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朝灭亡 袁崇焕为什么要负有重大责任?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6
转发:0
评论:0
明朝灭亡袁崇焕为什么要负有重大责任?,崇祯三年,明朝东北方面军总司令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于北京。当时的东北方面军(

  崇祯三年,明朝东北方面军总司令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于北京。

  当时的东北方面军(蓟辽军)是明朝最精锐的边防军团,也就是说,名朝末代皇帝崇祯将自己的王牌军总司令万剐凌迟了!

  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观点:一、崇祯杀袁崇焕是蠢猪行为,自毁长城;二、袁崇焕是汉奸,该杀。

  小编个人认为,说袁崇焕是汉奸恐怕有点言过其实,但客观的说,明朝之亡,袁崇焕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来看看他的责任究竟是什么。

  崇祯十三年,决定明朝命运的松锦大战爆发。在这场关乎两国国运的决战中,明朝总督洪承畴率领的明军“九边精锐”十余万和皇太极的满清全部精华拼死鏖战一年有余,最终,明军除了吴三桂一部外,几乎全军覆没。

  明军松锦会战的失败,标志着明廷最后的精锐武装不复存在,国家再也无力对抗满清和李自成,四年后明朝灭亡。

  有人要问,松锦战役和袁崇焕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

  因为明军松锦战役的失败,与袁崇焕(包括他的老师孙承宗)的战略部署有极大关系,可以说,正是因为袁崇焕师徒的战略防御体系存在先天的漏洞,才导致明军在二十年对清作战中的被动不利。

  对于这一点,我们看看松锦战役的过程就能清晰的体会到袁崇焕所谓“宁锦防线”的漏洞了。

  崇祯十三年,满清进攻祖大寿镇守的锦州城,祖大寿命人求援。

  明廷命洪承畴率边防军全部精华增援锦州,皇太极则亲率八旗主力增兵,两国主力对垒。

  此时,洪承畴担心明军野战的劣势,主张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但是,却被监军和崇祯催着速战。而监军和崇祯的担心也很清楚:一是担心粮饷不济,二是担心锦州失守。

  总之,洪承畴面对的局面是既要救援锦州,又要与满清进行凶险的野战。

  最终,皇太极利用满清骑兵的机动优势,袭取了明军粮仓,并将明军包围。

  洪承畴突围失败,被俘,随后,锦州失守。

  时人称:“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

  从松锦战役的进城我们可以看到,锦州孤悬北线,一旦被围,则明军主力不救则城池失守,救则必须与满洲人野战。这就是袁崇焕所谓的宁锦防线的弊端。

  虽然袁崇焕也曾在两次救援战中获胜,甚至一度用大炮轰死了努尔哈赤,但两次胜利不足以掩饰宁锦防线的尴尬。

  明军每城必守,结果导致处处分兵,清军可以利用他们强大的机动力随意攻其一点,而明军必救,救则被围。

  当年针对守辽东的方案,有熊廷弼和孙承宗两派,熊廷弼主张主守山海关,而孙承宗采纳袁崇焕建议主张主守宁远、锦州等外围防线。最终,明熹宗支持自己的老师孙承宗,罢免并杀了熊廷弼,并“传首九边。”

  于是,大明朝定下了打造“宁锦防线”的国策,以寸土必争的方略对抗满清的进攻。

  结果,经过孙承宗和袁崇焕不断扩充,为了满足宁锦防线的需要,明廷每年要付出接近四百万两白银的沉重负担,不仅如此,每个要塞一旦被毁还要重修。

  而就是这样耗费巨资打造的国家防御体系,不仅正面作战被动,还被满清数次绕过,甚至直逼京师。(满清后吞并蒙古诸部,打通了从西路绕道的通道)

  我们现在看,熊廷弼的放弃关外土地,主守山海关,坚壁清野的方略看似懦弱,其实是具有巨大参考价值的经验之谈。熊廷弼长期镇守辽东,有着丰富的对满洲人的作战经验,他认识到明军自身的劣势和满洲骑兵擅长野战的优势。所以采取避其锋芒,拉长敌军补给线,随时从侧后抄截敌军的方略,以天下第一险关山海关为中枢,机动兵力随时待机的战术对付满清,这其实是一个暗含杀招的防御策略。

  但是,熊廷弼却被明廷言官指责怯战无能,因此被罢免,最终被斩首。

  明朝用袁崇焕策略,耗费巨资,辛苦经营数年,最终却害死明朝。另外,袁崇焕之所以能轰死努尔哈赤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很大一个原因是毛文龙的牵制,但是,袁崇焕却擅自将毛文龙杀了!

