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高祖刘邦临终为何说陈平这个人不能重用?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4
转发:0
评论:0
高祖刘邦临终为何说陈平这个人不能重用?,秦末汉初,社会动荡,文臣武士或死于战乱,或死于内部斗争,活下来的不多,活下来

  秦末汉初,社会动荡,文臣武士或死于战乱,或死于,活下来的不多,活下来又身居高位者为数更少。在这更少的一部分人里面,有个叫陈平的人值得一提。《资治通鉴》记述了他曲折多变的生命过程,文字冷静简略而又意味深长。

  他的身份是农民,户口在乡下,家里很穷。他从小就好读书,长大后四处游学,可能还学了点儿黄老之术。秦末天下大乱,他先投魏王,又改投项羽,最后跑到刘邦麾下,从此得到信任,步步高升。全国解放后,陈平被封为乡牖侯,后又改封曲逆侯,官至丞相,公元前178年去世。

  刘邦对陈平既欣赏,又有看法。临终前,他对陈平做出了评价,要点有二:一个是这个人聪明得过了头;另一个是只能当副职,不能任一把手。评价是中肯的,陈平的确太有才了,每次身陷险境,总有办法转危为安。似乎也是因为过于聪明,处置风险能力太强,所以让人有点儿不放心。至于为什么不能当一把手,这也和聪明过头有关,他喜欢走捷径,出怪招儿,不按规则出牌,所以,当副职尚可,任一把手就显得有失体统。孔子说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大意是说那样太危险。但陈平不然,在他看来,是否危险,不在墙,而在于墙下的人。

  他是位智者,一个永远不败的大家。他的不败,是因为他的智慧,其智慧的核心是一套处置矛盾、规避风险、谋求发展的生存策略,其策略要点有三:

  策略之一就是追求实用。他不搞坐而论道,也没有花拳绣腿,无论解决个人问题,还是对敌作战,他都以实用为本。他长得很酷,家里却穷,因此找不到老婆。县里有位富人的孙女,五次嫁人都死了丈夫,无人敢娶,但陈平不怕,执意娶了这位女子,由此获得了经费资助。在他看来,这样做既有了老婆,又得到了金钱,经济实惠,何乐而不为呢!乡里祭祀,他负责分配祭肉,因为分得均匀而备受称赞,他借题发挥说:如果让我治理天下,也能像割肉一样公平,话说得有点儿大,但绝不是空穴来风。在帮助刘邦打天下的数年中,他的实用策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臣,善于分析大势,运筹帷幄。陈平常常隐在张良背后,做些拾遗补缺的工作。他的强项不在于两军对阵,而在于战场之外。他善于用金钱和女人来解决战场胜负问题,很多计谋都直指敌人的弱点,成本低廉,相当实用。有例为证。公元前204年,楚汉相持,汉处劣势,陈平献反间计,让刘邦出钱,到项羽军中搞阴谋活动,离间上下关系。

 

  刘邦拿出黄金4万斤交给陈平,不预算,不查帐,也不审计,任由陈平支配。离间计果出奇效,项羽对自己的谋士范增产生了怀疑,对部将钟离味不予信任,楚军战斗力严重受损。同年4月,项羽把刘邦围在荥阳城中,形势万分危急,陈平组织两千妇女从东门出城假做投降,乘着楚军跑来看热闹的机会,陈平领着刘邦从西门跳之夭夭。公元前200年,刘邦被匈奴40万骑兵围在平城,七天没吃没喝,城破被擒已成必然。这时候,陈平又施奇计,据说是让某画家画了个美女,送给匈奴首领冒顿的老婆,还说刘邦被打急了,想把画上女人送给你老公,到时你就等着吃酷吧。这女人怕失宠,说服了冒顿,匈奴自动撤围,让刘邦、陈平等人顺利出逃。《资治通鉴》说,陈平“从帝征伐,凡六出奇计”,到底是哪六计,司马光没说,但奇计必有奇效,奇效必出于实用的设计。

  策略之二是精于脱险。他有办法预知危险的存在,也有能力化解危机,并借此获取利益。陈平从参军入伍开始,先后置身魏王咎、项王羽以及汉王刘邦门下,后来,又历经高帝、盈帝、吕后和文帝等四个时期。他洞明世事,机敏处事,多次身临险境,次次化险为夷,且屡屡得到升迁。最初,他投靠魏王,献过计谋,人家没看上,后又遭到小人陷害,他立马流之大吉。投靠项羽后,他奉命平定了一起叛乱,但随后叛乱者的地盘却被他人占据,项羽对此大为恼火,决定杀掉陈平等人。陈平嗅出了危险味道,赶在项羽动手之前成功逃离。其实,凭他的智慧,即便不开小差,也能平安无事。但陈平看出这两个地方生态环境太差,两个老板骨子里很庸常,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他就像个精明的打工者,精心地为自己筛选老板,走了一圈之后选中了刘邦。在这里,他受到了重视,也有过历险过程。投奔的当天,刘邦和陈平谈了话,很高兴,任命陈平为都尉、参乘,负责临护部队。

