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李自成为什么火烧紫禁城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2
转发:0
评论:0
揭秘李自成为什么火烧紫禁城,当年西楚霸王入咸阳,离开的时候,火烧阿房宫,绵延三百里,何其壮哉?大王不如效

  当年西楚霸王入咸阳,离开的时候,火烧阿房宫,绵延三百里,何其壮哉?大王不如效法西楚霸王,也烧掉紫禁城,一则楼台亭阁不会遗留于人;二则不失霸王风范。李自成为什么火烧紫禁城?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武在兵书的开篇就写下这句话,真是绝顶的聪明人,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想打就打,打输了,从头再来,打仗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大事,做大事,就得花费大心思。

  山海关之战后,吴清联军大获全胜,多尔衮拨给吴三桂一万兵马,让他充当先锋,追击李自成,而且,多尔衮还发布将令:此次出师,除暴安民,灭流贼以安天下也!

  李自成此时则只有逃跑的份,他跑到河北卢龙的时候,被吴三桂的追兵赶上了,结果,刚一交火,立马被吴三桂击败,因为李自成的将士,只顾逃命,根本就没有打仗的心思。

  卢龙战败后,李自成行至卢龙西20里的范家店,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剁了,把吴襄的头用竹竿子挑着示众,无情的事实告诉吴三桂,李自成不是西楚霸王,他是实打实的流寇。

  


  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回到北京,他马上找到牛金星,发出了如是感慨:满洲兵势大力强,北京之地,岂可久留?不若舍去,退回西安,凭险可守!

  牛金星同志其实早就害怕了,他留在北京管理军国大事的时候,闭门不出,他知道,此战李自成必败无疑,听李自成说要逃,牛金星道:跑,可以,但是还需做一件事儿。

  当年西楚霸王入咸阳,离开的时候,火烧阿房宫,绵延三百里,何其壮哉?大王不如效法西楚霸王,也烧掉紫禁城,一则楼台亭阁不会遗留于人;二则不失霸王风范。

  牛金星同志提出的真是一个遭雷劈的坏主意,朱棣先生修建紫禁城,准备材料用了十年,修建用了三年,经过明朝历代修补,牛金星同志居然不知爱惜,要付之一炬。

  可恨的是李自成,他竟然同意了牛金星的主意,据《李朝实录》载:“宫殿悉皆烧尽,惟武英殿岿然独存,内外禁川石桥亦宛然无缺。烧屋之燕,蔽天而飞。”

  


  到过故宫的人一定知道,故宫的黄昏,乌鸦群起,它昭示着:大顺不顺,永昌未昌。

  李自成最恨的人是吴三桂,他下令,砍了吴三桂全家,共34口,尸体抛弃在王府二胡同。吴三桂全家,除了吴三桂李自成逮不到,还有吴三桂的哥哥吴三凤逃掉以外,全部被剁。

  忙完这些事儿以后,吴三桂率领的吴清联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外,吴三桂发布命令,要求大明遗民,反正自赎,李自成派刘宗敏、李过、李岩,联营十八座,结果与联军一触即溃。

  李自成是穷途末路了,他匆忙在武英殿即位,四月三十日大清早,李自成带领明朝太子、二王从容出齐化门,刘宗敏殿后,李自成结束了在北京41天的历史。

  李自成走了,吴三桂准备进北京城,可是,他突然接到多尔衮的命令,不许进,继续对农民军穷追猛打,至于北京城,留给我多尔衮先进。吴三桂请求进京看一下家,不许!

