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朝为何要扩大科举录取人数?防止落第者们造反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6
转发:0
评论:0
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一直延续至南宋。宋代科举屡次“扩招”,还推出“特奏名”等取才机制。南宋王栐史料笔记《燕翼诒谋录》中“进士特奏”条就说得清清楚楚:“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唱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故宋太祖赵匡胤初登宝座,就“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就颁布诏书,特奏贡士(科考落第者)马浦等106人,各赐本科出身。由此,“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一直延续至南宋。不仅如此,宋太祖还推行“堂吏用士人”制度,他以过去“堂吏擅中书事权,多为奸脏”为由,于开宝4年(971年)“诏流内铨于前任令、录、判、司、薄、尉,选谙练公事一十五人,补堂后官,三年一替。”并将此策作为“开基立国之宏规”。这样一来“进士入官十倍旧数,多至二十倍”。不断...

  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一直延续至南宋。宋代科举屡次“扩招”,还推出“特奏名”等取才机制。南宋王栐史料笔记《燕翼诒谋录》中“进士特奏”条就说得清清楚楚:“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唱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故宋太祖赵匡胤初登宝座,就“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

  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就颁布诏书,特奏贡士(科考落第者)马浦等106人,各赐本科出身。由此,“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一直延续至南宋。不仅如此,宋太祖还推行“堂吏用士人”制度,他以过去“堂吏擅中书事权,多为奸脏”为由,于开宝4年(971年)“诏流内铨于前任令、录、判、司、薄、尉,选谙练公事一十五人,补堂后官,三年一替。”并将此策作为“开基立国之宏规”。这样一来“进士入官十倍旧数,多至二十倍”。不断扩招,虽造成公务员队伍臃肿、效率低下,加重了财政负担,但也有效地防范了“黄巢式”的落第秀才造反作乱。

  与此同时,宋太祖及宋王朝历代最高统治者还发扬光大了武则天发明的“殿试”,以进一步安抚和笼络读书人。据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载,开宝六年(973年),翰林学士李昉主持科考,录取了38名考生,宋太祖在召对这些考生时,发现有两个考生材质太差而予以淘汰,其中一人是李昉的同乡,这引起了宋太祖的怀疑。而当时落第考生徐士廉等又击鼓李昉营私舞弊,希望能复试。于是,宋太祖令在落第考生中选出195人,和已录取的38人一起殿试,结果已录取的38人中有10人落选。好在宋代皇帝非常敬畏生命,李昉只受到了降职处分。

  王栐转录此事还予以点评:“艺祖皇帝以初御试,特优与取放,以示异恩;而御试进士不许称门生于私门,一洗故习。”赵匡胤举行大规模殿试的目的就是,其一,做好人谁不会?要做的话,也应该有本天子做,天下读书人都知道是皇恩浩荡,自然会拥戴“赵家天下”;其二,以往考中的进士皆自投主考官或举荐人门下,结果出现了许多“小团伙”,实行殿试可防止甚至杜绝“团团伙伙”的出现,减少对皇权的威胁。归根结底,宋代科考屡次“扩招”,并推出“特奏”“堂吏士人”等一系列善待读书人的“重文轻武”制,真正目的就是笼络读书人,防止他们“揭竿而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代如何防范落第秀才的造反作乱:科举扩招
宋代科举屡次“扩招”,不仅“扩招”,还推出“特奏名”等取才机制。《燕翼诒谋录》卷一开篇“进士特奏”条就说得清清楚楚:“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唱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故宋太祖赵匡胤初登宝座,就“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就颁布诏书,特奏贡士(科考落第者)马浦等106人,各赐本科出身。由此,“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一直延续至南宋。不仅如此,宋太祖还推行“堂吏用士人”制度,他以过去“堂吏擅中书事权,多为奸脏”为由,于开宝4年(971年)“诏流内铨于前任令、录、判、司、薄、尉,选谙练公事一十五人,补堂后官,三年一替。”并将此策作为“开基立国之宏规”。这样一来“进士入官十倍旧数,多至二十倍”。不断扩招,虽造成公务员队伍臃肿、效率低下,加重了财政负担,但也有效地防范了“黄巢式”...
· 千古留名的落第者
高考落榜,古时叫科场落第。落第是很不幸的事,但也有人因落第而另辟,花开他处。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唐诗三百首》里只选了他一首,而就这一首,便足以使他千古不朽,这就是无人不知的《枫桥夜泊》。“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这首诗,其实是他的落第诗,是他生活中最暗淡冷凄的日子里的作品。当年,自视甚高,又志在必得的张继,没想到会名落孙山,铩羽而归。落第是读书人的奇耻大辱,他欲哭无泪,亦无人可言,一肚子郁闷无处宣泄,这时,归船来到了苏州,停泊在寒山寺外。夜里睡不着觉的张继,愁肠百转,万念俱灰,面对点点渔火,耳闻夜半钟声,突然诗意大发,灵感喷涌,随口吟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张继成了诗坛不朽传奇,《枫桥夜泊》红遍天下,寒山寺香火繁盛至今。诗圣杜甫,也是科场的倒霉蛋,几次科场失意,最终也没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衣锦还乡、...
· 古代科好考吗?历代的科举录取人数是多少?
古代科好考吗?历代的科举录取人数是多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科举最后级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隋场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土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制度。宋代大部分时间的科举内容与唐代分别不大。元代的科举不再分科,专以进土科取土,并指定教材,模式变得死板。明、清时,贡土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土及第,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1901年清政府废武举制,1905年停止科举。到此,近1300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自隋唐至清末,大约考取进士162450人,武进士2万余人,状元近千人。其中,明清两代先后举行进士考试201科,取中进士51624人。据有关学者统计,隋唐五代共录进士6000多人,宋约50000多人,辽、西夏、金约3000多人,元朝共录取...
· 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为何要废除科举
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鹜,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
· 宋朝科举制度简介宋朝是怎样对待连续未考中者
在科举考试设计上,宋朝更注重录取的公平性,据《文献通考·选举考三》记载,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赵恒曾就科举中的不公表态:“贡举谤议,前代不免。朕今召所谓势家子弟者,别坐就试。”宋代对“官二代”特有的“别试”,由此而来。在公平方面,宋朝的录取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录取名额向平民、庶族倾斜——科举的平民化,让一般学子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二是扩招,增加录取名额。其实,宋朝建国之初的录取率也不是很高,每年被录取的进士仅一二十人,赵光义(太宗)登上大位后,大幅增加录取名额。据《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录取进士109人、诸科207人,加上特奏名和诸科赐同进士出身人数,共录500人,创了纪录。在这次考试前,赵光义说了这样一番话:“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可见,朝廷选拔人才的心情很急迫。当年参加应试的多达5300余人,基本上按赵光义10%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