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三国后期人才凋零的真相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86
转发:0
评论:0
三国后期人才凋零的真相,其实后三国各种阴损毒辣的谋士、韬略满腹的大将、血腥残暴的政治厮杀,甚至是舍身

  其实后三国各种阴损毒辣的谋士、韬略满腹的大将、残暴的政治厮杀,甚至是舍身赴死的刺客,比前三国一点不逊色。而大家之所以觉得后三国人才凋零,因为罗贯中没费太多笔墨描写后三国,所以给人印象那会儿人才少。

  而且若论政治斗争的惨烈程度,更是汉魏吴立国之初无法比拟的。

  论战事,邓艾段谷破姜维,两人几番抢地利夺天险,你来我往,战机的把握战场的指挥都精彩绝伦。如果姜维不是因为胡济援军失期未至,胜负还在未定之天。后来姜维自沓中闪电行军,急行将近500公里的路途,躲闪邓艾追兵,晃点诸葛绪,神速驰援剑阁,拒钟会大军十余万。如果没有邓艾兵行险着,越阴平翻景谷,偷袭绵竹,钟会大军必然无功而返。

  论政争,孙吴先有孙权立储,二宫之变,全家步家仗着皇亲地位操弄权柄排除异己,孙权骂死陆逊、赐死朱据,开孙吴流血政争先河。之后孙峻图谋诸葛恪,又有孙休清算孙綝,再有孙皓屠灭濮阳兴、张布。基本是一朝天子一场杀伐,腥风血雨。更别提各地方大族互相勾心斗角,相爱相杀。没一场权谋政争,惊险刺激,丧心病狂,都远超现在任何一部宫斗戏。

  论谋略,司马家咄咄逼人篡取曹魏,司马懿老乌龟赚曹爽,司马师杀李丰、夏侯玄,贾充钟会毒计百出,一条比一条阴损。废曹芳杀曹髦,借吕安案杀嵇康,夏侯玄和嵇康的首级吓得天下名士只敢清谈不敢清议。司马家夺权的路上,靠着计谋巧取,每一步都蹚着血,步步惊心步步要命,一步一杀人。

  后三国说是乱世,又是三个国家各自偏安一方的治世。说是治世,又是三个国家互相攻伐的乱世。既有治世良才,又有乱世人杰,像春秋又像战国。

  哪怕在政治环境最稳定最和谐的蜀汉,也充斥了荆州人、东州人、益州人、巴氐人、南中人的矛盾,费祎姜维、谯周姜维、董厥姜维、黄皓姜维(这个其实不算),全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对益州人与巴氐人来说,做魏的一州未必坏过独立一国。后来邓艾兵临城下,谯周等人带头要求开城投降,也间接说明益州本地人跟汉政府已经离心离德了。

  真说人才,比前三国只多不少。唯一少的,是像关羽、刘备、曹操、诸葛亮,这种极其闪耀,在逆境中不停绽放光芒的个人魅力很强的明星。

  因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所有人都变成了政治的动物,要更加警觉,更加残忍,更加狡猾,也就不可爱了。

