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 闵子骞的品质有哪些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40
转发:0
评论:0
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闵子骞的品质有哪些,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贤人,以孝行和刚正不阿的品格被孔子屡次

  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贤人,以孝行和刚正不阿的品格被孔子屡次称赞,也因此被后世作为孝子的楷模。关于闵子骞的故事,在孔子的言行录《论语》、司马迁《史记》以及宋代《闵子单衣记》中均有记载。

  


  孔门弟子画册

  闵子骞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当属“单衣顺母”。闵子的孝行被元人和明人编入《二十四孝图》,名曰《鞭打芦花》或《单衣顺母》。文章大意如下:闵损字子骞,早年丧母,父娶后母,生了两个儿子,给他们穿锦絮做的衣裳。而嫉妒闵损,给他穿芦花填充的衣物。父令闵损驾车,手冷握不住缰绳,父亲弄清楚原因后,欲“出其母”。闵损劝道:“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母闻之,悔改。有诗赞道: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曹溪一滴”是著名的成语,出处与闵子骞有关。孔子广纳门生,门下弟子三千。但圣人也要生活,所以要成为其弟子也是要交学费的,这个学费就是“束脩”,也就是干肉条。闵子骞家贫,交不起干肉条,就为用曹溪之水孔子准备了一缸精心酿制的美酒。同窗有人讥笑说:“曹溪的水,怎么能和束脩相比呢?”孔夫子是个关心弟子的好老师,他听闻此事,就在上课时故意说道:“闵子骞不愿千里来求学,其精神可嘉,虽是曹溪一滴,远胜束脩百条。”从此,曹溪一滴的故事就流传开来。

  除了单衣顺母和曹溪一滴的故事以外,关于闵子骞的传说还有不少,几乎都是赞扬其品性的,可见闵子骞在历史上的名声还不错。

  闵子骞的品质有哪些

  孔子一生主张“仁”“礼”,对其弟子也非常注重德行的教育。他的弟子闵子骞的品质优良,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且为人正直,多次受到老师孔子的赞誉。

  


  闵子骞画像

  闵子骞自幼丧母,其后母对他另眼相待,常常让他吃不饱穿不暖,但闵子骞为了家庭和睦只有默默忍受这一切。不过,纸是包不住火的,闵子骞的父亲后来还是知道了后母的行径,他非常气愤,表示要赶走后母。这时候,小小年纪的闵子骞不但没有趁机煽风点火,还跪着求他父亲说:“母亲在,我一个人受冻;母亲不在,我们三个兄弟都要受冻。”父亲听了这话非常惊讶,同时也深受震动,他想不到小小的孩子能这样明白事理,于是决定不再追究后母。而后母也很感动,从此就对闵子骞如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好了。古人认为,闵子骞在处理与后母的关系时能保持纯良的心,是大孝的提现,因此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之一。

  闵子骞为人所称道的,除了孝道还有其正直的品性。当时的鲁国被季氏把持朝政,而季氏引起很多人不满。这时候,季氏的季恒子找到了闵子骞,让他去自己的封地费邑做长官。闵子骞对季氏不齿,因此不愿为季氏效力,他对来人说:“就给我推辞了这个事吧,要是再来,我就要到齐国去了!”不过,后来在老师孔子的授意下,闵子骞还是上任了。他在将费邑治理地很好,颇有政绩,但最后还是因看不惯季氏的作为辞职了。可见,闵子骞为人正直,并不是一个甘为五斗米折腰的人。

  闵子骞故里在哪

  闵子骞是历史文虎名人,不但山东济南、曲阜及汶上等县市将他列为本地名人,连安徽宿州、河南范县纷纷加入到“闵子故里”的争夺行列。

  


