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文景之治出现的时期与原因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西汉建立之后,统治者一直在想办法发展社会生产力。文景之治出现可以说是西汉王朝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所在。那么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汉文帝刘恒 剧照
首先,汉文帝和汉景帝特别重视农业的生产发展,他们在继承汉高祖时期的“与民休息”的基础之上,更是多次下诏减免农民的田租和徭役。汉文帝更是将原本“十五税一”的低税率降至“三十税一”,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在劝课农桑,鼓励农业发展之外。还开放国家的山林川泽,鼓励农民发展副业,允许商业流通。其次,改革法律,他们废除了秦朝时期很多残忍的不人道的刑法,如连坐法和车裂等残忍的肢解肉体的刑法。还有,汉文帝和汉武帝特别的节俭,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以朴素简单为主,反对铺张浪费,两人在位总共四十多年,不曾有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做法。
一个盛世出现的原因必然不是单一的,它与很多因素都息息相关。不可避免的是盛世的谛造者必须是勤勉的,品德高尚的。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不是片面的从自己出发的,而是要统筹兼顾到各个方面,然后做出最好的决策。所以说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勤勉有着很大的关系,还有就是当时百姓刚刚经历过了战争,内心渴望安定的生活,而文帝和景帝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并且还附赠了许多优惠,百姓自然会抓住这个机会。民心所向,一个国家必将繁荣,而文景之治也就是这样出现的。
文景之治是哪个皇帝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初年的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做出的治世。因为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的四十年里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也比较快速,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所以后世人才将他俩统治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刘恒 剧照
文景之治中的“文”是指汉文帝刘恒。刘恒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薄姬。在公元前196年的时候,陈豨叛乱被平定之后,汉高祖刘邦封为代王,迁居代国。在林心如和陈键锋主演的《美人心计》里,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因为容貌艳丽十分受汉高祖刘邦的喜爱,而且随着刘恒的渐渐长大,吕后担心刘恒威胁他儿子刘盈的帝位,于是便设计想要毒害刘恒,后未成果。刘恒随后前往封地代国,并佯装自己不学无术,实则胸怀大略,学识丰富。历史中的汉文帝在继位之后,以“黄老之学”作为治国的思想,励精图治,多次下诏减免农田赋税,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农业的发展。在这些举措之下,原本经济凋零的西汉,在经济上得到了快速的恢复,人口数量也上升,慢慢地西汉社会变得繁荣。
文景之治中的“景”是指汉文帝刘恒之子刘启,称“景”是因为刘启的封号是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沿袭他父亲文帝的治国之策,并且还推行了“削藩策”,着手削弱诸侯的封地,平定了七国之乱,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汉室王朝的统治。
所以不能说文景之治是哪个皇帝,因为文景之治是两个帝王共同创造的。
文景之治采用哪家学说
先秦之期,诸子百家,各个学说自成一派。一个国家要统一发展,则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文化。文景之治为西汉未来的大一统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那么文景之治采用哪家学说呢?
黄老学说
文景之治采用了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属于先秦时期的道家学派,创始人是黄帝和老子,他们主张无为而治。西汉初年,国家刚刚经历过一场战争,社会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很脆弱,百废待兴。而且秦朝实行的严苛峻法仍余威善存,民间百姓人心惶惶,综合这两方面的原因,统治者要想管理好这个国家,则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统一的局面。这个统一不是表面上国家统一,还包括经济,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因此高祖刘邦决定采取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而这一思想,在文帝和景帝时期得到了最好的运用。
黄老之学在“文景之治”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巩固皇权,汉文帝在国家的管理上很少去干预社会生活,只是管理国家的大体事务。二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劝课农桑,减轻农民税赋,鼓励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反之加重商人的税赋,以保证国务的税收收入。三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是黄老学说在文景之治中最重要的体现。西汉的社会生产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国家能够稳定的积累财富,与实行黄老常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