  吴三桂只有马不停蹄,继续追击农民军。多尔衮不让吴三桂进北京城,是有原因的,吴三桂是故明大臣,倘若让这仁兄进北京城,与故明大臣勋戚会面,可能造反。

  故明大臣勋旧这时候也忙活,他们一则忙着迎接吴三桂进城,二则忙着改换门庭,三则忙活抓大顺未来得及逃跑的农民军,抓到一个,便活活整死,比比饷那时候农民军对待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切都忙完,故明大臣勋戚跑到朝阳门,他们想迎接他们的大英雄吴三桂,可是,当他们跪在朝阳门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他们迎接到的,是多尔衮,是日为1644年五月初二。

  多尔衮进了北京,按照一般人来看,他应该笑,而且大笑不止。

  但是,事实告诉多尔衮,面对北京城的严峻形势,他真的想大哭一场。李自成征用军粮,北京城的粮食很少留下;更为严重的是,李自成的农民骑兵,踩踏庄稼,加之当年干旱,估计这年的粮食颗粒无收,北京城下,老百姓相聚为盗;八旗官兵,也只能以陈年旧米充饥。

  环境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是人,是人的行为。故而,善于改变人之人,方为善于改变环境者,善于改变环境者,便为可成大事之人。

  多尔衮下令,八旗官兵进驻城外(将士皆乘城),不许进入老百姓家里(毋入民舍),更为英明的是,多尔衮为崇祯皇帝大办丧事,整整三日(发丧三日,具帝礼葬之)。

  至于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投降者,必先剃发。多尔衮开始下令官民全部剃发(初令官民皆薙发),后来听说老百姓都反对(继闻拂民原),谕令缓一缓(谕缓之)。

  搞政治,有时候就是要缓,事缓则圆,方可成大事,而急,则只能坏大事。后来的事实证明,多尔衮缓一缓的政策,是极为英明的。最后,汉族人,头发也剃了,八旗兵,也进城了。

  因时而异,是为政之人必须记得的重要道理。

  与此同时,一则小道消息在北京城内开始流传了。

  此小道消息为:满洲兵将于八月在北京城(八月屠民),把老壮之人全部剁了(尽杀老壮),仅仅留下小孩(止存孩赤),然后抢劫一空(东兵肆掠),退回关外。

  这则消息给多尔衮带来很大的麻烦,普天之下,何人想死?反正是死,不如反他娘地,造反祖师爷陈胜、吴广早就提出了精辟的造反理论: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其实,有这个消息,不足为怪,人都有一种思维的惯性,我们在小时候,就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满洲兵曾经多次进入中原,充当强盗,烧杀抢掠,哪个能保证,这次就不同呢?

  三人成虎。谣言,时常是政治与经济的大敌,不破谣言,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谣言传播的时候,多尔衮就发布谕令:民为国之本,大家诚心归顺,岂有杀戮之理?

  我们费了如此大的劲,举国入北京,何故?为统一天下也!

  统一天下,靠的是以德服人,杀人者,不仁之至,何以?

  尽管多尔衮苦口婆心地说,但是,人心隔肚皮,谁又肯轻易相信呢?我以前听说过,要整理好一片荒地,你就在上面种上庄稼,而要破除谣言,就要按照谣言相反的方向去做。

  为此,多尔衮下达了一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命令——迁都!

  迁都,就意味着皇帝全家也搬到北京来,与大家同甘苦、共享乐。

  如果顺治皇帝全家搬过来,那么,北京城就成了大清国的政治中心,对于政治中心之人民,岂有杀戮之理,有了这个惊人的举动,上述小道消息不攻自破。

  满洲人,从赫图阿拉起家,后迁都萨尔浒,迁都辽阳,迁都沈阳,现在,顺治皇帝要带领全家,迁都北京,一个新的异族王朝,即将统治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直到封建社会的终结。

