周散水都有石槽明沟,在台阶下有石券涵洞接通干沟,使流水顺利通过,最后排入内金水河。

  奥秘 4 全石沟渠结实耐用

  单霁翔表示,紫禁城古代排水设施是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和故宫古建筑一样得到精心呵护。为时18年的故宫古建筑整体保护修缮工程将古代排水系统保护纳入其中,正在稳步推进实施。

  故宫的排水系统十分庞大,仅保留至今的古代雨水沟的长度就超过15公里,其中暗沟的长度将近13公里。故宫博物院将排水系统分成几个区域,按区域制定集中清理计划,逐区开展,在4至5年间完成一次全院的排水系统的集中清理工作。

  另外,故宫排水系统仍然功能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故宫内的明、暗雨水沟很多都是全石制造的,结实耐用。当然也有一些砖石混合或者而成,在历次检修排查中,发现破损构件都及时进行了更换,确保大雨中排水通畅。

  奥秘 5 雨污分离提升功能

  单霁翔透露,随着故宫社会功能的增加和强化,在保护和保留原有雨水系统的同时,需要继续建设完善污水排放系统,实现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建设。目前故宫博物院内部排水系统已经形成雨污分离的两套排水系统,污水系统是同市政管网相连的单独管线,排水系统仅用于排除雨水。

  单霁翔同时表示,古代排水系统与现代排水系统相结合的同时,人员管理也要到位。在暴雨过程中,全员上岗。一是制定防洪预案,专职人员到位,预备疏通工具到位,以随时到岗排除堵点。二是与北京市水务局河湖管理处建立紧密的联系,保证通讯畅通,在雨季随时监察内金水河水位,通过开闸放水,适时调节内金水河水量水位。

  单霁翔认为,故宫排水系统能够经受住暴雨考验,既是因为古代排水系统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同时也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单霁翔调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简介单霁翔调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简介男,汉族,1954年生于北京市,籍贯:江苏江宁,1971年1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入党,2002年起任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2003年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读研究生,2008年获工学博士,高级建筑师,注册规划师。还任职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作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单霁翔主要任职经历1992年01月至1994年05月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1994年05月至1997年08月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1997年08月至2000年01月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委书记。2001年01月至2002年08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2002年08月,任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2003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
· 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处长、副院长昌彼得
昌彼得(1921-2011)图书文献学专家,湖北孝感人。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历任中央图书馆特藏组主任,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处长、副院长,并先后在台湾大学、辅仁、淡江、东吴,东海等大学兼任教授。主编《故宫学术季刊》。主要著作《说郛考》、《中央图书馆宋本图录》、《中国图书史略》、《台湾公藏族谱题解》、《陶宗仪生年考》、《图书版本学要略》(与屈万里合著)、《跋宋乾道本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等书。
· 年度文化人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站在大众的立场
年度文化人物单霁翔获选理由因为故宫《石渠宝笈》特展是2015年最受瞩目的文化事件。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表示要努力做好故宫「看门人」,与全体故宫人一道,典守珍护,捍卫故宫的尊严、观众的尊严,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人物》2015「年度面孔」系列视频——单霁翔拍摄现场单霁翔先生并不希望看上去太像领导的样子。「您把我化成劳动者的样子啊」,他嘱咐化妆师,「脸黑一点,白头发多一点也很好。」拍照时,摄影师希望他试试背着手的动作,「背着手像领导不好,我是要随时捡垃圾的」,他开玩笑说。那您最常做的动作是什么呢?摄影师问,这时,他扬起手里的手机,手机壳是故宫文创出品,跟前面的故宫工作人员挥了挥手:「英子,早上好!」《清明上河图》在故宫武英殿展出的最后一天,晚上8点,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突然出现在殿外的广场上,61岁的他向依然排在长队中的观众承诺,一定等到每个人看完展览,绝不提前闭馆。「...
· 揭秘北京故宫600多年来为何没有发生过积水?
故宫也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个朝代皇宫,同样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在故宫总共住过24位皇帝,前前后后达到了600多年,在这六百年里,故宫一直保持着一个记录,就是故宫从来没有被淹过,无论下多大的雨,故宫都不会淹。网络配图北京属于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所以一到夏季北方很多城市都会被水淹,就在前几年,北京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在北京西三环的莲花桥下,积水几乎将汽车淹没,但是在故宫,水迅速就被排走了。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说估计是北京在古代下雨不够大。《明英宗实录》上面就记载了北京城暴雨后的情形----"景泰五年(1454)七月,京师霖雨,九门城垣塌决者甚多"。当时下雨已经很大了,城门已经快塌了,但是故宫还是没有积水,是什么原因导致故宫一直没有积水呢?不外乎这三点原因。网络配图原因一:地势原因北京城是西北高东南地,修建故宫的能工巧匠自然运用到了这点,让故宫南北相差2米左右,这样一...
· 故宫博物院里的那些“古董羹”
这两天有个关于几号发工资的热门话题,这几年,一直有种说法:发薪日是公司生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由此看出一个公司的好坏!10号以前:多为高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外资公司、国企。10-15号:部分A股上市公司和效益比较好的、制度比较健全的、注重管理的公司。15号以后:多为小企业,尤其是社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公司。看完之后,只能心里默默安慰自己发工资就不错了,这种时候没有什么能比一顿火锅更能缓解悲伤的了。说到吃火锅,今儿咱们就来好好说一说这火锅的锅。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解放后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即为火锅。银寿字火锅故宫博物院收藏唐朝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到宋朝,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