  跟前三国比,后三国更险恶惊悚,也更沉重。政客的故事总是不如英雄的故事好听,所以罗贯中才把最后的笔墨都倾注在姜维身上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后期人才为何青黄不接呢?人才都在后方
三国前期人才涌现,英才辈出。但为后到了后期明显后劲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三国后期人才不再涌现的原因,应该和统治阶级对人才需求的淡化是有很大关系的。虽然三国后期有能力的人才不一定少了,但是人才出头的机会确实是不多了。在乱世中,正常的选拔人才的途径基本被打破,有能力的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和统治阶层接触,发挥自己的才能,被统治者赏识,聘用。网络配图而到了政治趋于稳定的时候,人才的出路需要有一个很长而且繁琐的途径,程序。这样,人才出头的机会就大大的减少了。何况中国历来多怀才不用者,很多有能力的人也许一辈子都会埋没民间。人才少了,非没有也,乃不用也。网络配图三国后期政治相对稳定,不再象汉末群雄纷争那样波澜壮阔。所谓乱世出英雄嘛。还有就是魏、蜀、吴的统治者已平庸,选才纳才的渴求之心不再象三国初期的统治者那样迫切,也少了慧眼,人才、英雄终于埋没在平庸之中。第二个原因,由于只有三方势力,...
· 从人才的角度读《三国》
一、对人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相互角逐,能否拥有人才、使用人才,成为胜败的关键、实力的体现,各政治集团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都十分重视人才,一些关于人才重要性的论述十分精辟。比如,袁绍与曹操的经典对白:“初,绍与公(曹操)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表明了袁绍与曹操在思路上的根本区别,袁绍重“攻城掠地”,而曹操重“争夺人才”,不同的思路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命运和结果;曹操在《求贤令》中指出:“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刘备认为“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三国志&...
· 三国历史中见证三国的三位寿星,有人看完一个时代的凋零。
三国时代距今约1800年,从184年张角黄巾起义到280年司马炎灭吴统一全国,大概96年的历史。在古代平均年龄只有三四十岁,乱世只能更低,而有些人活的就比较随便,活过了三国大部分主咖,从龙套变成主角,几乎成为演义里最大的bug。司马懿出生于179年,黄巾起义爆发后,曹老板开始创业。官渡之战后曹操担任司空,邀请司马懿加盟,但司马懿见汉朝微弱,装病蒙混过去。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后自领丞相,强制征召司马懿,后担任主簿,主要是也没有别的老板供司马懿选择了。司马懿在曹营默默无闻,毕竟曹操的早期班底十分雄厚,中后期司马懿立有大功。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力主入蜀,曹操没有采纳后来后悔不已。关羽水淹于禁七军斩庞德,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坚决反对,并建议用孙权牵制关羽,后来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斩杀孟达,并在与诸葛亮对决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曹魏实权,诛杀曹爽后彻底架空曹魏。司马懿73岁去世,司马氏能够取...
· 三国怀才不遇的五位人才
三国乱世,诸侯割据,君主为了巩固地盘都会广招天下人才,所以涌现出很多能人异士,有的被重用千古留名,而有的却被忽略未被重用。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时期10大未被重用的人才,一起来看看吧:第五位:庞统庞统(179年-214年),字士远,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赤壁大战后,庞统来投靠孙权,不被重用。鲁肃就推荐给刘备,仍未得重用,不过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三十六岁。第四位:黄忠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董卓旧部李唷⒐汜攻入长安。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刘表驻军襄阳,即湖北襄樊。黄忠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黄忠随从刘表侄子刘磐。刘磐驻军长沙攸县,即湖南攸县,后成为三...
· 揭秘:为什么蜀汉后期严重缺乏人才?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可以说家喻户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蜀汉后期严重缺乏人才的现象,那事实上是不是如此呢?魏延估计已年近半百,马岱估计年近四十岁,吴懿年纪估计也四十多岁了,廖化估计快五十岁了,确实大部分将领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二三十岁的年轻将领寥寥无几。不少人将其原因完全归结于丞相诸葛亮不会用人,政务一肩挑,不懂得培养年轻人才,马谡就是很好的例子,明知道他言过其实却还让他守备街亭,最后导致北伐失败。这可真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蜀汉后期人才少的根本原因并非诸葛亮不培养人,而是诸葛亮也没有办法,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刘备是幽州涿郡人,流浪辗转各地,身边跟随了各地的人才,其中张飞、关羽、赵云、简雍等均是北方人士。刘备到了荆州,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等等一大批荆州人士追随,刘备到了益州,又有一些益州人士归降,所以刘备的臣子组成很复杂。更重要的是蜀汉其实就一个益州的狭窄领地,而聚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