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市长城资源考古调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吐鲁番市长城资源考古调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东湖烽燧遗址发掘前鸟瞰图东湖烽燧遗址发掘后鸟瞰图连木沁大
东湖烽燧遗址发掘前鸟瞰图
东湖烽燧遗址发掘后鸟瞰图
连木沁大墩鸟瞰图
连木沁大墩鸟瞰图
吐鲁番市鄯善县长城资源田野考古调查工作开始以来,经过为期半个多月努力,此次田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东湖烽燧遗址的发掘中,大量的沙土堆积被清理后,遗址本来面貌得以重现,关于其大小、形制、构筑方式及使用废弃过程方面均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发掘中有少量文书残片、陶片、织物等文物出土,这将对该遗址年代判定及其与周边军事防御遗址的体系研究提供帮助。
考古队在东湖烽燧遗址发掘工作过程中同时对鄯善县周边的军事防御遗址进行田野调查工作。主要是根据各遗址点的具体情况进行数字测量、高空影相收集、文字图录信息采集等具体工作。
通过此次相关田野工作,考古工作人员对鄯善县境内的军事防御遗址的形制结构、构筑方式、各遗址之间的关联性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新的认识。同时为军事防御遗址的结构、类型、年代、区域防控范围及与周边古代交通路线的联系等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陕西凤翔: 秦雍城城内道路系统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位于陕西凤翔的秦雍城遗址是东周时期秦国“九都八迁”历程中时间最长的一处都城,也是目前东周时期各列国古城遗址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个。既往的考古工作已经从宏观的角度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确认出了宫城城址、秦公陵园[注:名称秦公陵园相关内容秦公陵园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君陵园。位于陕西凤翔三畤原。1976年后调查发掘。陵区南北长3千米,东西宽7千米,北、西和南面有长达7000余米的防卫濠沟。]、国人墓葬区及郊外秦汉离宫建筑四大功能区的分布与内涵,同时多项选择性考古发掘对于确认该城址的整体布局、内涵与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城址部分系秦雍城宫室所在,位于整个雍城遗址的北部。过去虽然先后发现了近11平方公里遗址周边的夯土墙及其姚家岗、马家庄、铁丰高王寺三大宫区,也相继发现了朝寝、宗庙、市场、作坊等重要遗迹,关于当时各宫区之间的通行道路,或为街道,或为通行主干道是不可否认的,但是面貌和总体布局却一直不清...
· 陕西富县、甘泉县秦直道考古调查成果
直道是秦代修建的重要军事道路,陕西省富县、甘泉县秦直道是秦直道线路中保存最好的部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成秦直道考古队对陕西省境内的秦直道进行了考古调查。调查覆盖范围为道路两侧各一公里;总计调查直道路线约150公里,绘制道路柱状剖图143张,发现秦汉建筑遗址6处,墓葬群5处,采集文物标本100余件。富县段秦直道富县五里铺镇桦树沟口在2009年曾做过发掘。从桦树沟口发掘地点向北工作,依据河流沟壑、地形地势分界,富县境内葫芦河以北的秦直道被分为车路梁、望火楼、水磨坪、寨子山四段;葫芦河以南的直道被分为五里铺、大麦秸与槐树庄三段,总计7段。南起槐树庄段第十勘探点,北至寨子山段第五勘探点,主体线路曲折北行,长约125公里。此段秦直道穿越南村沟、葫芦河、埝沟,皆行经山脊之上,地表植被为低草或密林。最宽处61米,最窄处12米,部分路段被完全冲毁。其中车路梁段长4.4公里,地表为疏草,迹象明显,保存最好。...
· 河南:汉函谷关考古取得初步成果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古代丝绸之路[注: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期间,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汉函谷关进行了保护性考古发掘,汉函谷关的年代和沿革得到考古证实。今年6月考古发掘工作启动至今,共发掘探沟35个,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汉函谷关的整体布局和规模已显现,核心区域重要遗址的范围、布局和性质进一步明晰。此次考古工作集中在以关楼为中心的遗址核心部位,核心区的范围和布局也基本明晰。汉函谷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历史上曾数度修缮,但由于战乱破坏和风雨侵蚀,如今,汉函谷关仅存关楼、鸡鸣台、望气台等遗迹,坐落于河南省新安县城关镇东关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汉函谷关是洛阳西去长安的通衢要道、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唐宋之后,由于国家长期统一,汉函谷关逐渐失去了防御功用而被冷落,但历代的修葺从...
· 中国艺术研究院傩舞文化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的全国艺术科学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傩舞文化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傩舞文化现象及其遗存几乎涵盖了我国现存的绝大多数民间歌舞形式,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宗教祭祀性民族民间舞蹈活动中,与多种原始宗教及信仰活动相互纠缠,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国傩舞文化研究”已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舞蹈文化(或品种)的科研课题,而是一个涉及到多个民族的宗教信仰、观念习俗、民族文化心态、民族审美追求等方面的综合性科研课题。课题组对贵州、江西两省进行了实地考察,对考察情况进行研讨并达成共识。为做好基础工作,掌握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完整地表述傩舞文化现象,课题组还将进行更广泛的资料收集,作更多的田野调查,以求基本澄清傩舞文化在各地域、各民族间的实际状况,为课题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课题组已新征、收集傩文化及傩舞研究文字资料约400万字,精粹傩舞录像、光盘300分钟,照片80...
· 安徽省淮北市《孟子世家谱》续修入谱登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6年9月6日上午,安徽省淮北市孟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孟庆乐、副会长孟宪恒、副会长孟庆随一行6人受会长孟祥民的委托到访总会,总会秘书长孟涛、总会续修办副主任孟宪山、孟宪恩热情接待了孟庆乐宗亲一行。孟庆乐宗亲代表安徽省淮北市孟氏宗亲联谊会汇报了《孟子世家谱》续修宣传发动、信息统计、入谱登记等工作,带来了第一批报表,并就当地10部老支谱与总谱对接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索求证,存在的疑难得到了圆满解决。孟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孟淑勤对淮北市家谱续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淮北市孟氏宗亲主要聚居在淮溪县、相山区、烈山区“一县两区”,共有一万人左右。2016年8月20日淮北市孟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后,他们迅速组建起覆盖乡镇乃至村庄的《孟子世家谱》续修组织网络,相关乡镇和村庄都指定了专人开展宣传发动、宗亲基本信息统计、填写入谱登记表“三个”方面的工作。淮北市宗亲对家谱续修非常重视,参与热情高、动作快,自觉把续修谱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