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杀人如麻的游侠是怎样收买人心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6
转发:0
评论:0
杀人如麻的游侠是怎样收买人心的,为游侠这个群体列传的,首推司马迁。他给游侠下了个定义:“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

  为游侠这个群体列传的,首推司马迁。他给游侠下了个定义:“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这样的人,的确不多见。不过,我就不明白了,如果一个人能够言出必行,乐于助人,不怕牺牲,又不爱出风头,这么完美为什么又“不轨于正义”呢?是这个正义有问题呢,还是把侠客夸得偏离于事实?

  司马迁的游侠列传里详细描写的只有郭解一人。不过,光是这个样本也差不多了。郭解是河内轵县人,相面者许负的外孙。他的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少年时残忍阴毒,心中愤慨不爽时,曾经杀了很多人。他不惜生命去替朋友报仇,窝藏亡命徒去抢劫行凶,又私铸钱币,盗挖坟墓,这样的事多得数不清,只是,每次他都幸运地逃脱了,或者遇赦而回。等到郭解年龄大了的时候,开始检点了,就以德报怨,行善而不期望回报。但他内心阴毒的性格并没有改变,因为睚眦小事而报复的事还经常干。少年人仰慕他的行为,经常为他报仇,也不让他知道。

  其实,写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不轨于正义”是什么意思了。我们可以看看一个“不法”的人是怎么样收买人心的:

  郭解的侄子仗着郭解的势力,邀人喝酒,强行灌酒;人家生气了,杀死了他的侄子,逃走了。郭解的姐姐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那凶手回来把情况跟郭解说了,郭解认为凶手没错,是侄子无理,放了凶手,收葬了侄子。大家更加称赞郭解了。

  郭解看到有人对他很傲慢,就暗中嘱托尉史对这个傲慢的人特别关注,不让他服役。这个人得知后很羞愧,负荆请罪。少年也越发仰慕郭解了。

  于是乎,大家什么事都卖着郭解的面子,他人脉太广了,不把事情办成,就不会吃人家的酒饭。附近的贤人豪杰都纷纷去拜访郭解,半夜排在他家门口的车就有十几辆。是的,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尤其成全的是仇人,这种你我做不到的事,他做到了,当然很牛。“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你我和李白都做不到的,他做到了,自然更牛。至于那个行为粗鲁却无辜的侄儿,至于那些成全他们快意的刀下鬼,至于被藐视的国法、人性、天理,谁在乎呢?快意的人是不会在乎的,羡慕这种拥有随意处置别人性命的权力和潇洒的人,也是不会在乎的。

  我们知道,在汉武帝强迫豪强迁徙至茂陵这一政令中,郭解虽未够迁徙的资格,但在汉武帝的干预之下,仍然被迫搬走了。我说过,我很讨厌汉武帝这种强迫豪强迁徙的,更讨厌他不守自己定的法令,把不合资质的人也圈进里面。但这不代表我同情或赞美郭解。按郭解的为人,他是不会罢休的。果然,郭解哥哥的儿子杀了当初提名郭解迁徙的杨县椽。后来,门客又杀了杨县椽的父亲杨季主,杨的家人告状,门客又在宫门口杀了告状的人。收留郭解的籍少公,也自杀了。

  官府虽然追查了他许久,但发现郭解杀的人都在大赦之前,无可奈何。

  可无所不能的郭解居然还是死了。原因是郭解的一位门客杀了一个说郭解不贤的儒生,并把儒生的舌头也割下来了。官吏让郭解交出凶手,但郭解确实不知凶手是谁。官吏便如实禀告,说郭解无罪。——这个时候,御史大夫公孙弘说了:“郭解以平民身份为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于是,武帝就把郭解的家族给族灭了。

  上面公孙弘的话虽然翻译成大白话了,但仍然需要解释。他的意思是,郭解这种睚眦杀人的方式,已经是自立法度了,无需郭解的吩咐就已按郭解的方式办好。这不就是法外有法吗?郭解如果是指使杀人,尚不过是刑事罪名;然而如果他成为了皇帝之外的另外一个权威,那岂不就是大逆无道了吗?从这个角度说,公孙弘的推论的确有理。我之所以厌恶这种动不动就找理由把人族灭的作法,并不仅仅因为它的残酷,更因为在极权社会里,总是罪罚不当。当郭解因为小事杀人的时候,他没事;当郭解杀人抢劫干尽伤天害理之事的时候,他没事;当郭解曲法放过杀侄儿的凶手,或者藏匿各种凶徒的时候,他没事;但当一个人杀了另一个人,郭解并不知情的时候,却因此而族灭。这种法律,叫人怎么遵守?除了恐惧,如何能尊重?

