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太宗与魏征是何关系?为何说他们是千古佳话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97
转发:0
评论:0
唐太宗与魏征是何关系?为何说他们是千古佳话,贞观十七年(643),六十四岁的魏征因病溘然长逝。唐太宗闻讯后,悲痛万分,罢

  贞观十七年(643),六十四岁的魏征因病溘然长逝。唐太宗闻讯后,悲痛万分,罢朝五天,以示,并说出了那段千古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魏征生于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他从少年时代起便博览群书,志在四方。他曾经效力过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窦建德,以及李建成等人,最终却因为遇到的都不是明主而无法施展抱负。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仰慕魏征的才华,召他入朝。面对太宗的怒斥,魏征坦然说道:“太子如果早听我的忠告,绝无今日!”这种直率的态度不但没有让魏征获罪,反而赢得了太宗的好感,使他成为太宗的近臣。

  贞观初年,濮州刺史庞相寿被告发贪污,受到了削职处分。作为跟随唐太宗出生入死几十年的老部下,庞相寿冒死求见太宗,请求免于处罚。唐太宗先是气愤地拒绝了庞相寿,然而晚上回到寝宫后,想起庞相寿忠心耿耿地追随自己,如今年事已高,家有妻儿老小,又心生不忍,便传话给庞相寿,让他仍旧留任原职。

   魏征听说此事后,上书给太宗说:“不追究庞相寿的贪污罪,令其留任原职,这等于纵容贪赃枉法。如果其他的老部下也因此而贪污,陛下该怎么办呢?”唐太宗慎思之后,最终决定撤销了自己赦免的命令。

  一次,唐太宗巡幸洛阳,住在显仁宫,看到茶具都是几年前的旧器具,奉上的酒菜也不是山珍海味,便将总管大骂一顿,贬为庶民。魏征了解情况后,立即面见太宗,直言这是不好的苗头。

   太宗不以为然地说:“国家财富力强,一国之君多花点钱无可厚非。”魏征忧虑地说:“正因为是一国之君,才不能开奢靡风气的源头,以防上行下效啊。”唐太宗依然认为魏征危言耸听。魏征又以隋炀帝奢侈贪婪终致亡国的教训警戒太宗,太宗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又一次,高句丽向太宗进献了两位美女,魏征知道后表示不应该接受。唐太宗很赞成他的意见,并说道:“去年进献了两只鹦鹉,我现在都老想着回宫,何况是两位美女呢?”于是派人送了回去。

  魏征入朝为官之后,始终秉性忠直,仗义执言,只要是不利于江山社稷的,必定要站出来说话,甚至不惜犯颜进谏。唐太宗也拥有难得的气量,敢于重用魏征,先后提升他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为魏国公。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病重,唐太宗多次派人送去药品和食物,两次亲自到魏征家中探望,还派专人到魏征家中看护,随时禀报魏征的身体状况。

