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商朝是否已经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商代的官僚体制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13
转发:0
评论:0
商朝是否已经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商代的官僚体制,一个朝代或者是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朝廷中心的官僚运作,一个时代的官僚体制从侧

  一个朝代或者是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朝廷中心的官僚运作,一个时代的官僚体制从侧面上也能够反映出这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再者,将国家管理好了之后,就该头疼继位的问题了。在上古时期,领导人基本上是选举出来的。然而,到了奴隶社会之后,这种选举制度基本上不复存在。那么,商朝时期的王位继承制度是采用的哪种方式?商代的整个官僚体制又是怎样的?

  商朝时期的王位继承制度

  商代的国家政权机构是在夏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夏初所确立的世袭王权,和由夏到商的王位继承。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基本上是父死子继,而辅之以兄终弟及,这也是早期嫡长子继承制的雏形。《史记·殷本纪》云: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迺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这就是殷代兄终弟及的明证。大约在商代前期,王位多由兄弟继 承,至盘庚迁殷以后,父死子继的制度才逐渐占优势。王国维说:

  

商朝是否已经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商代的官僚体制


  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其 以子继父者,亦多非兄之子,而为弟之子……故商人祀其,兄弟同礼。即兄弟之未立者,其礼亦同。是未尝有嫡 庶之别也。此不独王朝之制,诸侯以下亦然。

  在商代中期以前,由于比较严格的王位继承制度还没有形成, 因而,从中丁以后,连续发生了弟、子争位的混乱局面,《史记·殷本纪》说:

  自中丁以来,废適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直至盘庚迁亳,殷商一度复兴,诸侯才重新来朝贡。由于王位的继承权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自盘庚死后,继续产生内乱,从此,殷商王朝便日趋衰微。

  商代的整个官僚体制是怎样的?

  商代的国家机构不断扩大完善,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复杂的官僚体制。这套机构大体说,在商王之下,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有师尹或冢宰,他们是商王重要的辅佐大臣。任师尹或冢宰的,不一定都是贵族阶级,也可以从某些才千出众的平民或奴隶中提 拔出来。据《史记·殷本纪》载: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

  据说伊尹得知商汤是个贤明的君主,就想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但是找不到进见的机会。于是,他就作为商汤妃子有莘氏的奴隶,以厨师的身份见到了汤,向汤讲述了治国的道理。而后,他就 避居到乡下去了。商汤听了伊尹的论说,觉得此人确是一位治国 的贤士,决定聘请他,便立即派出使者,带着礼物到乡下去找他。伊尹是个耿介自负,乐天知命的人,根本不想到朝中去做官。他对 使者说:“我是一个过惯自由生活的人,自耕自食,不会治理国家大 事,多谢商王的关照。”婉言谢绝了商汤的聘请,不久,商汤又第二次派使者带着更多的礼品去请伊尹。伊尹十分惶恐,说我是 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没有一点功劳,怎敢随便接受商王的礼 物而坦然受任呢?”再次拒不受命。

  

商朝是否已经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商代的官僚体制


  商汤对伊尹的推辞并没有发怒,他认为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会轻易的像招呼奴仆一样,一招 即来。商汤第三次聘请更加隆重,命使者带着许多珍贵的礼品,赶着装饰一新的马车去迎请他。伊尹看到商汤确是一片真诚,才欣然从命。商汤得知伊尹受命而来,便亲自率领百官恭敬地前来 迎接,待之以嘉宾,并与之攀谈数日,两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商汤觉得伊尹确有奇才,便把他推荐给夏桀。可是夏桀见到伊尹,随便问了几句话,再也不理他了。伊尹看到夏桀,荒淫无道,料定夏王朝一定要灭亡。而商汤看到夏桀不肯重用伊尹,便把他请到商都,拜他为相,授以国政。伊尹执政后,努力帮助商汤发展农耕,铸造兵器,训练军队,使商很快强盛起来。

  不管伊尹是以厨师的身份见汤,或是以处士而被汤所聘迎都表明他出身于低贱阶层而被汤所选拔出来的。后来,伊尹辅助商汤为推翻夏王朝的统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殷本纪》这样记载 道:

  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迺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

  据说武丁继承王位后,有三年时间不问政事,把朝政委任给冢宰大臣去处理,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国内局势,留心察访贤才。武丁 认真观察了周围群臣,觉得没有一个是王佐之才,于是便深入到百 工中去访求。在奴隶中,他发现了一个名叫傅说的,很有才能,想 任用他为相,治理国家。但在当时,要把一个奴隶一下子提拔为相, 肯定会受到奴隶主贵族激烈反对的。他便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 一天晚上,武丁睡觉时,便故意放声大笑起来,侍卫以为他是在梦 中笑醒,立刻向他祝贺,问他做了什么好梦。武丁高兴地说:“振兴 商朝,大有希望了。我刚才梦见商汤给我推荐了一个大贤人,名叫傅说。希望你们赶快把他找来。”古人信神,群臣听说是商汾 推荐的大贤人,都不敢不相信。可是不知到哪里去寻找这位大贤 人?群臣便会集在武丁面前,让他一一辨认,问他当中有没有像他 梦中所见到的那位大贤人。武丁看后,说都不像。群臣便请武丁 把梦中所见到贤人的相貌详细描述一下。武丁就把傅说的长相特 征仔细介绍了一番。侍从听了,便分头到百姓中去寻访。

