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少帝赵昺是怎么死的?赵昺生死之谜大揭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06
转发:0
评论:0
宋少帝赵昺是怎么死的?赵昺生死之谜大揭秘,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湾的东南海域中,坐落着数十万年前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中国第一

  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湾的东南海域中,坐落着数十万年前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中国第一大火山岛硇洲岛。

  站在岸边堆积的熔岩乱石之上,雾霭茫茫,水天一线,惊涛如诉。随行的湛江文化研究专家、湛江市博物馆原馆长陈志坚介绍,相传当年流亡至此的南宋皇帝赵昰和抗元军民正是在这里愤慨山河沦陷,将岸边巨石怒击水中,代表与元朝抗争到底的决心。是为“以石击匈(元)”,“硇”字由此而生,硇洲岛也因而得名。

  虽然南宋朝廷苟且偏安后在此最后灭亡,然而这段历史却是粤西沿海地区最为珍贵的文化财富之一。南宋年间,粤西沿海大都是荒远之地,正是因南宋流亡朝廷的一路南下,才为这些地区带来了中原、江南文化的火种,并对其后世文化的传承发展影响深远。硇洲岛,就是南宋朝廷这段流亡之旅的海上最南端根据地。在此地发生了两件大事:一、年仅11岁的皇帝赵昰驾崩,7岁的南宋末代皇帝赵昺继位;二、宋军于此驻扎不久即莫名掉头北返,走上了最终“自取灭亡”的不归之路。

  在这个仅有56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与宋代相关的历史文化底蕴却是颇为厚重,宋皇城遗址、翔龙书院、宋皇井、宋皇碑、宋皇亭、宋皇村……这些沧桑斑驳的古迹隐藏在一片片茂密的火山岛原始植被深处,曲径通幽,充满了神秘色彩。

  不仅如此,“不拜皇帝拜忠臣”,岛上的庙宇除天后宫(妈祖庙)、关帝庙、宗族祠堂等在广东沿海常见类型之外,早年修筑的分别祭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宋末重臣的祠庙在这里分布众多,香火不断。

  岛上居民至今仍延续着将三位宋臣神像请回家中轮流供奉的虔诚风俗,每年庙会之际又送回庙中,岛上、岛外居民都会来此祭拜,以告慰英烈的在天之灵。

  当代史学专家对硇洲岛的历史背景一直存在着一定争议。

  从地图上看,宋廷流亡至硇洲,却又突然掉头北返,最终亡于崖山。行军路线逆流,且迎向元军追兵,似乎十分不合情理。然而在以硇洲岛津前天后宫理事会副会长窦广栋为代表的当地文化学者看来,这种疑虑似乎不应存在。在他和陈志坚老馆长的带领下,我们仔细考察了当年南宋朝廷驻扎过的遗迹。

  而对于学术界的争议,窦广栋等人有一个颇为大胆的猜想:或许历史上的崖山海战,根本不是亡宋之战,史料所记载的,只是后人以讹传讹。崖山海战的失利对宋军海上主力的打击虽是毁灭性的,但陆秀夫背负赵昺跳海记载中南宋灭亡的标志件可能并未在崖山发生。

  “赵昺和陆秀夫可能是在硇洲岛跳海的!”窦广栋进一步陈述了他有如此猜想的论据:从海上逃亡路线分析,掉头北返的确不合情理。因此北返的应该是张世杰所率领的宋军精锐,企图开辟“第二战场”。崖山海战确实让宋军丧失了大部作战主力,但宋廷并非灭亡在崖山。

   在硇洲岛上,宋廷修建行宫、书院等遗址真实存在,若非宋廷想长期驻扎于此,绝不会贸然劳师动众大兴土木。年幼的赵昺当时可能与陆秀夫等其他大臣留驻在硇洲岛,苦等来张世杰崖山战败的消息后或于此地绝望跳海,或在随后继续流亡的途中最终葬身大海。