  闵子骞单衣顺母石刻

  最早对闵子骞出生地进行记载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在《仲尼弟子传》一文中说道:“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也。”至于究竟是鲁国哪里人,太史公没有详说。那么,闵子是鲁国哪里人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鲁国的范围。众所周知,闵子骞生于春秋末期,当时的鲁国范围包括今山东东南部和南部,如济南、济宁及菏泽等。由此看来,说闵子骞是出生于济南或济宁曲阜倒是有可能的。至于汶上,当时属于齐国范围,基本可以不必考虑,后人之所以将其列为闵子出生地,大概是因为他曾说过一句“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的话。

  另外,由于当时的安徽和河南不在鲁国范围内,故安徽宿州和河南范县是闵子骞出生地的说法也可否定。之所以很多人误以为这两个地方是闵子故里,是因为闵子的墓地在两个地方均存在,既然有墓地,那么很多人自然就想当然地认为其出身地也在此,加上当地为了旅游大力宣传,以讹传讹就不可避免了。

  接下来,再来分析济南和曲阜。济南为之所以会被认为是闵子的出生地大概也是因为闵子骞墓的存在,另外苏东坡的一篇《齐州闵子祠记》也似乎添了一些证据,但这些都无法证明闵子骞出生在济南。而曲阜呢?史籍并无明确记载闵子骞出生于曲阜,不过后人认为春秋时期的交通不太方便,故孔子早期收的弟子都是曲阜老乡,因此作为孔子早期弟子的闵子骞也是曲阜人。

  一个人不可能有多个出生地,而闵子骞生活得年代距今久远,所以“闵子骞的出生地在哪里”这一问题的答案,今天的人恐怕很难清楚地知道了。

  闵子骞安葬在哪

  闵子骞是孔门七十二贤者之一,史载其“卒于齐州(今济南)”,在今山东、河南以及安徽均有闵子骞墓。

  


  济南闵子骞墓

  济南闵子骞墓位于孝文化博物馆内,在庙堂北侧,呈凸起的圆形,封土长五米,高三米,墓道两侧有马、羊、狮等石像。闵子骞是孔子名徒,又以孝道名满天下,历朝历代对其均有加封,因此早年其墓地规模比较庞大。据说,在文革之前,闵子骞墓区面积达6万平方米,墓高十多米,长达八米,周边古木参天,古代碑刻林立。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墓地遭到严重破话,古木被砍,祠堂被拆,碑刻也被毁坏。近年,在各方的努力下,闵子骞墓地得到修缮,当地政府在此修建了孝文化博物馆,以作为孝文化的教育基地。

  在河南省范县也有一座闵子骞墓地。范县的闵子骞墓位于县之东南,墓高一米有余,周长八九米,因濒临黄河而屡被冲毁,历代官吏曾多次捐资修缮。据《范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的县令陈奎初和清代嘉庆年间额县令唐晟秀都曾出资修墓祠。

  闵子骞的另一处墓地位于安徽省宿州市闵祠村。该处闵子墓高六米,长四十米,总占地约六千多平方米。墓地周围松柏茂密,以至“闵墓松风”成为为宿州一景。与该处墓地并存的是宋代兴建的闵祠,至今还有楼阁十多间,祠内有古银杏树,祠外有闵子故居。闵子骞虽然卒于济南,但闵子骞究竟葬身何处却无人知晓,他的墓地所起的作用,不过是供后人寄托哀思及学习其精神罢了。

  闵子骞传说有哪些

  闵子骞传说是我国民间著名的传说故事之一,因被编入“二十四孝图”,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电影《少年闵子骞》剧照

  闵子骞,春秋末期人物,孔子的得意门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孝子。闵子骞单衣顺母的故事在元朝被人列入二十四孝图,其孝行得以家喻户晓,广泛流传。据西汉司马迁《史记》载:闵子骞少年时代曾被后母虐待,仅以芦花给他做冬衣穿,而自己所生的二子却可以穿棉衣。有一次,闵子骞随父外出,父令其驾车,手冷不能握住缰绳。父不知情,斥责其偷懒,以马鞭抽打,衣服被打破后芦花飞出,父才知真相。回家后,欲休妻而后快,子谦跪求父,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这才宽恕了后母。此后,后母对闵子骞视如己出。孔子曾称赞闵子骞“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此话被收入《论语》,闵子骞的孝行因此被后世盛赞,元人和明人均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后世有诗这样称赞闵子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除了对父母孝顺之外,闵子骞在其它方面的德行也被人称道。比如,闵子骞主张节俭,他在鲁国做官时,朝廷要修建新的库房,闵子骞就说:现在的库房已经不错了,何必劳民伤财修建新的呢?”这话传到孔子耳中,称赞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是,这个人平时话不多,一旦开口就说得很中肯。孔子曾多次当众称赞闵子骞,可见孔子对这位高徒很是满意。