  不久,有人告诉武丁,在傅岩(今山西平陆县北)那个地方有个做版筑的奴隶叫傅说。武丁忙派侍从去察看。果然,傅说的长相与武丁所说 的完全一样。侍从们连忙给傅说解开绳索,扶他上车,迎回王宫。 武丁等在宫前迎接,高兴地说:“此人正是在梦中推荐的大贤 人。”于是,叫傅说赶快脱掉奴隶衣服,换上崭新的贵族服装,并宣布解除他的奴隶身分,拜他为相。版筑奴隶傅说被武丁破格提拔 为相后,励精图治,使武丁时代的商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商朝是否已经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商代的官僚体制


  但是,师尹和相,在商代并不常置,地位稍次而常设的中枢官 尹,乃为卿士,其中有司徒,司空,司寇,司马等职务,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政务官。他们及其僚佐,总称为“多尹”或“百僚”。在“多 尹”之下,还有分管各项具体事务的“小臣”、“多宰”等,他们大都是由奴隶头目提拔而来的,地位较低,但都有一定的实权。由于他们在王的周围,直接为王管理各种具体事务,因而为王所信任而得到 重用。他们与“多尹”并列,合称为“百执事之人”。

  商代的奴隶主贵族也担任着蔚廷的主要官职。他们所担负的官职大部分在贵族家族中世袭。同时,商代还推行分封制,把商王的子孙封为诸侯,占有土地,享有特权,形成了一股王族势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 揭秘:为什么古代坚持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周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周朝是古代最长命的王朝,国祚791年。而之后国祚最长的就是宋朝了,享国320年。两汉虽然是都是刘家统治天下,但是中间却被新朝隔开,所以寿命只能分开统计了(两宋、两晋、东西周这些朝代并没有被朝代隔开,所以能一起统计寿命)。为什么自周朝之后就再也没有王朝能超过四百年?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到皇帝继承制度上。因为周朝制定了嫡长子制度,这一制度规定了立嫡立长不立贤(文献1)。在古代,皇帝昏庸还是贤明对王朝来说很重要,选一个傻子当皇帝那么王朝势必走向没落甚至灭亡,选一个明主当皇帝那么王朝就会走向兴盛甚至出现盛世。为什么王朝立继承人的标准是以长幼嫡庶为标准?难道不能以贤明为标准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为什么。其一、忌惮皇后娘家势力所以不得不立嫡子为继承人皇帝:诸位爱卿,我快不行了,想立个继承人,你们给我出出主意。大臣:立二皇子吧,他可是...
· 古人为什么要定制“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古人为什么要定制“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男人身边往往有很多花花草草,身为皇帝更是多得数不过来。妻妾多了,儿女自然也多,原本多子多孙是非常幸福的事,但是因为子女过多所引发的问题也不少。普通百姓家一般有几个到十几个儿女,至于皇帝的子女有多少,可能他自己都记不清。这样一来,在分配财产的时候就会遇到诸多问题了。不过古人还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根据财产的分配特地设立了一套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这个制度彻底解决了分配难题。说到这种继承制度,必须提到“宗法制”。宗法制是父系社会的制度演变而来的,刚开始建立这种制度,是为了让王族更方便分配权力,这种分配规则是按血缘关系来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执行世袭统治。这种制度把所有宗族和国家组织结合在一起,普遍适用于皇族和普通家族。最早建立这种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贵族的政治特权,一旦执行该制度,很...
· 从周王朝的“裂土封国”和“嫡长子继承制”谈邓氏起源
从周王朝的“裂土封国”和“嫡长子继承制”谈邓氏起源2015-5-511:12:47点击:从周王朝的“裂土封国”和“嫡长子继承制”谈邓氏起源作者:邓必军公元前11世纪的20年代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建立了周王朝,史上对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后期,国王昏庸,烽火戏诸侯,与犬戎一战亡国。周平王迁都,东周开始(史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春秋:鲁国编年史《春秋》,后人于是就用春秋来泛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这个时期,是周朝的文化鼎盛时期,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战国: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泛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周朝混战时期...
· 明清两朝的储位之争:从嫡长子继承制到秘密立储
匾额是挂在殿宇、厅堂、轩斋或亭榭上的题字横额,中国最著名的匾额当属悬挂于紫禁城乾清宫内的金字匾额“正大光明”。由于不少影视剧中对藏于这块匾后的秘密立储匣多有渲染,因而使“正大光明”匾平添了很多神秘色彩。“正大光明”四个字源自何处?清代顺治皇帝为何在乾清宫题写这块匾额?清代有几位皇帝是秘密立储的?“正大光明”匾的后面置放过几次秘密立储匣?“正大光明”语出何处?乾清宫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后,没改宫名,延续至今。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乾清宫正式启用,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宾天,其间大约是三百年,明清十六位皇帝以乾清宫作为正宫。自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登极后搬进养心殿理政、居住,到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其间大约是二百年,虽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