  公元1644年十月初一,清顺治皇帝正式在北京举行登基大典,小福临亲临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是为清朝入主中原第一帝,年仅7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李自成为何要火烧紫禁城?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在兵书的开篇就写下这句话,真是绝顶的聪明人,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想打就打,打输了,从头再来,打仗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大事,做大事,就得花费大心思。山海关之战后,吴清联军大获全胜,多尔衮拨给吴三桂一万兵马,让他充当先锋,追击李自成,而且,多尔衮还发布将令:此次出师,除暴安民,灭流贼以安天下也!李自成此时则只有逃跑的份,他跑到河北卢龙的时候,被吴三桂的追兵赶上了,结果,刚一交火,立马被吴三桂击败,因为李自成的将士,只顾逃命,根本就没有打仗的心思。卢龙战败后,李自成行至卢龙西20里的范家店,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剁了,把吴襄的头用竹竿子挑着示众,无情的事实告诉吴三桂,李自成不是西楚霸王,他是实打实的流寇。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回到北京,他马上找到牛金星,发出了如是感慨:满洲兵势大力强,北京之地,岂可久留?不若舍去,退回西安,凭险可守!网络配...
· 李自成一把火烧了明朝紫禁城,如今我们看到的是清朝紫禁城。
1644年3月19日,闯王李自成在太监王德胜的带领进入北京紫禁城,而此时崇祯皇帝已经在煤山准备自尽了。李自成成了北京的新主人,他像皇帝一样住进紫禁城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但仅仅一个多月后,他就放火烧了已经有2百多年历史的紫禁城。李自成进入北京时虽然逼死崇祯皇帝推翻明朝,但山海关还有明朝将领吴三桂把守,关外就是清军。如果招降不了吴三桂那李自成的统治也不会稳固。一开始李自成派人带着金银财宝去犒赏吴三桂和他的部下吴三桂也有了归顺的意思。但他的部下刘宗敏却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还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抓起来严刑拷打,已经在投降路上的吴三桂听到这些消息非常愤怒,立马回到山海关派人联合清军一起对付李自成。李自成得知吴三桂反悔了,立马派调集大军前往山海关攻打吴三桂。公元1644年4月26日吴三桂联合清军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李自成一路败退逃回北京。29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并杀吴三桂家大小34口,准备...
· 紫禁城的由来:故宫为什么俗称叫做“紫禁城”?
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公元1402年,朱棣继承了皇帝之位后,下诏在北京城营建紫禁城。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包括宫殿楼在内的建筑共786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表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征,另外皇宫戒备森严,又是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紫禁城的房屋传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只比天帝的一万间少半间,据现代古建筑物专家的科学统计,故宫大小宫、殿、堂、楼、阁等共有房屋8700多间。太和殿是外朝的主殿,俗称金銮殿,现在人们看到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重建的,殿前广场面积3万多平方米,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的地方。举行盛典时,文武官、仪仗队近千人在此整齐地排列等待谒见皇帝,由于过于宽广,大臣们可以说完全看不到在殿内的皇帝,使皇帝和眼前的金銮殿越发显得神秘莫测...
· 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呢?
故宫,一座承载着明清两朝数百年文化底蕴,集天下至高无上的皇权,汇聚着无数能工巧匠智慧结晶,建筑宏伟而壮丽的庞大宫殿。那么故宫为什么曾被称为紫禁城呢?明清两代的皇宫在建成时,原本就叫“紫禁城”,而不是现在所说的“故宫”。为什么故宫叫紫禁城?说起紫禁城名字的来源,还要从天上的星星说起。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明亮耀眼,太微垣和天市垣陪设两旁,因而有“紫微正中”的说法。据古代天文学家的叙述,他们通过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发现紫微星垣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世间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即玉皇大帝,是法身无上,统驭诸天,主宰宇宙,权衡三界的“天帝”。天帝总不能在世间到处游荡,居无定所。于是,人们幻想了一个“天宫”,为天帝提供了一个日常工作和休息的地方。按照人们的理解,天宫当然应该在天空的正...
· 揭秘:紫禁城的建造之谜
导读:紫禁城(ForbiddenCity)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那么它是怎样建造的呢?小编讲述一下。网络配图北京紫禁城占地面积724250平方米,还没把护城河与城墙的绿化带计算在内。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10米多的城墙围绕,城墙的外沿周长为3428米,城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是护卫紫禁城的重要设施。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建筑法式是指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的中国古代建筑向标准化、定型化发展中形成的一整套专项制度。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的《营造法式》是关于宫室、坛庙、官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