  命令一宣布,军中一片喧哗,大家喊着叫着说:这家伙只是个降卒,还不知道有多大本事,怎能让他监督军队呢!后来,几位大将干脆找到刘邦,说陈平品行不好,贪财好色,在家和嫂子不明不白,在魏王和项王那里都没干好,是个反复无常的乱臣。照大伙的意思,定要赶走这个降卒,形势对陈平相当不利。陈平对刘邦解释说,自己是光着身子来的,没钱就活不下去,所以就贪了点儿财,他还说,我是来帮你打天下的,我的计谋好的话,你就用,如果不好,钱还给你,我回家种地去。这样一说,刘邦疑虑全消,不再理会流言异议,让陈平当了护军中尉。刘邦讨厌儒生,不喜欢读书人,陈平就不谈文化,不说百家之言。刘邦老打败仗,每在焦躁时,陈平就献上一计,刘邦很是受用。刘邦死后,吕后执政,这个女人心黑手狠,野心很大,想独霸权力,又担心大臣们不买帐。陈平当然看出了端倪,也明白内中的风险。他决定避开矛盾,妥协退让。于是,他不理政事,天天喝酒作乐,有人向吕后告了陈平一状,吕后很高兴,暗暗地夸陈平懂事。为了安全,陈平有时会放弃原则,会装聋作傻,有时甚至公开承认自己品行不端。总之,靠着各种手段,他活得安然,获益多多。

 

  策略之三是处事有度。他不说过头话,不办没谱儿的事,善于为自己留条后路。陈平为官做人处事,最大特点就是火候把握得好,什么事该干,干到什么程度,他非常清楚,遇到棘手问题,他能推就推,推不掉就上交老板,交不出去就留那么一手,总之,他是个太极高手、腾挪躲闪的大家。公元前201年,刘邦接到告状信,说韩信要造反,手下人都嚷嚷起兵打韩信。陈平知道韩信功劳太大,刘邦不会杀他,起兵肯定荒唐,一点儿都不靠谱儿。为此,陈平建议刘邦游云梦泽,在那里会诸侯、抓韩信。

  这显然是个好主意,刘邦利用这个方法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了韩信,正如陈平所料,刘邦没为难韩信,又让他当了淮阴侯。还有一次,有人告樊哙图谋不轨,当时樊哙领兵在外,刘邦命陈平前去抓人就地正法。陈平明白,樊哙是皇帝故人皇后妹夫,杀了肯定惹祸,所以留了一手,只抓不杀,把人交给刘邦,意思很明白,杀与不杀你皇上看着办。结果是,人还没送到京师,刘邦就死了,吕后马上放了樊哙,官复原职。吕后执政后,想封自己的兄弟子侄儿为王,她知道刘邦曾和大臣们盟过誓: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事情有难度,但必须办,她决定先听听各方面的意见,个别做些工作。

  汉代设置左右两位丞相,以右为大。吕后先找右丞相王陵,王认为这是扯蛋,绝对不行。吕后又找左丞相陈平,陈却完全赞同,还提供了立诸吕为王的理由。吕后十分高兴,立马调整人事,把王陵调任虚职,让陈平当了右丞相。吕后死后文帝执政,陈平和文帝不熟,心里没底,为安全起见,就提议让周勃当右丞相,自已降一级,当左相。他知道周勃没文化,当不好一把手。后来,文帝问起天下案件审理和钱粮收入情况,周勃吭吭哧哧不能答。

  再问陈平,陈平说这两件事都有主管人,一问便知。文帝紧追不舍地问,你们当丞相的管什么?陈平说:丞相佐天子,理阴阳,镇四夷,亲百姓,督促官员履行职责。文帝认为回答得非常好。周勃很尴尬,自知才疏学浅,只好退休了事。陈平左右合一,任专职丞相。

