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起兵为什么会失败?章邯又为何拔剑自刎
不管后世人如何贬低章邯,都无法抹杀章邯在秦国上的功绩,章邯是秦国优秀的子民,也是秦国最忠诚的大臣。在秦国能够带兵打仗的人又很多,能够治理国政的也有很多,却难得有像章邯那样的全才,既能够管理经济,又知晓政治,还能够带兵,这样的人才在秦国,实属秦国的幸运。
章邯,字少荣,出生年月不详,秦末著名将领,上将军。秦始皇时期为王翦的一员将领,秦二世时任少府,是秦国的支柱,也是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章邯出身贵族,自幼学习兵法,早年跟随王翦参加过灭六国之战,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征战,为章邯积累了不少作战经验。
既然章邯那么有实力,为什么当初不反对赵高用事?我们知道,在当时的秦国可以带兵的人有很多,但是当奸臣赵高掌权之后,一起“指鹿为马”事件之后,秦国朝廷中,敢说实话的人基本就没有了,更别提反对赵高的人。而且当时正是秦国存亡之际,胡亥刚好又派出章邯带兵,这个时候更是没有几个人甘愿冒这个风险。当时大家都知道,秦国的大权都掌握在赵高手里。如果章邯打赢了,没有好处,而失败了,就像李斯一样悲剧。所以,没有人敢冒险。
在这种大背景下,章邯,就被推倒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章邯此人极其忠心。秦二世的时候,章邯官任上将军,在秦朝的整个行政编制中只能算是外朝之人,高居朝堂,而赵高是一个内廷官员,身居皇宫,又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内廷和外朝两者在名义上是不能干涉的。章邯既然对秦王朝忠心,自然不可能干这种乱臣贼子,以下犯上的事。即使后来在和项羽的交战之中,兵败的章邯投奔楚国项羽,是后来的大秦实际的大权已经掌握在了赵高的手里,处于无奈,章邯只得出走楚国,并非他想叛国。
章邯在政治、经济上都很有建树,他是少府也是将军,懂得政治又为国家管理金库。长期执掌大型器械营,在灭楚大战中显示出了自己的实力,一统六国以后,他又极其谦虚,并非以大将军的姿态,进入九卿的重臣。
而且他执掌的还不是有关于军事,而是皇家府库管理整个国家的财政,算是经济大臣,足以见得他的才干。
章邯之秦二世元年,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的一支队伍,周文部,屡战屡胜,周文被逼得走投无路之后,自刎而死。选择了刑徒来做充兵,是章邯的一个极其聪明的决定,囚徒按军功行赏,大大振奋了士卒的士气。随后又率领军队,攻破齐楚军队,攻打齐楚的时候,章邯屡战屡胜,军队的士气比较高,刘邦、项羽不与之战,绕过进攻定陶。其后,章邯攻楚与项梁交战,章邯假装五战五败五退,使项梁掉以轻心,一直到大军进到定陶,没反应过来的想项梁遗憾又屈辱地自杀了。章邯大破楚军于定陶,项梁战死。
这一战让项羽也吓得带兵逃回楚国旧地。奇怪的是章邯最后还是投降项羽了。其实,章邯是不得不投降,章邯巨鹿失败的因素很大的一个因素之一就是,秦二世死于赵高之手,皇帝都死了,没人给他提供粮草,这样一样士兵的士气就很低落,而对手项羽呢?日夜加紧训练,又有充足的粮草,还有一个智多星范增为其出谋划策,章邯是打不过的。
就算是调来王贲儿子王离所带的九原边军,还是会因为王离的本身实力和军队的粮草问题而被打败。所以,章邯的失败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朝廷的失败。
他同样也达不到一个如白起,王翦般的高度,因为他没有那种魄力和远见,只能疲于应付各地的散兵流寇,这也就决定了他只能算是带兵有方却称不上一代名将。刘邦久攻废丘不下,公元前205年六月,刘邦大将韩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剑自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