  以此观之,袁崇焕固然不是汉奸,也罪不至凌迟,但是他制定的存在巨大漏洞的防御策略,是拖累国家的一个巨大隐患,蓟辽总督袁崇焕确实对明朝的灭亡负有重大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崇祯杀掉这个人导致明朝灭亡不是袁崇焕
以往的历史记载和影视作品给我们展现的是宦官误国,阉党专政的明朝末年,殊不知正是阉党的苦苦支撑使得明末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了很久。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坏太监,魏忠贤,据说这位九千岁还只是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是十里八乡的恶人,什么偷盗抢劫,斗蛐蛐,卖女还赌的事都是有明确记载的,既然这位为公公嗜赌如命远近闻名,为何进宫后都是他怎么文官的罪行,难道当太监之后就能戒赌了?网络配图破城时崇祯哀叹:“文臣皆可杀”,“此皆文臣误我"。太监曹化淳也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历史是文官书写的,所以广大观众切勿全信,要知道文官集团本身就不是什么好鸟,所以坏人嘴中的故事听听就好。明朝末年最苦逼的个体应该就是朱由检本人,原因就是崇祯皇帝不听老兄天启皇帝的话,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木匠大师在生命最后时刻如此说,最主要的还是魏忠贤带领的太监集团就像一味猛药,能够治治已经...
· 崇祯皇帝为何要凌迟处死明朝功臣袁崇焕呢?
袁崇焕是明朝历史中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关于他的事迹大家都是耳熟能详。袁崇焕作为明朝晚期的著名将领,可以说算是明朝为数不多可以依靠的救命稻草,为何却被崇祯皇帝杀害呢?这里面到底有何隐情呢?网络配图袁崇焕被杀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因为当时的执政者崇祯皇帝被当时的死对头皇太极的反间计迷惑了,所以杀死了自己的左膀右臂袁崇焕。我们知道皇太极也不是一般的善茬,他熟读兵书并通晓历史,他这招反间计其实并不是很高明,历史中有很多案例,比如早期的周瑜反间曹操,比如秦国反间廉颇。袁崇焕被皇太极的反间计除掉也不足为奇。网络配图当时的皇太极抓了两个明朝的太监,然后故意让他们听见他的私密对话,说什么后金早就和袁崇焕商量好了,说白了就是说袁崇焕早就和皇太极穿一条裤子了。当着两个被抓的太监已经听得差不多了,皇太极就把他们放回了明朝。我们知道大敌当前,敌人最爱用的伎俩就是反间计,按理说崇祯皇帝应该会有辨别,但是我们都知道皇帝都神...
· 明朝灭亡王阳明要负责!王阳明要负什么责任?
明朝灭亡王阳明要负责!王阳明要负什么责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经常说晚明灭亡是因为“传统思想被击碎,忠君爱国思维让位于个人主义泛滥、享乐奢侈思维泛滥”。王阳明的“阳明之学”对于明朝理学的冲击是有的,“心学”对于个人主义的推崇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王阳明是否真的具有“灭明”的责任吗?显然不行。除了一个思想、学问的形成与发展乃至壮大并非一人或一个学派之功外,王阳明如果真有灭明的能力,他就不会怕刘瑾暗害自己了。过高的看中了王阳明的作用,忽略了思想变化也要有物质变化作为前提。明朝的灭亡和之前的其他朝代一样都是亡于“吏治不修”“皇权旁落”“内部矛盾”,至于清地方政权入关、从地方政权升级为全国性政权,只是得了便宜。王阳明生活的时代与明亡还有一个半世纪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他的思想被许多人阉割乃至歪曲了。这一时代的人没必要去承担什么罪责。要承担也是当时的皇帝明武宗,因为皇权的垂范效应显示...
· 明朝与长城的故事:明朝为什么要修长城?
明朝为什么要修长城?看到“长城”这两个字,人们会习惯性地想起秦始皇与孟姜女这两个人。修长城,势必会增加国家的负担,必然给人民带来苦难。所以,因为修长城,秦始皇被人骂了几千年。其实,今天人们看到的长城,基本上都是明朝修的,并不是秦长城。前车之鉴,明知要被后人骂,明朝的君臣为什么仍旧要修长城呢?这就要从长城的功用说起。长城用于军事防御,这一点当然不会错。但是,长城还有军事目的之外的功用。网络配图实际上,长城最早修筑于春秋时代。那时的“秦国”,最多算是中国的一个“二级机构”。中国的疆域非常特殊,处在南北分界线上。疆域之北,是北方游牧民族,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在所难免。所以,修一道长城等于筑一道“篱笆”,战争状态下防御敌国进攻,和平状态下防止游牧侵害,对政治、经济起到双重保障——这就是长城的两大功用。明朝的立国,是建立在将蒙元赶跑到北方的基础上的。长城是农耕与游牧区的分界线,也是大明朝国土的北...
· 崇祯杀了袁崇焕才导致明朝的灭亡吗?事实到底如何
明朝末年,满清八旗兵屡屡侵犯关内,烧杀抢掠,负责镇守边境的明朝将领被努尔哈赤打得焦头烂额,束手无策,百姓叫苦连天。但自袁崇焕调任边境守将以来,先是在宁远防线大胜努尔哈赤,并将其憋死,后又在宁锦防线大胜皇太极,并亲自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辽东防线。袁崇焕(图片来源网络)一切看似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皇太极却用离间计,让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后人纷纷感慨:崇祯此举,是自毁长城。袁崇焕一死,明朝就注定灭亡。从战绩上看,袁崇焕对付清兵确实有一套,但他不死,明朝就不会灭亡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明朝灭亡,清兵入关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来自明朝内部。崇祯(图片来源网络)首先,崇祯皇帝接手的时候,明朝朝堂就已经被东林党、阉党的党争掏空得差不多,朝堂内大部分官员都是站队参加党派斗争的,出发点都是以各自党派利益为先,而不是以朝廷利益为先,不堪大用,以致于史书记载,朝堂内大小事,崇祯都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