  闵子骞是否做过费宰

  闵子骞是古代著名的贤人,为孔子七十二名贤弟子之一。闵子骞为人孝顺,且性格正直,当时的鲁国当权者季氏请他做费宰,被他推辞,不过在孔子的劝说下还是赴任了。所以,“闵子骞做过费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闵损像

  据《论语·雍也》记载,鲁国贵族季氏当权,听闻闵子骞的贤名,就想请闵子骞做自己的封地费邑的长官(费宰),闵子骞对季氏的所作所为不满,故不愿就职。但闵子骞为人通达,轻易不与人正面冲突,于是对来请的使者说:“请你好好得给我推辞掉吧,如果还来的话,我就要到齐国的汶上去了。“意思是如果再次派人来请的话,他就要避开跑到汶上去。”

  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的话,闵子骞可能就做不成费宰了。不过,这时候闵子骞的老师孔老夫子出面了,老夫子把他叫来进行了一番劝说。终于,闵子骞去费邑上任了。

  闵子骞是一位正直的人,他虽然不满季氏,但不会因此而在公事上懈怠。在闵子骞的治理下,费邑发生了很大变化。传说闵子骞刚到费邑一年,秋粮刚刚征收,季氏就派人来收税了。闵子骞表示税收应上交国库,而来人却说:“费邑是季氏的私邑,税收直接交给季氏就行了。”闵子骞不解,说道:“我生长在鲁国,怎么不知道此地是私人的地盘呢?”对方说道:“现在的鲁君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君位,也是不合理的,这都是季氏拥戴他才有的结果。如今整个国家都是季氏当权,小小的费邑难道不是季氏家的吗?”闵子骞心生怒气,不愿再替私人卖命,于是毅然辞去费宰之职,从此随孔子周游列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闵子骞是否做过费宰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
闵子骞是古代著名的贤人,为孔子七十二名贤弟子之一。闵子骞为人孝顺,且性格正直,当时的鲁国当权者季氏请他做费宰,被他推辞,不过在孔子的劝说下还是赴任了。所以,“闵子骞做过费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闵损像据《论语·雍也》记载,鲁国贵族季氏当权,听闻闵子骞的贤名,就想请闵子骞做自己的封地费邑的长官(费宰),闵子骞对季氏的所作所为不满,故不愿就职。但闵子骞为人通达,轻易不与人正面冲突,于是对来请的使者说:“请你好好得给我推辞掉吧,如果还来的话,我就要到齐国的汶上去了。“意思是如果再次派人来请的话,他就要避开跑到汶上去。”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的话,闵子骞可能就做不成费宰了。不过,这时候闵子骞的老师孔老夫子出面了,老夫子把他叫来进行了一番劝说。终于,闵子骞去费邑上任了。闵子骞是一位正直的人,他虽然不满季氏,但不会因此而在公事上懈怠。在闵子骞的治理下,费邑发生了很大变化。传说闵子骞刚到费邑一年,秋...
· 赵家庄闵姓,闵子骞后人
山东省邹城市大束镇赵家庄位于邹城市东北部,尚崇公路北侧,圣土山脚下,是一个交通便利、风景秀美的村庄。2021年统计人口1152人,有闵、赵、冯、吕、张、孔、董7个姓氏,其中闵姓人口最多,有600多人。赵家庄闵姓为孔子弟子闵子骞后人。闵子骞(公元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孔子高徒,孔门十哲之一,以德行著称,其“芦衣顺母”的故事历经两千多年传诵至今。孔子称赞曰:“孝哉,闵子骞!”由《闵氏族谱》知:闵氏行辈与孔氏一致。清朝初年,闵姓六十三世闵子孝自鱼台县张黄镇大闵村迁入彭庄,后迁石庄,再迁赵家庄定居至今,目前已经到了第七十八代。石庄目前还保留有闵氏家祠,闵家林亦尚存几通乾隆、光绪和民国年间的墓碑。邹城闵姓主要集中在大束镇赵家庄和中心镇小赵村。闵子骞被尊为闵子、笃圣,其后人颇受优待。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敕封闵子第六十五代孙闵衍籀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代代传承,最后一位五经...