   唐太宗最后一次去看望魏征时,看到他病情加重,便流着泪问:“爱卿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魏征强撑着病体说:“我不担心别的,只忧心国家的兴亡啊!”一心为江山社稷立身立言的魏征不愧为“千古第一谏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析魏征与唐太宗是君臣还是知己?
魏征简介魏征又名魏徵,钜鹿郡(河北省)人。都说时势造英雄,在隋唐之间的时间觑隙里成长起来的一群人演绎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人生。他们经历着兵荒马乱、烽火连月的动荡不安,却创造出百业俱兴,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而魏征就是其中一位,生于隋末,长于唐初,盛名于大唐的他可谓风光一世,赚尽了风头。魏征石像魏征早年跟随李密,投身瓦岗起义军,后来在李建成身侧做太子洗马。无奈魏征几易其主都始终无法充分发挥其才识。其主李密时,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不被采纳;其主李建成时,建议将李世民调离到别处的谏言也不被认可。历史巨大的年轮将时间精准地推到玄武门事变面前。若无玄武门事变,魏征和李世民的交集也不过初相识这般如此,他或许终其一生平淡简单专心于文史,在文学思想领域更有建树。然而李世民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后任谏议大夫。魏征一路高升最后官至宰相。素来以直言进谏,耿直不阿的形象示人的魏征有很...
· 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一段贤君良臣的佳话
魏征曾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哥哥李建成的重臣,他曾经多次劝说李建成早早下手杀掉李世民,以免后患,可李建成没有听魏征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宣武门事变后,李建成被自己的弟弟李世民杀死,李世民做了皇帝。李世民君临天下之后,有人就向李世民悄悄告状,说魏征曾经替李建成出过好多对李世民不利的主意。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召见魏征,问他:“你为何挑拨我兄弟之情?”彼时魏征已经是阶下之囚,然而依旧镇定自若、理直气壮的说:“人各为其主。我之前在太子手下做事,可惜太子当初没有听我的话,要不然,现在坐上皇位的人还不知道是谁呢。”大家都直冒冷汗,觉得魏征要完了。没想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听了魏征这大逆不道的话之后,非但没有责怪魏征,反而说:“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后来,唐太宗重用魏征,还主动和魏征结为亲家。魏征生活的很简朴,屋子也很简陋,唐太宗想给他大房子,被他拒绝了。魏征直言上谏,虽经常触怒龙颜,可是后来每当镇定下来的时...
· 唐太宗终结与魏征的佳话:毁掉婚约推倒墓碑
唐太宗在魏征死后,曾废除与魏家的婚约,扑倒自己手书的魏征碑,但这些事不大被人提及,人们津津乐道的,仍是他们作为明君贤臣的故事。其实,这对中国历史上的君臣楷模,有其真实的一面,也有被后人的记载着意塑造的一面。贞观十七年(643)正月,当朝名臣魏征病危,唐太宗甚是关心。不仅用自己别殿的质材为魏征宅修筑了正殿,赏赐各种家用物什,还专门派中郎将住在魏家,随时禀报病情变化,药品御膳自是送了不少,还不时亲自前往探视,有时一去便逗留一整天。眼看魏征大限将至,太宗问他有何心愿,魏征拖病体勉强穿上朝服,对唐太宗说:“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语出《左传》,意为:“我对自己和家里的事无心可操,就是恐怕国家出乱子”)。唐太宗为此深受感动,不久,便决定将小女儿横山公主嫁给魏征之子魏叔玉,希望魏征能在生前看到这个新媳妇。但未得成婚,魏征便撒手人寰,去世后,太宗罢朝五日,并亲自书写碑石立于其墓前。此后不短的时间里,太...
· 素来直言进的谏魏征与唐太宗是君臣还是知己?
魏征简介魏征又名魏徵,钜鹿郡(河北省)人。都说时势造英雄,在隋唐之间的时间觑隙里成长起来的一群人演绎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人生。他们经历着兵荒马乱、烽火连月的动荡不安,却创造出百业俱兴,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而魏征就是其中一位,生于隋末,长于唐初,盛名于大唐的他可谓风光一世,赚尽了风头。网络配图魏征早年跟随李密,投身瓦岗起义军,后来在李建成身侧做太子洗马。无奈魏征几易其主都始终无法充分发挥其才识。其主李密时,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不被采纳;其主李建成时,建议将李世民调离到别处的谏言也不被认可。历史巨大的年轮将时间精准地推到玄武门事变面前。若无玄武门事变,魏征和李世民的交集也不过初相识这般如此,他或许终其一生平淡简单专心于文史,在文学思想领域更有建树。然而李世民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后任谏议大夫。魏征一路高升最后官至宰相。素来以直言进谏,耿直不阿的形象示人的魏征有很...
· 管仲与鲍叔牙是何关系?管仲与乐毅又是何关系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使百姓受惠至到现在,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钜子也。”官拜至丞相又是个成功的商人,他的一生不可不谓精彩。而他的一切成就都仰仗于一个人,此人就是鲍叔牙。世人都以“管鲍之交”来形容朋友之间要好的关系。管仲(约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被尊称为“春秋第一相”。《论语》、《史记》、《管子》、《左传》、《管仲传》等都有大量关于管仲的记载。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管仲终于成为了齐国上卿即丞相之位,被誉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他的一生极富有传奇性,而他和鲍叔牙的故事,历来也为人所津津乐道。再来看鲍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