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北松滋发现八千年前人类遗址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1
转发:0
评论:0
湖北松滋发现八千年前人类遗址,近日,记者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关洲遗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刘辉介绍,关洲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江汉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也是同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遗址。其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关洲属于长江江心洲。关洲遗址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全心村四组关洲东北部,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

  2014年3月,松滋市博物馆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在北部临江剖面上发现文化层,并采集到大量石器和陶片,还有兽骨、烧土块等遗物。随后,经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确认,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城背溪文化时期的遗存。2015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松滋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开始对关洲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早在20世纪80年代,松滋市博物馆就发掘了桂花树遗址等一系列城背溪文化遗址,但以往发现的城背溪文化遗址大多面积较小,文化层较薄。而此次发现的关洲遗址分布面积大,文化层堆积较厚,整个遗址文化层厚达10米,共分为11层,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埋深距地表约7至9米。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关洲遗址位于江心的原因也被揭开。考古队专程请来地质大学专业人士实地勘探,初步认为,关洲遗址在当时应与陆地连在一起,后因长江航道变化,逐渐独立成一块江心洲。“其特殊地理位置,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不便。”刘辉表示,遗址无水无电无常住居民,考古工作者只能自带干粮,每天撑着小船横渡长江往返,历经100多天,终于抢在长江水位上涨淹没遗址前,完成考古发掘。

  关洲遗址出土大量城背溪文化时期的石器、陶器、骨器、鱼骨,生动再现了8000年前人类生产、生活、居住等各方面的场景。

  跟以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工艺较为原始、陶器类型单一等特点不同,关洲遗址发现的陶器品种多样,有釜、罐、盆、盘、钵、支座等。釜、罐等器表一般饰以粗绳纹,部分圈足盘和钵器表面有磨光的迹象,且部分器形口沿出现慢轮修整痕迹。生产类石器及大量陶器尤其是炊器的发现,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处于比较稳定的定居农业阶段。结合20世纪80年代宜都城背溪遗址和枝城北遗址发现的稻谷壳,可知稻作农业已经成为人类食物重要的来源。

  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的兽骨和密集成层分布的鱼骨,说明渔猎经济仍然比较发达,是人类食物来源的重要补充。食物来源的多样性是人类从渔猎时代向成熟的农耕时代转变的重要特征。

  关洲遗址的发现,不仅将松滋有人类居住的历史至少提前了2000年,同时也说明松滋在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传播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是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的重要佐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北发现8000年前人类遗址含多种复杂工艺陶器
5月19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关洲遗址。“关洲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江汉平原最早阶段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也是同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遗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刘辉兴奋地说,“关洲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被出土,也让我们有机会去揭开新石器时代的先民生存状态的神秘面纱。江心洲,何以引来原始人栖居关洲属于长江江心洲,关洲遗址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全心村四组关洲东北部,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25000平方米。关洲遗址表面地势平坦,遗址边缘因长年受江水冲刷地势陡峭。走进江心洲,谁也想不到脚下杂草丛生的沙地里隐藏着新石器时代祖先生活的痕迹。2014年3月,松滋市博物馆一次水下考古调查时,在北部临江剖面上发现文化层,并采集到大量的石器和陶片,还有兽骨、烧土...
· 江西靖安县发现6000年前人类活动遗址
江西省和厦门大学考古人员在江西靖安县高湖老虎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红陶和彩陶文化,并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文化遗物。日前,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这个遗址的田野考古进行了检查验收,并给予高度评价。江西靖安高湖老虎墩遗址考古发掘领队徐长青告诉记者,2009年至2010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和靖安县博物馆对靖安高湖老虎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文化遗物。徐长青说,红陶文化遗存分布在遗址的最下层,出土了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石斧、石锛、石针、石犁、石镰、石镞等。彩陶均为白衣红彩或褐彩,有细线网格状纹饰,也见宽窄不一的带状纹饰。其时代却与四川大溪文化和湖南洞庭湖周围的汤家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初步推断其年代为6000年前。此外,还发掘清理一处4500年至5000年前的大型祭祀台,以及与祭祀有关的墓葬114座和红烧土...
· 地中海沉船遗址发现2000年前人类遗骨?
近日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报道称,考古学家在一处著名的地中海沉船遗址拯救珍贵古物时,意外发现了2,000年前的人类遗骸。这份科学杂志上写道,如果能够从8月31日在希腊海岛安迪基西拉岛(Antikythera)海岸发现的遗骸中提取到DNA,则有望找到遗骨身份的线索。此外,这些保存十分完好的遗骸(包括一块局部头骨、两个臂骨、几根肋骨及两块股骨)也能够解开可能在风暴中沉没的公元前一世纪著名商船的秘密。图为在安迪基西拉岛沉船遗址中发现的遗骸,包括头骨、臂骨及腿骨。图片来源:布雷特·西摩。网络配图据悉,这种水下遗骨非常罕见。通常,沉船遇难者的遗体都被海水冲走或被鱼类蚕食,几十年后很难找到,更不用说几个世纪的时间。图为考古学家布兰登·弗利(BrendanFoley)、赛奥托吉斯·蒂奥多罗(TheotokisTheodoulou)及亚历克斯·吐尔塔斯(AlexTourtas)在尼古拉斯·吉安努拉克...
· 波罗的海海底发现约1.1万年前早期人类遗址
波罗的海海底发现神秘早期人类遗址,有大量保存完好的人工制品,其历史可追溯至1.1万年前。科学家最新发现瑞典境内一处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址,暗示该遗址被波罗的海完全吞噬,目前已收集一些保存完好的史前古器物,是11000多年前早期游牧居民遗留下来的。网络配图该遗址被称为“瑞典的亚特兰蒂斯”,科学家推测遗址是早期游牧居民废弃的居住区,它位于瑞典斯科纳省哈诺湾海底15.7米处,发现的史前古器物包括:木制品、动物角、绳索、动物骨骼制成的鱼叉,以及17世纪初灭绝野牛的骨骼。瑞典索德脱恩大学考古学教授布乔恩-尼尔逊(BjornNilsson)说:“这里有一些丢弃的木制品、鹿角和其它工具。”网络配图令人惊奇的是,由于大量耗氧腐殖黑泥的包裹,这些早期人类工具完整地保存下来。据悉,腐殖黑泥是一种黑色胶状沉积,泥煤腐烂产物。网络配图尼尔森说:“大约11000年前,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在这里建造居民聚集地,当时这里很可...
· 本溪发现50万年前古人类遗址 引1170万元投资
新闻闪回:本溪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再次发掘两个多月来,发现了距今将近50万年可以初步确定为古人类用火的火塘遗址。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罗志刚告诉记者,能控制火、用火加工食物,是人类踏入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者金松)四五十万年前的直立人火塘遗迹、比人类生存年代更早的犀牛和熊化石、100多件直立人阶段打制成的各种石制品、近2万件已经绝灭的古动物碎牙齿和碎骨片化石……庙后山小小的洞穴里怎么会容纳如此海量的古生物和古人类信息?这些动物骨骼和牙齿是怎么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的?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40多万年的庙后山人到底来自何方?从7月25日到现在,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再次发掘经历了近3个月。受天气影响,这次发掘就要告一段落,更多的谜题还要等到明年才能得到解答。就在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再次发掘之时,记者从本溪市政府获知,庙后山遗址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1170万元计划正式下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