· “国乐大家”闵季骞
闵季骞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闵南藩是晚清秀才,饱读诗书,曾亲书门联“德行家风,孝友世泽”作为家训,闵南藩生有三子一女,均能学艺弄乐,音乐、美术等各有所长。闵季骞自幼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亦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1947年闵季骞以《良宵》《病中吟》这两首刘天华的作品考取了位于南京的国立音乐院,后并入中央音乐学院。在建国初期对民族音乐的培养提倡一专多能,因此闵老选修了多种民族乐器,先后师从杨荫浏(三弦)、储师竹(二胡)、程午加(打击乐)、曹安和(琵琶)、曹正(古筝)、刘吉典(大三弦)等多位大师。由此掌握多种的乐器表演,为日后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闵老的民乐教学生涯始于1952年,与此同时还编著音乐教材,如《二胡教材》(1956)、《三弦弹奏法》(1959)、《三弦基础教程》(2010);收集整理曲谱《十番锣鼓》、《苏南吹打》等等。其中最为人熟悉当属《少年儿童琵琶教程》(1995),...
· 闵子骞传说有哪些闵子骞为什么挽留后母
闵子骞传说是我国民间著名的传说故事之一,因被编入“二十四孝图”,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少年闵子骞》剧照闵子骞,春秋末期人物,孔子的得意门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孝子。闵子骞单衣顺母的故事在元朝被人列入二十四孝图,其孝行得以家喻户晓,广泛流传。据西汉司马迁《史记》载:闵子骞少年时代曾被后母虐待,仅以芦花给他做冬衣穿,而自己所生的二子却可以穿棉衣。有一次,闵子骞随父外出,父令其驾车,手冷不能握住缰绳。父不知情,斥责其偷懒,以马鞭抽打,衣服被打破后芦花飞出,父才知真相。回家后,欲休妻而后快,子谦跪求父,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这才宽恕了后母。此后,后母对闵子骞视如己出。孔子曾称赞闵子骞“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此话被收入《论语》,闵子骞的孝行因此被后世盛赞,元人和明人均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后世有诗这样称赞闵子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 鱼台县闵子骞第78代传人闵维君
“每逢重大节日,村里人和周边的闵氏后裔一同来这里祭拜先祖,邻里之间和睦了、婆媳关系改善了,这就是闵子思想的伟大之处。最近几年,我一直想把全球闵氏宗亲会成立起来,让更多的闵氏后裔找到自己的根,传承好先祖的精神,也让更多人了解闵子骞。”4月21日下午,站在鱼台县张黄镇大闵村闵子祠前,闵子骞的78代传人闵维君向记者谈起自己未来几年的规划。一所祠堂,一盏明灯“起名字必须按辈分来,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还有一句话我记不清怎么讲了,大体意思是后人们要好好读书,如果求不得功名,就要老老实实地回家种田。”闵维君说,祖先闵子骞的家训大多都是口耳相传。闵维君的父亲闵德运读过私塾、上过“洋学堂”,至今闵维君兄弟们的站坐姿和许多生活小细节都能透出严格的家教。在祖父、父亲的家训影响下,闵维君的三个子女都很有出息,希望接他过去享福,可闵维君不愿意离开大闵村、不愿意离开闵子祠,他希望趁行动方便的时候能实现成立“全球闵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