  陈平有智慧,运气也不错,事情无论多么复杂,他都弄得相对简单,时时处处得心应手,进退自如。人生本来简单,几十年弹指而过,但人本质上又偏爱复杂,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明枪暗箭,每个人活到最后都变得很不简单,成就越大苦水越多。陈平其实活得挺不容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邦临终为何说陈平这个人不能重用:陈平的故事
刘邦是如何评价身边谋士陈平的?刘邦对陈平既欣赏,又有看法。临终前,他对陈平做出了评价,要点有二:一个是这个人聪明得过了头;另一个是只能当副职,不能任一把手。秦末汉初,社会动荡,文臣武士或死于战乱,或死于,活下来的不多,活下来又身居高位者为数更少。在这更少的一部分人里面,有个叫陈平的人值得一提。《资治通鉴》记述了他曲折多变的生命过程,文字冷静简略而又意味深长。他的身份是农民,户口在乡下,家里很穷。他从小就好读书,长大后四处游学,可能还学了点儿黄老之术。秦末天下大乱,他先投魏王,又改投项羽,最后跑到刘邦麾下,从此得到信任,步步高升。全国解放后,陈平被封为乡牖侯,后又改封曲逆侯,官至丞相,公元前178年去世。刘邦对陈平既欣赏,又有看法。临终前,他对陈平做出了评价,要点有二:一个是这个人聪明得过了头;另一个是只能当副职,不能任一把手。评价是中肯的,陈平的确太有才了,每次身陷险境,总有办法转危为安。...
· 高祖刘邦临终前为什么说陈平这个人不能重用?
秦末汉初,社会动荡,文臣武士或死于战乱,或死于,活下来的不多,活下来又身居高位者为数更少。在这更少的一部分人里面,有个叫陈平的人值得一提。《资治通鉴》记述了他曲折多变的生命过程,文字冷静简略而又意味深长。网络配图他的身份是农民,户口在乡下,家里很穷。他从小就好读书,长大后四处游学,可能还学了点儿黄老之术。秦末天下大乱,他先投魏王,又改投项羽,最后跑到刘邦麾下,从此得到信任,步步高升。全国解放后,陈平被封为乡牖侯,后又改封曲逆侯,官至丞相,公元前178年去世。刘邦对陈平既欣赏,又有看法。临终前,他对陈平做出了评价,要点有二:一个是这个人聪明得过了头;另一个是只能当副职,不能任一把手。评价是中肯的,陈平的确太有才了,每次身陷险境,总有办法转危为安。似乎也是因为过于聪明,处置风险能力太强,所以让人有点儿不放心。至于为什么不能当一把手,这也和聪明过头有关,他喜欢走捷径,出怪招儿,不按规则出牌,所以...
· 汉高祖刘邦点评陈平:聪明过头而不能当一把手
导读:提起汉初名相陈平,名气虽不如当时的“三杰”韩信、萧何、张良响亮,却在楚汉之争中同样举足轻重,且更富传奇色彩——张良贵族出身,萧何做过秦朝小吏,而陈平最初却是个穷得差点娶不上媳妇的平头百姓,后来竟高居丞相之位,且在朝廷的勾心斗角中善始善终。可以说,陈平是靠着过人的智慧走到了人生峰巅。读《史记·陈丞相世家》,很多事能反映陈平的过人之处。第一件事:过河解衣。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平先投奔陈胜,不被重用;投奔项羽,兵败后害怕被杀,又投奔刘邦。他经过黄河,坐上一艘渡船。船工见其仪表堂堂,怀疑他身藏金银财宝,打算谋财害命。陈平从船工充满杀意的眼神中觉察到危险,便以帮助船工划船为借口,不动声色地解开衣服,裸露上身。船工见其身上确实没有金银财宝,便打消了杀人之念。可以说,是陈平的“急智”救了他一命。反观现实生活,却往往有人因为在危急时刻缺乏这样的智慧而枉丢性命,令人扼腕。第二件事:化解猜疑。陈平经魏无...
· 汉高祖刘邦评价陈平:聪明有余不能独当一面
陈平为人长大美色陈平,汉初丞相,是阳武县户牖乡人。陈平少时家贫,好读书,与他的大哥一同生活,他大哥在家耕田,让陈平出外游学。《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平为人长大美色”,是个身材高大的美男子。有人曾开玩笑问他:“你们家这么穷,吃什么长得这么高大?”当时陈平的嫂子在场,她对陈平不帮大哥劳动早有意见,开口就说:“也不过吃糠咽菜罢了,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的好。”陈平的大哥听到这句话,很生气,就把他的妻子休掉了。陈平长大成人后,富裕人家没有人肯把闺女嫁给他,陈平又不愿意娶穷人家的闺女,所以迟迟娶不到老婆。当时户牖乡有个富人叫张负,他的孙女曾五次嫁人,但五次都死了丈夫,于是再没有人敢娶她。不过陈平不怕,很想得到她。正巧这时候户牖乡有人办丧事,陈平过去帮忙,张负在办丧事的人家见到了陈平,他见陈平相貌不凡,对陈平特别看重,他叫陈平带他到家里看看,发现陈平住在一条靠近城墙的穷巷子里面,门是用一张破席...
· 西汉王朝的建国功臣陈平为何深受刘邦重用
陈平是西汉王朝的建国功臣,之前他是在项羽军营效力,可是跟项羽合不来,就跑来投效刘邦,陈平刚来军营,还没有一点功绩,刘邦就封他一个都尉,不久就升参乘。网络配图这一任命下去,刘邦手下那帮将领就不服了,陈平只不过是逃过来的一个小兵,没有任何军功,反倒和他们平起平坐。这时候周勃灌婴就来找刘邦,说:陈平虽然长得人模人样,却是中看不中用,没什么真本事,传闻陈平在老家名声极不好,竟然还私通嫂子;最开始在魏王那里出力,混不下去就投靠项羽;后来跟项羽又不合,就跑来归降大王。这种叛来叛去的人,大王却如此重用他。而且私下里还经常受贿,希望大王不要被蒙蔽了。网络配图刘邦一听,竟然还有这事,顿时非常生气,立马派人叫陈平过来责问:“陈平,你最开始在魏王那里效力,干不下去又去项羽那里,之后又离开项羽跟我干,这是为何?”陈平答到:“我之所以离开魏王,是因为他从不采纳我的建议,所以就去了楚营;而项羽对人多疑,只信任项氏自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