  回过头来说郭解。那位枉死的儒生说得没错:“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我也不觉得贤。他以一己好恶为准绳,在他的小小世界时,他就是一个享用着“千秋万代”崇拜的极权君主,主宰着生杀予夺之权。

  司马迁虽然给予了郭解不低的评价,并不代表他就有多喜欢游侠。在《史记·孟尝君列传》里,他说:“司马迁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我能理解民间对任侠多有褒赏之辞;然而,这不过是因为对既有的牢固的统治产生厌倦罢了。固然现实世界中的律令和政治令人厌恶,然后,任侠世界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只是对现实秩序的拙劣的模仿,山寨的倒影,只有比世俗的统治更恶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西汉时期的长安游侠
西汉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游侠”。这一阶层的人“轻死重气,结党连群”,“驰鹜于闾阎,权行州域,力折公侯”,“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西汉京城长安地区游侠之风尤盛,其中较著名的有郭解、万章、楼护、陈遵、原涉、朱安世、张回、赵君都、贾子光等人。这些所谓游侠大多具有两面性,他们在地方上一方面除暴安良,扶弱济贫,解危救困;另一方面自己又恃强凌弱,横行乡里。欺压良善。长安游侠都曾做过一些“赈穷周急”仗义行侠的事情。自河内轵县(今河南济源县)迁徙茂陵的名侠郭解有一外甥,曾依仗乃舅威势,争胜斗狠,在与人饮酒时,欺凌对方,被酒友杀死。郭解的姐姐强令他为子报仇,郭解将凶手抓获,了解到实情后,认为这件事责任在于自己的外甥不讲道理,对方将其杀死是应该的,便将凶手放了。洛阳曾有两仇家互相残杀,当地贤豪调解多次无效,郭解闻讯,连夜起程去解决纠纷,最终使这两仇家化干戈为玉帛。...
· 游侠——武与义的艰难选择
《史记·游侠列传》云:“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隋唐时期,侠风盛行,其影响渗透至社会各个层面。侠为当时世人所推崇,许多诗歌对其进行赞颂,甚至向往憧憬。加上后世武侠文学的兴盛,使人们印象中的侠似乎为当世之豪杰,身怀绝技,放浪形骸,劫富济贫,义薄云天。不过实际却不尽然。首先,身怀绝技并非是所谓侠的必要条件。《酉阳杂俎》续集中记:“坊正张和,大侠也。幽房闺雅,无不知之。”先不论此所谓侠者窥视女性闺房的行为与我们心目中的侠的形象不符,其人本身并未见有何武功。又,《说郛》中的进士崔涯、张佑“下第后,多游江淮,常嗜酒,侮谑时辈,或乘饮典即自称侠。”除了嗜酒,看不出这两个落第者有何绝技。其次,所谓的放浪形骸,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还包含了极度纵欲的成分。侠大多不事生产,嗜酒、好赌、喜畋猎。如《新唐书...
· 游侠法正
法正是蜀汉达到颠峰的决定性人物之一,在刘备称王后地位非凡,但此人素不以德行服人反而做出了一系列让当时的士大夫所认为有悖道德的事情,为世人所不耻,,没有获得相配的名声.从儒家的思维出发法正为人不忠,睚眦必报是典型的小人.其实法正的所作所为其实更接近江湖中的侠,但绝非义薄云天的旷世大侠而是任性而为的游侠,史记<<游侠列传>>载“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法正的一生也是极为符合游侠特性的.“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在这个年轻气盛的年龄带着自己的理想背井离乡的来到险恶的蜀地为的不就是能出人头地博一个功名吗?法正即不是巴蜀豪强望族又不是刘家嫡系旧臣,自然得不到刘障的用处.如此大才而不能被用,所有的舆论都针对自己,胸怀大志却连小小的军议...
· 游侠法正
“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在这个年轻气盛的年龄带着自己的理想背井离乡的来到险恶的蜀地为的不就是能出人头地博一个功名吗?法正即不是巴蜀豪强望族又不是刘家嫡系旧臣,自然得不到刘障的用处.如此大才而不能被用,所有的都针对自己,胸怀大志却连小小的军议校尉都被别人认为是不够能力担任的,此时法正的郁闷是可想而知的.“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法正的运气在于认识了张松,张松相貌丑陋在蜀地虽然比法正好点可是估计是由于相貌上的缺陷,也过的不太得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人于是有了共同的利益出发点.张松拜见曹操时,曹操却揭开了张松最痛恨的伤疤---外貌.张松在经历了一次屈辱之旅后心灰意冷不想却受到了他这辈子都没有的礼遇,张松此时定然是对刘备无比期待的.而张松也必然将刘备的风采添...
· 流氓还是游侠?刘邦真实的身份是什么?
一提起刘邦,很多人的脑海都会想起流氓、地痞等不堪的形象,其实这是大大的误会。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会,大概是史书上记载刘邦既不种田,也不做生意,说他到处浪荡,还有到处喝酒,乱交朋友。这样的人放在今天,按照今天的标准,确实是不务正业的流氓。但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理解古代,事实上,刘邦在他那时候的时代,这样的行为可以归属于一个群体:游侠。刘邦是一个游侠。游侠是战国时代因社会激烈变化而产生的特殊群体,是一群不在权力中心的边缘贵族。因为列国战争和社会变革,原来维系商周社会关系的氏族血缘组织逐渐瓦解,一部分贵族武士从体制内脱离出来进入民间,构建了一种自由的既非血缘的又非政治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新关系,这就是游侠。游侠注重男儿间友情,讲究“哥们儿意气”,其按等级分为国侠,县侠,乡侠等。网络配图怎么知道刘邦是游侠?第一,或许我们可以从刘邦年轻时候的朋友圈看出来。刘邦早年跟王陵关系密切,而王陵是沛县的县侠,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