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亡国皇帝朱由检有几个儿女 朱由检儿女有何结局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23
转发:0
评论:0
亡国皇帝朱由检有几个儿女朱由检儿女有何结局,明思宗朱由检,后世习惯称其为崇祯皇帝,他是明代第十六位皇帝,也是封建社会统治

  明思宗朱由检,后世习惯称其为崇祯皇帝,他是明代第十六位皇帝,也是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位汉族皇帝。朱由检是光宗朱常洛之子,熹宗朱由校之弟。熹宗皇帝驾崩之后,由于没有子嗣,俗话说兄终弟及,当时还是信王的崇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虽说登上皇位对代表达到了权利的顶峰,但是当时的大明朝已经千疮

  百孔,病入膏肓,就算有明君能臣在世亦难扭转其颓势了。所以对于当时接手江山的朱由检来说,当上皇上并不是什么好事。朱由检也是一位有抱负的皇帝,在他当政期间,最让人称道的应当是铲除了奸宦魏忠贤。

  熹宗驾崩之际,正是客氏魏忠贤集团活动最猖獗的时期,他们一个为祸后宫,一个作乱朝廷,互为表里,将大明朝牢牢的掌握在他们手中。两人不仅害死了熹宗皇帝,更是将大明王朝推向了毁灭的深渊。

  朱由检对两人的所作所为了然于心,更因为初入宫闱,与在宫中经营多年的客魏集团自是不能相比。因此,朱由检登位从王府搬入皇宫时,极为小心。甚至不敢食用宫内为他准备的膳食,硬是凭借自己从家里偷偷带来的干粮度过了最危险的几天,由此可见宫中的险恶情景。

  事实上,朱由检如此小小也是有依据的。据史料记载,崇祯即位之初,魏忠贤进献了四位美人,而那些美人实际上都是身带媚香的祸害。她们的裙带顶端都系着一颗细小的药丸,宫中称为“迷魂香”,实际上是一种能自然挥发的春药。朱由检命4人将药丸毁去。魏忠贤一计不成,另生一计,派一个小太监坐在宫中的复壁内,手持“迷魂香”,使室中自然氤氲着一种奇异的幽香,以达到催情的效果。这一招,同样被朱由检识破,并大发感叹说:“皇考、皇兄皆为此误矣!”

  虽然深恶魏忠贤的专权,但是朱由检知道自己羽翼未丰,不敢轻举妄动,于是韬光隐晦,等待时机,正值巅峰的魏忠贤并没有把这个孩子放在眼里,认为不过是和他哥哥熹宗一样的年轻后生,不会有多大的作为,于是更加猖獗,甚至要求各地为他建立生祠,罪恶已经招然于世。如此韬光养晦后,这位年轻皇帝终于一举摧毁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朱由检性刚愎自用,铲除魏忠贤后让他对治理国家信心大增,但是一方面他又急躁多疑,急于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他又增加赋税,增调重兵全力防范雄居东北的后金政权和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

  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因对朝中大臣不满,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他们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这些拥有各项权利的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甚至派宦官总理户、工二部,而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这位满带信心,实则刚愎自用的皇帝终于和大明朝一同走向了灭亡。

  崇祯十七年,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远登上煤山的朱由检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哀声长叹,徘徊无语。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良。

  又写了一道给李自成的血书,说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到地下见祖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尸身,只是不要去伤害百姓。如此后这位在登基之初雄心勃勃的皇帝最终登上煤山,留下一个自缢的结局。

  皇帝已死,他的子女又有什么结局呢?

  朱由检与皇后周氏、贵妃田氏共生有七子六女。七个儿子中,除次子朱慈烜、五子朱慈焕与六子、七子早年夭折外。长子朱慈烺这位皇太子,于大顺军攻破北京时被俘,封为宋王,李自成逃离北京时已16岁,不知所终。三子定王朱慈炯,崇祯十七年北京沦陷时14岁,下落不明。四子永王朱慈炤,北京失陷时也下落不明。六个女儿中,有四个早年夭折;长平公主被崇祯砍掉右臂,侥幸不死,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病逝,早些年香港拍的电视剧《帝女花》讲述的便是这位长公主的故事。昭仁公主,明亡时也被父亲一同殉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亡国皇帝朱由检简介朱由检的子女结局
明思宗朱由检,后世习惯称其为崇祯皇帝,他是明代第十六位皇帝,也是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位汉族皇帝。朱由检是光宗朱常洛之子,熹宗朱由校之弟。熹宗皇帝驾崩之后,由于没有子嗣,俗话说兄终弟及,当时还是信王的崇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虽说登上皇位对代表达到了权利的顶峰,但是当时的大明朝已经千疮百孔,病入膏肓,就算有明君能臣在世亦难扭转其颓势了。所以对于当时接手江山的朱由检来说,当上皇上并不是什么好事。朱由检也是一位有抱负的皇帝,在他当政期间,最让人称道的应当是铲除了奸宦魏忠贤。熹宗驾崩之际,正是客氏魏忠贤集团活动最猖獗的时期,他们一个为祸后宫,一个作乱朝廷,互为表里,将大明朝牢牢的掌握在他们手中。两人不仅害死了熹宗皇帝,更是将大明王朝推向了毁灭的深渊。朱由检对两人的所作所为了然于心,更因为初入宫闱,与在宫中经营多年的客魏集团自是不能相比。因此,朱由检登位从王府搬入皇宫时,极为小心。甚至不敢食用宫内为...
· 朱由检
朱由检,于公元1622年封为信王。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死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朱由检像]朱由检继位伊始,就是大力清除阉党。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崇祯皇帝谈笑间铲除了魏忠贤集团,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当时的明王朝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的烽火愈燃愈炽,而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朱由检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同时,他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
· 明思宗朱由检是怎么死的?朱由检简介
明思宗(明毅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清朝势大,已处于内忧外患交集的境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石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
· 朱由校跟朱由检是什么关系?
是兄弟关系,都是光宗朱常洛之子。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朱由校,即明熹宗。明朝皇帝(1620年~1627年)。光宗长子,年号天启。天启帝有三男二女,无一长成。终无子,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皇帝,即后来的明思宗(崇祯帝1627~1644)。个人不太喜欢他们,明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明熹宗却不务正业,重用魏忠贤,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文武”,而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
·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公元1627年,大明王朝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大明皇帝明熹宗落水病重,服瑶驾崩。因为无子,明熹宗朱由校临终前传位于皇弟信王朱由检,是为大明思宗,崇祯皇帝。关于崇祯皇帝,那能说的事儿真是一箩筐又一箩筐。这位死后葬于十三陵思陵的大明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说他勤于政事,生活节俭,年轻有为不为过;但说他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大明皇朝也是不争事实。笔者认为,要合理的评价他,先需从他的出生说起。网络配图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皇父是明光宗,在明神宗时代,明光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很受神宗皇帝厌恶。朱由检的母亲出生更是低微,只是一个婢妾。正是这样的境况下,朱由检出生在这个帝王之家。5岁皇父下令杖杀其母,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后又因后西李生女,转交东李抚养至成人,可以说朱由检幼年并不幸福。12岁时,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皇兄天启皇帝朱由校封他为信王。5年后,17岁,皇兄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