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浙江发现南宋宗室墓 出土文物堪称“宋服之冠”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5
转发:0
评论:0
浙江发现南宋宗室墓出土文物堪称“宋服之冠”,赵伯澐墓出土的丝绸文物。黄岩区博物馆供图本报杭州6月12日电(记者顾

  赵伯澐墓出土的丝绸文物。

  黄岩区博物馆供图

  本报杭州6月12日电 (记者顾春)今年5月3日开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距今800年的南宋赵伯澐(赵匡胤七世孙)墓,到目前共清理出以丝绸服饰为主的五代十国至南宋文物66件。经专家初定鉴定,赵伯澐墓出土的丝绸服饰形制丰富、纹饰题材多样,织物品种齐备,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技、文化价值,堪称“宋服之冠”。近年浙江发现的南宋墓葬共有3例,赵伯澐墓是唯一未盗的墓例,完整性比较罕见。

  根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等专家的初定鉴定,赵伯澐墓土的大量丝绸服饰保存较为完好,衣、裤、袜、鞋、靴、饰品等都有;纹样有花卉、花鸟、云鹤和杂宝等,材料包括绢、罗、纱、縠、绫、绵绸、刺绣等,完整体现了赵氏宗室成员的礼仪饰及日常穿着,尤其是尸身原位保存的丝绸服饰最能体现其身份和地位以及南宋时期宗室葬俗。此外,该墓出土丝绸文物不但可见南宋时期纤维、染料、制丝工艺、提花技术的高超,纹样设计轻淡自然、端严庄重,具有典型的南宋意味。

  据了解,自南宋始,中国的社会、经济、丝绸生产重点南移,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浙江沿海的明州、温州、台州等地的对外丝绸贸易日渐兴盛。该墓出土丝绸文物也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提供新的实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浙江发现赵匡胤七世孙墓出土罕见“宋服之冠”
本报杭州6月12日电:今年5月3日开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距今800年的南宋赵伯澐(赵匡胤七世孙)墓,到目前共清理出以丝绸服饰为主的五代十国至南宋文物66件。经专家初定鉴定,赵伯澐墓出土的丝绸服饰形制丰富、纹饰题材多样,织物品种齐备,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技、文化价值,堪称“宋服之冠”。近年浙江发现的南宋墓葬共有3例,赵伯澐墓是唯一未盗的墓例,完整性比较罕见。根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等专家的初定鉴定,赵伯澐墓土的大量丝绸服饰保存较为完好,衣、裤、袜、鞋、靴、饰品等都有;纹样有花卉、花鸟、云鹤和杂宝等,材料包括绢、罗、纱、縠、绫、绵绸、刺绣等,完整体现了赵氏宗室成员的礼仪饰及日常穿着,尤其是尸身原位保存的丝绸服饰最能体现其身份和地位以及南宋时期宗室葬俗。此外,该墓出土丝绸文物不但可见南宋时期纤维、染料、制丝工艺、提花技术的高超,纹...
· 浙江温岭发现南宋词人戴复古族人墓地(图)
图为发现古墓的现场。黄晓慧摄最近,温岭市新河镇河头梁村在修路挖土时发现几座南宋古墓。昨天下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郑嘉励和丽水市博物馆馆长梁晓华到现场考察。郑嘉励表示,将速请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近日,河头梁村在修环山路时,在湖湾山脚挖土时挖出一块墓志铭,村民梁鹏骞发现墓志铭中有“南塘”“戴氏”字样,疑与南宋诗人戴复古有关。《戴复古全集校注》校注者、温岭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吴茂云研究后认为:“这一墓志铭的主人是戴温的夫人车氏,即戴复古的堂嫂,她是黄岩讴韶人,讴韶在今长潭水库大坝脚即今黄岩区北洋镇前蒋村。”吴茂云介绍说,车氏世代以理学相传,为黄岩望族,黄岩民间有“讴韶车,十八进士共一家”的美谈。车氏1240年去世,次年归葬黄岩太平乡湖湾山戴温墓旁。这块墓志铭的内容,对于考订戴复古家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据梁鹏骞等介绍,除了戴温夫人车氏墓志铭外,工人还挖出了另一块墓志,上边的字“很草的”,可能是篆...
· 蒲寿庚:叛宋降元,南宋宗室
南宋因商业富国,其商船所到之处,遍及亚洲沿海国家,甚至远至东非沿海国家。南宋的商船在与各国贸易通商的同时,一些外商因为钦慕中华文明和经济的富庶,也随之来到中国定居、经商。这些外商精通中外语言,往往会充当中外贸易之间沟通的“桥梁”,能量较大者则成为操盘手,直接管理中外贸易,个中还有人成为国家海关(市舶司)的高级领导。这些外商在南宋得到特殊的优待,经济和政治地位都比较高,其中还有一位当上封疆大吏,执掌一路(省)的军政商大权,可谓风光无比。然而,此人虽深受宋廷的知遇之恩,但在国家倾覆之际,不思捐躯报效,反而忘恩负义、见风使舵,出卖并南宋皇族,从而加速国家的灭亡。此人无耻之尤的行径,恰好应验了一句古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人便是“蕃客回回”(即阿拉伯人)的代表人物蒲寿庚。蒲寿庚的祖上在10世纪之前已定居占城(今越南南部),约11世纪时移居广州经营商舶,并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豪商。13世纪初,随着广...
· 福建宁德七都马坂发现南宋古墓
挖掘现场“元丰通宝”铜钱随葬品宁德市博物馆、蕉城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蕉城区七都镇马坂村——黄氏[注:黄姓-黄姓是现今中国第七大姓、台湾第三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但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黄姓便是第八大姓。]族人的夫妻合葬墓进行抢救性挖掘,清理出30多件随葬品,有陶瓷器、铜钱、砚台、玉石俑等,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雕刻,这一发现在闽东乃至全省实属罕见。考古专家推测该古墓系南宋[注: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时期所建,至今有800~1000年历史。据悉,这个古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宋代丧葬习俗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提供了参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 南宋谢深甫墓
谢深甫墓,在临海白水洋镇水晶坦村保宁寺,位于原保宁寺东面后边的山坡上。保宁寺始建年代不详,初名“永明”,五代时,名僧德韶重建。宋天禧元年(1017年)改额。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谢深甫家乞为香灯院。1948年,因建统祭堂小学,而将寺院大殿拆毁。今厢房内尚住有四户农民,已成为自然村。谢深甫(1139―1204年),字子肃,临海人。年少时颖悟异常,并刻志为学。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初授嵊县尉,因政绩显著。为邑人钱端礼荐为昆山县丞,不久出任浙漕考官,“一时人物皆在选中”(《宋史》卷394)。后任青田知县,为侍御史葛、监察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等荐于朝,宋孝宗召见,询问用人之道,谢深甫建议不用妄诞矫激、趋时徇利的人,而应进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孝宗喜之,谕宰臣曰:“谢深甫奏对雍容,有古人风”(《宋史》卷394)。乃除籍田令,迁大理丞。江东大旱,擢任常平仓提举,制定救荒条目,“所全活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