  记载不详的历史的真相,或许永远会伴随着猜想、推敲和质疑。硇洲岛在宋元之交那段特殊历史中扮演的角色的细节究竟如何,还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考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幼帝赵昺简介赵昺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赵昺别称:宋中兴王、宋帝昺庙号:怀宗年号:祥兴谥号:恭文宁武哀孝皇帝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南宋末年出生地:临安宋皇宫出生时间:公元1272年去世时间:公元1279年父亲:宋度宗兄弟:宋端宗、宋恭帝前任:宋端宗赵昰主要成就:继承皇位,抵抗蒙元入侵、以身殉国陵墓:宋少帝陵宋幼帝赵昺,是宋度宗的幼子、宋端宗和宋恭帝的弟弟,在宋端宗因病去世之后,年幼的赵昺被陆秀夫等人扶持登基为帝,成为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史称宋末帝、宋帝昺、宋少帝、宋幼主或祥兴帝。赵昺生于公元1272年,去世于公元1279年,公元1278年至公元1279年在位,在位313天,卒年8岁。在登基之前,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赵昺在南宋临安行宫被攻破之后,与自己的兄长赵昰、赵昰的母亲杨淑妃在太皇太后谢道清的诏令下,由摄行军中事江万载为首的江氏“三古”家族将领所带义军和殿前禁军的保护下,出逃婺州。因为元军的...
· 宋少帝赵昺是怎么死的?宋少帝赵昺的陵墓在哪
赵昺的陵墓,被称为“宋少帝陵”,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就在赤湾公园和赤湾小学附近。这是广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座皇帝陵寝,也是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军进攻崖山,宋元两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海面决战,结果,张世杰所率宋军寡不敌众,大败于海上。3月19日,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于是身穿朝服,将8岁的小皇帝赵昺抱到船头,叩首再拜道:“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佑皇帝(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言罢,背起小皇帝,跳入茫茫大海,至此,南宋彻底灭亡。《赵氏族谱·帝昺玉牒》载:“后遗骸漂至赤湾,有群鸟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往海边巡视,忽见海中有遗骸漂荡,上有群鸟遮居,窃以异之。设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礼葬于山麓之阳。”而民间则传说,当时赤湾海滩漂来一具身着黄袍龙衣的童尸,而赤湾海边天后庙(即今天位于赤湾的天后博物馆)的一根栋梁却突然塌下,庙...
· 赵昺宋少帝陵
简要介绍:宋少帝陵,早期称宋少帝墓,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少帝赵昺的陵墓,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赤湾公园附近,是广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座宋代皇帝陵寝。宋少帝陵是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少帝陵,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就在赤湾公园和赤湾小学附近。这是广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座皇帝陵寝,也是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氏族谱・帝昺玉牒》载:“后遗骸漂至赤湾,有群鸟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往海边巡视,忽见海中有遗骸漂荡,上有群鸟遮居,窃以异之。设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礼葬于山麓之阳。”而民间则传说,当时赤湾海滩漂来一具身着黄袍龙衣的童尸,而赤湾海边天后庙(即今天位于赤湾的天后博物馆)的一根栋梁却突然塌下,庙祝与乡绅父老急忙焚香问卜,得知童尸为少帝遗骸,塌下的栋梁是天后娘娘送少帝做棺材的材料,当地百姓于是礼葬赵昺于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脚下。...
· 背着赵昺跳海的大臣是谁?宋怀宗赵昺到底在哪儿死的?
宋朝是一个悲剧的王朝,是一个文强武弱的王朝。毛主席曾经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至理名言。尽管宋太祖是因为掌控兵权而开创了这个王朝,但是在他决定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之后,就为这个王朝打下了悲戚的基调。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宋朝的经济文化空前的发达,但是同时军事实力的低微,使得宋朝就像是一块时刻散发香味的肥肉一样,惹得周围的外族,特别是北方的草原民族垂涎不已。从北宋到南宋,宋朝时刻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特别是南宋,国土一缩再缩,势力一退再退,等到了宋末三帝时期,已经到了无处安身,四处逃窜的程度。特别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已经算的上是蜗居一地了。宋军的一退再退,被元军一逼再逼的南宋小朝廷,最终还是迎来了它的末日。随着元军与宋军在崖山大战,宋军毫无抵挡之力,此战大败。年仅八岁的小皇帝宋怀宗赵昺在大臣的背负下,投海殉国,结束了自己风雨飘摇的一生,也结束了苟延残喘的南宋朝廷。国家存亡之际,有选择低...
· 宋怀宗赵昺的故事传说赵昺死后尸体是怎么发现的?葬在哪儿?
宋幼帝宋怀宗赵昺,生于公元1272年,去世于公元1279年,享年八岁,公元1278年到公元1279年在位,在位时间仅为两年。公元1279年,年仅八岁的宋怀宗赵昺在丞相陆秀夫的背负下,投海殉国。赵昺投海之后,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作为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因为其存在的特殊性,以及其死亡的悲剧性,使得赵昺此人被后世熟知,流传下许多的故事。赵昺存在的一生都在流亡,其在位之时,南宋已经风雨飘摇,经受不住太多的风浪。在元军的追击下,南宋的灭亡已经注定。然而一位年近八岁的小皇子与国家的灭亡,在流传下来的故事中,大多数都有着强烈的悲壮色彩。传说公元1278年,赵昺与杨太后以及张世杰、陆秀夫等一班文武官员,率十数万军队,带千余船舰从硇洲迁帝驾前往新会崖山。在前往崖山的路上,乌云骤起,天降大雨。突如其来的大雨将所有人的衣服都淋湿了,当然也包括赵昺的农袍。等到达崖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