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萨特的妻子是谁?萨特为什么和妻子不结婚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29
转发:0
评论:0
萨特的妻子是谁?萨特为什么和妻子不结婚,萨特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主张存在主义,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法国人。有人问萨特

  萨特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主张存在主义,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法国人。有人问萨特的妻子是谁,他的妻子是干什么的,很多喜欢萨特的朋友大多数人可能有着这样的疑问,其实她和萨特一样都是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妻子和萨特志同道合,对哲学研究都非常的投入,在哲学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贡献。他们的哲学思想很相近,但是也各有特点。萨特妻子是谁?萨特的妻子名叫西蒙娜·德·波伏娃,她是唯一一位始终陪伴萨特的人,作为女权运动创始人之一的她同样也是一位作家。

  她和萨特在同一年获得了哲学教师的资格证。从此以后,便和萨特确立了关系,但是她的意志坚定,头脑发达,声明不会向任何人屈服,包括自己的丈夫,因此她并没有结婚,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问萨特妻子是谁的问题的原因了。同时正因为她强烈的好奇心,才使得她在哲学界有了独到的建树。并且生活上非常的独立,虽然自己的家庭生活比较富裕,但是从不让自己的父母插手干涉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后来因为父亲工作上的问题,生活水平不如从前,这使的她更加的注重自己的自身修养,她努力读书,在自己身为教师时,就励志做一位作家。后经过努力在法国当时一所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与萨特相识。萨特妻子一生写了非常多的作品,她的作品大多反映的是有关女性的问题,她的文章在当时来讲,被称为女性朋友们必读的作品。

  萨特作为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有着令人倾慕的爱情,他的妻子与萨特在求学时相遇,其妻子陪伴他走过了自己的一生。关于萨特的爱情观,其实充满了浓厚的存在主义色彩,和他倾注毕生心血的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萨特的爱情观是什么,其实就像萨特所说的当爱情能够产生快乐的时候,就是爱情的真谛被证实的时候。爱情是一件美好的东西,超过了美丽和丑陋的界限,只有超越了这些,人们才能够在爱情中找到自我的存在。爱情包含着众多的感情,有亲情,友情,无私,友爱等,这些所有的感情,都是在证明爱的伟大。

  萨特还认为,爱情是能够让人们证实自己存在价值的一种方式,只有在爱情中,彼此感到快乐,就能够确定自身的存在。在爱情中,人们在一方面上失去自我,但是会在其他更高的层面上找回自我,从而更好的体现自我的存在。因此也就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往往不愿放弃或者自尊心较强的人不会轻易的丰收爱情,没有舍就不会有得,不愿放弃自我改变自我的人不会拥有提升自我的机会,错失爱情的良机。萨特爱情观是什么,其实就在于真情,用真心来经营爱情,只要一开始选择了爱,而不是选择了恨,那就要在爱中发现价值,既然选择了爱,那就要对此负责到底。用真心换取快乐,便是其中的真谛。

  萨特还有波伏娃是20世纪非常有名的一对倾注所有心血来研究哲学的哲学家。他们在哲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两人相依度过彼此的一生。但是两人却并没有结婚,主要的原因是两人追求的是更高更深层次的爱情,并不想被结婚的俗套形式所束缚。萨特和波伏娃为何不结婚是很多朋友非常不解的问题。他们两人都是非常伟大的作家和哲学家,并且身世也非常传奇,没有办理任何形式的结婚手续,但是最终却终生在一起生活。

