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从张辽乐进看东吴方面将领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4
转发:0
评论:0
从张辽乐进看东吴方面将领,  蜀有闻名遐迩五虎上将,魏有赫赫有名五子良将,那吴国又是什么情况呢?有人说东吴

    蜀有闻名遐迩五虎上将,魏有赫赫有名五子良将,那吴国又是什么情况呢?有人说东吴没实力,将领都是菜鸟,刚上阵就Game Over了。我想就此发表以下愚见。

  一说这江东勇将太史慈,技艺娴熟,一出场就让人震撼。单马冲阵,帮助孔融解围,大战小霸王孙策,后与张辽斗80余合。最终因兵少溃败。太史慈可谓吴一员猛将不为过,单凭武力可匹敌魏之张辽,夏侯惇,徐晃,张合等一类;蜀之黄忠,魏延以及后来的姜维。论智谋就有点牵强了,但是忠心耿耿。

  


  二说凌统凌公绩,还是以张辽为例。合淝之战后江南人人恐惧,倒是凌统第一个喝一声“某愿往”,出城迎战张辽,而后还力敌乐进。虽然都是50多合,标明胜败未分,我觉得有些微妙之处。战张辽时,孙权恐凌统有失,派吕蒙接应;而斗乐进后,曹操还让人放冷箭,说明乐进处于下风,也可以说张辽略胜于乐进。凌统果敢刚毅,不失一代大将。他和甘宁本有杀父之仇,然而甘宁仗义救凌统使他两人成为生死之交,感人啊!每读到此,都要以泪洗面,这是三国里令人伤感的事件之一。

  三说甘宁甘兴霸。此人年少力气大,喜好结交。他是孙权的爱将,粗豪勇猛,有谋略,赏罚分明,曾率100壮士砍杀敌前营兵马。但他也有杀戮的性情。有一次一个有过失的童仆从甘宁处逃跑到吕蒙那里,他答应吕蒙不杀这个人,但等吕蒙走后,他将童仆绑到树上用箭射死!

  四说丁奉丁承渊,他是吴国的一个亮点,出征作战勇冠三军。而且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在天寒大雪的天气中一举击破诸葛延,胡遵。丁奉被封为虎威将军,与魏国敌将在高亭发生激烈战斗,丁奉跨马持长矛,冲阵斩敌数百人,缴获武器,被进封为都乡侯。在他的晚年里,他机智的用计除掉了孙琳,又领军攻打晋国的谷阳。综观丁奉一生,在三国里可能不受重视,但他确实功勋卓著,可惜的是地位不高。他为吴国的巩固和发展奉献了一生。

  五说韩当韩义公。他是辽西知县人,善舞一柄大刀,早年就跟随孙策起兵,攻打黄祖取胜。在宜都战役中,韩当身先士卒,联合朱然打败蜀军,最后因病去世。他在史实中武力并不是多高,但有勇气。在演义上他也曾挥刀斩了不少将领,但确实不如张辽等人。

  六说周泰周幼平。很多人对他可是情有独衷,我这里不提恐怕不行。他胆力过人,相当于保镖的身份,在孙权遇难时只身冲去用身体挡住剑戟,身负十二处创,这也是感人至深的一幕,是周泰一次辉煌的战斗。

  七说黄盖黄公覆。一员久经沙场的老将,演义说他钢鞭使的好。黄盖很威严,擅长水上进攻,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看来东吴方面并不是不堪一击,有许多优秀的将帅。我在这里只举了7个例子。当然还有程普,蒋钦,陈武,徐盛,潘漳,董袭等等一匹人物。另外,还要提一下大都督周瑜,他可是东吴的顶梁柱啊~!

