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县令并非都是七品官 有的甚至高居正五品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1
转发:0
评论:0
古代县令并非都是七品官有的甚至高居正五品,在很多影视作品和戏剧中,县令大多为七品官。特别是豫剧名家牛得草领衔主演的豫剧

  在很多影视作品和戏剧中,县令大多为七品官。特别是豫剧名家牛得草领衔主演的豫剧《七品芝麻官》(又名《唐知县审诰命》)于1979年由北京电影制片拍成戏曲电影后,随着唐知县那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名言家喻户晓、风靡一时,不少观众误以为县令都为“七品官”。于是,“七品芝麻官”几乎成了知县的同义词。其实,知县也是分等级的,古代县令并非都是七品官,有的甚至高居到正五品——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分九品,每一品又有正从之分。

  “官分九品”源自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分九等。不过,历史上各朝代的具体划分略有差异,北魏时期共分为三十等。隋及元、明、清等朝代则分为九品十八级。古代的知县确实大多官列正七品,但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有“例外”。因为古代京城所在的县叫“赤县”,在“赤县”做知县,品秩从优。隋炀帝时,京城所在的大兴(万年)和长安,东都所在的洛阳和河南,四县的县令都被封为正五品。金朝中都所在的宛平和大兴,知县都是从六品。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各县按人口多少划分等级,江北六千户以上和江淮以南三万户以上,都划作“上县”。“上县”的知县都是从六品。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开始按经济发展状况区分各县等级,每年征收田赋满十万石的县称为“上县”,知县也是从六品。清代,全国共有一千多个县,其中四个地位特殊的县其知县均官居正六品。这四位“六品县令”分别为北京顺天府所辖的大兴和宛平县令、盛京所在的承德(沈阳)以及孔子的家乡曲阜县令。

  中国的县制始于春秋中前期,但“县令”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之后,改变了以往类似于封邑制度的县制,遂有了后世县制的雏形。此后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县官”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县令、知县、县尹、县长……

  自秦朝以后,县令作为国家指派的最低一级行政官员,一直绵延至清末。在秦代,已有“县令”和“县长”之分,秦代规定:“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也就是说,所辖县中的人口超过一万户,掌治其县的“县官”叫“县令”;如果到不了一万户,这个“县官”就只能称作“县长”。《晋令》规定:“县千户已上,州郡治五百已上,皆为令;不满此为长。”在《隋书·百官志》中,则只记载了“陈五千户以上县令与五千户以下县令”,而没有“县长”二字。到了宋代,《宋书·州郡志》中记载的也大多为县令,而元代的“县官”,大多称为县尹。明清时期,知县成为正式官名。

  在中国历史上,将知县的等级划分得最为繁复的是唐代,据《旧唐书》记载,盛唐时全国共有赤(三府共有六县,即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奉先、太原、晋阳)、畿(八十二)、望(七十八)、紧(百一十一)、上(四百四十六)、中(二百九十六)、下(五百五十四)七等之差(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凡一千五百七十三县,令各一人。其官品从正五品上起,依次为正六品上、从六品上、正七品上、从七品上、从七品下。也就是说,虽然都官居县令,高的可以达到正五品,低的则可能“屈居”从七品下……

  县令由于品级不同,待遇上自然也有差距。比如在明代,正五品县令一年的俸禄是192石米,从七品县令一年的俸禄只有90石米,高低相差100多石粮食。

  那么,知县都有哪些职责?据《清史稿·职官志》记载:“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由此可见,古代“县官”的职责可谓无所不包,几乎综合了我们今天的行政、司法及部分立法等诸多职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县令并非都是七品:有的高居正五品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分九品,每一品又有正从之分。“官分九品”源自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分九等。不过,历史上各朝代的具体划分略有差异,北魏时期共分为三十等。隋及元、明、清等朝代则分为九品十八级。古代的知县确实大多官列正七品,但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有“例外”。因为古代京城所在的县叫“赤县”,在“赤县”做知县,品秩从优。隋炀帝时,京城所在的大兴(万年)和长安,东都所在的洛阳和河南,四县的县令都被封为正五品。网络配图金朝中都所在的宛平和大兴,知县都是从六品。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各县按人口多少划分等级,江北六千户以上和江淮以南三万户以上,都划作“上县”。“上县”的知县都是从六品。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开始按经济发展状况区分各县等级,每年征收田赋满十万石的县称为“上县”,知县也是从六品。清代,全国共有一千多个县,其中四个地位特殊的...
· 正七品
· 七品琴师县令元德秀
近日,在史书堆里发现了一个利用音乐教化,移风易俗,构建和谐社会的“音乐县令”,虽然他职位不高,却独具特色。这位奇特的“七品琴师”,《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里有记载,他就是唐代鲁山县令元德秀。据《新唐书》、《旧唐书》记载,元德秀(696—754),字紫芝,祖居洛阳,是唐代诗人元结的宗兄和老师。元家世代廉洁,虽然元德秀的父亲曾任延州刺史,临终时除了一张祖传的古琴之外,竟是家徒四壁、两袖清风。元德秀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天资聪慧,除满腹经纶、酷爱古琴之外,还千里迢迢,背着老娘赴京应试,贤孝闻于四方。元德秀在唐玄宗开元21年举进士后,出任鲁山县令。从此,这位精通音律的琴师,便按照“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儒家经典理论,独辟蹊径,探索治理之道。提起古琴,人们便想起春秋时的俞伯牙,可叹这位“琴圣”的知音,只有钟子期一人,及钟子期亡故,俞伯牙只得摔琴谢知音。而唐朝开元年间...
· 五品官和六味丸
扬州有个陈见山,是药铺的掌柜。他作药材生意发了大财,就想当个官。那时当官要先通过科举考试,可陈见山除了认识几个中药名,诗文一窍不通。怎么办呢:他有钱呀!就花钱买了个五品官儿,穿上了天青褂。碰见什么公开活动的场合,他这位陈掌柜就大摇大摆地穿起官服出头露面。人们见他来了,都悄悄议论,看不起这个花钱买的官。一次,陈见山又穿官服出席一个酒会,一进门就大模大样往中间一坐,摆起官架子来。有个书生看这样子,非常生气,脑子一转,想了个主意。他对大家说:我有个对子,只有上句,请各位对个下句。说完,念出上联:五品天青褂话音刚落,就有人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刻接着对出:六味地黄丸在座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这位陈见山气得脸唰地白了,一甩袖子离开了酒席。
· 海瑞:敢拿总督大人儿子开刀的七品县令
在大剧《人民的名义》中,赵瑞龙凭借着自己是汉东省省委书记的儿子,在汉东省为非作歹多年,并侵吞大量国家资产,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和损失。剧情中,多次提到明代清官、专家海瑞。那么,作为明代著名的专家,当海瑞遇到这种有靠山、有背景的腐败行为时,又会如何处理呢?话说,海瑞在淳安县(现属浙江省)当七品县令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位人物到他的属地游玩。此人非同一般,乃是时任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对于整个浙江的官员来说,这位胡公子他们都不陌生。网络配图因为这位胡公子不爱读书,酷爱游山玩水,在胡宗宪任职期间,他带领着自己的一班随从,几乎逛遍了整个浙江的名山大川和文物古迹。当然,作为浙江一把手的大公子,整个浙江的官场都拿他没有办法,所到之处自然是好吃好喝地伺候着。除此之外,临走的时候,还会有意无意地向当地官员索要钱财,作为自己的游资。就这样玩了几年的胡大公子,也渐渐习惯了被浙江各级官员溜须拍马的生活。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