  在当时法国的一所高等学府中,两人作为同学相识,很快就因为具有共同话题,并且都深爱哲学,讨论有关平日自己所看的书籍,自己的见解,有时还会聊到自己的理想还有前途。两人相处的时光都让彼此感到欢乐,从此以后,便建立了恋爱关系。在很久以后,两人的感情不断深入,到了将结婚提上日程时候。萨特服兵役结束后,提出了结婚,但是他指出只要两人能够为对方保持忠贞,并且深爱对方,彼此生活在一块就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去通过结婚这种俗套的形式来为彼此的生活添加任何的束缚,这样的状态,能够为对方提供一定的空间,更能够增加两人之间的感情。波伏娃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于是就出现了两人终生生活,但没有办理任何结婚手续的情况了。深究萨特和波伏娃为何不结婚的原因,能够感受到两人对彼此的信任,他们的做法诠释了爱情的伟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让-保罗·萨特
哲学学说1.背景从理论根源上分析,存在主义与现象学有着渊源关系,属于广义的现象学运动。现象学所主张的“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要求人们把最熟悉、最本真、最接近的东西当作哲学研究对象,海德格尔把胡塞尔所说的“现象”从“先验自我”领域转到了“人的存在”的领域,这是现象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萨特从研究胡塞尔的著作开始,后来也受到海德格尔的影响。2.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之前,海德格尔提出:“人的存在就是他的本质。”这两个命题都强调,人的本质不是类本质,不是固定不变的本质。与海德格尔的命题相比,萨特进一步强调,决定人的本质的存在是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海德格尔虽然指出人的存在有本真和非本真两种状态,但他并没有明白地说出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所在。萨特则明确地指出,人的任何存在状态都是人的自由选择,存在的过程就是自由选择的过程。萨特在说“存在先于本质”时,紧接着说:“或者不妨说,哲学必须从主观开始。”萨特再三强调存在
· 萨特莱杰河
参考资料《巴基斯坦史》杨翠柏、刘成琼三民书局ISBN957-14-4134-1《巴基斯坦》陆水林重庆出版社ISBN7-5366-6632-2《世界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ISBN7-5031-3319-0
· 伊卢利萨特
历史伊卢利萨特因纽特人定居在这冰峡湾地带已经有最少三千年历史。在伊卢利萨特现在的市镇以南2公里的荒废定居地塞梅米尤特(Sermermiut),曾经是格陵兰最大定居地之一,大约250人居住。1741年丹麦宣教士波尔·埃格德建立现在的市镇,因为商人雅各布·塞韦林在那里成立了一个贸易所。伊卢利萨特冰峡湾伊卢利萨特峡湾长40公里,从格陵兰内陆冰帽向西流到接近伊卢利萨特市镇的迪斯科湾。2004年伊卢利萨特冰峡湾列为UNESCO世界遗产。伊卢利萨特峡湾伊卢利萨特峡湾在东面的源头是雅各布港冰川,是北半球流量最大的冰川。冰川每天流动20至35米,每年二百亿吨冰山崩裂和排出峡湾。这些冰山很多都很庞大(高达一公里),高得在峡湾搁浅,有时要等待多年才被峡湾上流的冰川和冰山的力量冲破。破裂的冰山流出大海后,初时顺着海流往北,再转向南,流入大西洋。较大的冰山通常要到北纬40-45度才溶化(比英国更南,与纽约市同纬度...
· 萨特与存在主义的关系?萨特的戏剧作品有哪些
萨特思想主要体现为存在主义,和胡塞尔提出的存在主义有着一些本质上的区别。胡塞尔认为“意识”是作为人存在的主要验证方法,而萨特则认为,意识必须经过个人的本身,才可以体现其存在的价值。萨特曾经说过一句话“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深化”。因此萨特思想在一定意义属于人道主义。萨特认为,人的自由是赋予无限性和绝对性的,是人在意识之下自主选择的行为。因此要研究人的自主性,就必须首先对人进行深入研究。在这种观点之下,他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出于人本身的选择。如果你选择成为好人,那么你就是好人。如果选择成为坏人,那么你就是坏人。即使人本身对此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人个体对此做了一个不选择的选择。萨特认为,研究人的课题,应该先于研究其他的一切物体。因此人类社会本身组成部分就是人。而人的意识,可以给看到的物体进行肯定和否定,也可以进行一切思想和意识的行为,感知自身和自身以外的事物的存在。因此,对萨特思想进行归...
· 玛丽·卡萨特
早期生平卡萨特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尔芬尼市(现在合并到匹兹堡),她父亲是证券经纪人,母亲来自银行家家庭,她小时经常被带外出旅行,10岁以前已经到过欧洲许多大城市,如伦敦、巴黎、柏林等。虽然她的父母不愿意她学习绘画,但她1861年仍然到费城的宾州美术学院去学习,她感到学习进程太慢,又讨厌教师和男同学盛气凌人的态度,1866年,她决定到巴黎自己去直接向古代大师们的作品学习。但由于普法战争爆发,她返回家乡,可是在家乡的小镇很难找到模特和绘画用品,她父亲仍然反对她选择这种职业,只资助她基本生活需要而不提供她继续进行绘画的资金。1871年,她受匹兹堡主教的委托,临摹意大利的宗教画,又返回欧洲。《船上聚会》《午茶》(1880年),藏于波士顿美术馆印象派经过她在欧洲各大博物馆的自学以后,1872年,她的艺术风格已经逐渐成熟,她又到巴黎师从于卡米耶·毕沙罗学习。当年她的作品第一次在艺术沙龙展出,当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