  在下对东吴方面没有特别研究过,肯定有疏漏错误之处,请高手指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吴将领聂友
聂友(?-253年),字文悌,豫章郡(今江西樟树市)人。汉族江右民系。三国东吴名将。聂友少为县吏,至京城常与大将军诸葛格等人交往、辩谈,因友时论精辟,声名四溢。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吴孙权将图珠崖(今海南岛),以问军师全琮,琮曰:“殊方异域,隔绝瘴海,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自生疾病,转相污染,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猥亏江岸之兵,以冀万一之利。愚臣穷所不安。”孙权不听信。诸葛格推荐友为珠崖大守,孙权诏加友为将军与校尉陆凯同往,获胜。孙权大悦,徵拜丹阳大守。后遭孙峻忌妒,欲以为郁林大守。友发病卒,年仅三十三。其墓在豫章。人物资料聂友(?-253年),字文悌,豫章郡(今樟树市)人。聂友有口才,年轻时担任县吏。黄武元年(222年),虞翻被孙权流放到交州,县令让聂友护送虞翻出豫章,虞翻和他交谈一番后感到非常惊奇写信给豫章太守谢斐(173-244,会稽山阴人),让他任命聂友担任功曹。...
· 从出使辽金行记看宋人“华夷之辨”
辽、金文化的形成很难以“汉化”概括之,而是中原文化与北族文化相互“涵化”的结果,辽、金文化是一种既有别于原北族文化又有别于原中原文化的“第三种文化”。而南宋使者们对这一文化涵化现象的厌恶、恐惧和排斥告诉我们,宋人“华夷之辨”所欲严辨之“夷”,并非是与“中华”处处适相反对的“古之夷狄”,而是杂糅华夷、兼容胡汉、颇类“中华”的“今之夷狄”,比较起来,宋使对没有受到多少汉化的“夷狄”如初兴的女真反而有所欣赏赞美。在历史教科书上,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说法:宋朝结束了五代长期的割据战乱,重新统一了中国。事实上,宋朝实现的统一局面完全不能与汉、唐相比,北宋与辽朝互称天子,以南北朝相称。到了南宋,中原地区的三分之二都在金朝的统治之下,绍兴十一年(1141)达成的和议,宋向金称臣纳贡,宋朝在现实中已承认了金朝才是“天下之主”。1143年(绍兴十三年)十二月,宋金互派使者贺正旦,从此正式开始通使,直至1217年...
· 从出使辽金行记看宋人“华夷之辨”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江湄辽、金文化的形成很难以“汉化”概括之,而是中原文化与北族文化相互“涵化”的结果,辽、金文化是一种既有别于原北族文化又有别于原中原文化的“第三种文化”。而南宋使者们对这一文化涵化现象的厌恶、恐惧和排斥告诉我们,宋人“华夷之辨”所欲严辨之“夷”,并非是与“中华”处处适相反对的“古之夷狄”,而是杂糅华夷、兼容胡汉、颇类“中华”的“今之夷狄”,比较起来,宋使对没有受到多少汉化的“夷狄”如初兴的女真反而有所欣赏赞美。在历史教科书上,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说法:宋朝结束了五代长期的割据战乱,重新统一了中国。事实上,宋朝实现的统一局面完全不能与汉、唐相比,北宋与辽朝互称天子,以南北朝相称。到了南宋,中原地区的三分之二都在金朝的统治之下,绍兴十一年(1141)达成的和议,宋向金称臣纳贡,宋朝在现实中已承认了金朝才是“天下之主”。1143年(绍兴十三年)十二月,宋金互派使者贺正旦...
· 揭晓三国将领张辽字什么张辽的武器是什么
众所周知,古代对于“文”字的用法颇多,其中有一个就是加在名字中代表对一个人的美称,其用法与“子”“老”等相似,而“远”就更好理解了,张辽的“辽”字与文远的“远”字,是相近的意思,都有遥远的意思,取义意志高远。张辽画像张辽是三国时期少有的智勇双全的出色将领,无论武力值还是谋略,都可谓是十分出色的。先前张辽跟随吕布,吕布兵败后,张辽投靠曹操。在三国的历史上,对于这个字文远的勇武大将似乎笔墨不多,但张辽却是位实实在在的难得人才。张辽在曹操麾下效力期间,智勇双全屡建奇功,连破东吴数次,连孙权都差点被张辽活捉,可见张辽作为将领,的确是十分优秀的,连曹操都在视察完张辽作战地点后,都忍不住对其赞叹不已。张辽一生,为曹魏征战无数,在当时三国混乱不堪,张辽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甚至直到晚年,张辽生了重病,依然还在为东吴叛走的事出兵江都,那时候虽重病在身,依旧宝刀未老,吴军甚为忌惮,只可惜原本就抱...
· 揭秘:从谥号看三国时期蜀国将领们的真实实力
在说到蜀国的谥法之前,先说说谥法的来历。周公旦和姜子牙有殊功于周室,死后获谥,此为谥法之源。《逸周书》:“谥者,行之迹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所谓的盖棺论定就是指这个。周制有封爵者即有谥号,秦汉之后,等级渐多,爵位泛滥,无法一一封谥,故关内侯以下不得谥。蜀汉立国,礼制阙失,将谥法作为一种恩宠,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制度,斯失礼之甚也。之时,唯法正见谥,后主时陈祗以恩宠见谥,后来诸葛亮、蒋琬、费玮、夏侯霸陆续都得谥,在这种背景下,追谥功臣就成为蜀国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才有五位开国武将得谥。关羽所得壮缪,实在不能说是个好谥号,有人说是武而不遂曰壮,这是一个讹误,武而不遂曰庄才是正确的谥法。也有人说壮通庄,是为了避汉明帝刘庄之讳而改用此字,汉明帝是东汉的第二个皇帝,但在西汉初年,就有壮这个谥号,击杀项羽的五位将官死后都谥为壮,此说是有点站不住脚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