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高祖刘邦是否真的不善将兵 历史真相如何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6
转发:0
评论:0
汉高祖刘邦是否真的不善将兵历史真相如何,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是史上著名的政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是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指挥家。而众所周知,刘邦出身农家,并未有很多学识、不善将兵,但他依然打败了霸王项羽,成为了皇帝。这是因为刘邦善于驾驭将才,具有识人之明。

  


  韩信是史上著名的将帅之才,善于领兵打仗。然而他又是为什么要投奔当时与项羽相比实力悬殊的刘邦的呢?最初韩信是投奔于项梁的,在军队中,一直默默无闻。项梁死后,归属于项羽,项羽提升他为郎中,然而项羽并不赏识韩信,韩信曾多次向项羽献计,项羽不予理睬,于是韩信又改投奔刘邦,然而,刘邦也并未重视韩信,只是让他做一个小小的仓库管理,最后韩信逃离汉军时,被萧何带回,最后萧何谏言刘邦重用韩信,从而韩信成为了刘邦身边不可缺少的大将。也成为刘邦夺得天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刘邦也曾与韩信讨论过将领的军事才能,在他们看来每个将领都有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后来,刘邦问到:“你看我能统领多少军队呢?”韩信答道:“您最多统领10万人。”刘邦又问:“那你呢?”韩信说:“我越多越好。”刘邦听后不高兴的说:“照这样,为什么你又是我的手下呢?”韩信赶忙回答:“陛下虽不善带兵,但却善于指挥,是统治的人才,所以我才会是您的手下。”于是,刘邦才满意了。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刘邦虽不善将才,但却知人善任、善于指挥、统领。这才是能统一天下的重要才能,这也才能治理好国家。

  楚霸王项羽为什么要放走敌人刘邦

  许多人都觉得鸿门宴是楚汉相争的重要事件,应该杀掉刘邦的,但事实上,从当时的形势看,项羽不能杀刘邦,因为刘邦的其他诸侯的风向标,一旦被杀必然为让项羽失去人心。但从项羽个人的角度看,他主要有三个理由放走刘邦。

  


  其一,项伯的说辞。项伯原本只是好意提醒张良的,却被刘邦彻底说服,相信刘邦没有称王的想法,反而认为他有功,回到营地就竭力劝说项羽,建议不该杀有功的刘邦。当然,刘邦攻陷关中和咸阳是立了功,像一个功臣举兵是有违大义的,所以项羽取消了攻打计划。不过此时项羽并没有明确不会用其他方式杀了刘邦。

  其二,刘邦的谢罪。刘邦是个工于心计的人,看准了项羽重情义,就主动谢罪示好,先讲述了两人的兄弟战友情义,然后含蓄地说明了自己的功劳,称是不小心先攻入了关中,表明自己不想称王,并指出是有人故意离间双方的关系,自己是忠心的。项羽一听,必然有所感动。

  其三,樊哙的斥责。樊哙听说刘邦有危险,就闯进项羽的营帐,先是以秦朝的例子说明滥杀会遭到反叛而灭亡,再用楚怀王的约定指明刘邦本可以称王,但他却没有这么做一心等待项羽,显示刘邦的功高,从而告诉项羽杀功臣会步秦朝的后尘。樊哙的整套说辞动之情晓之理,加上刘邦后来已经趁机溜走了,项羽也只好放走了刘邦。

  汉高祖刘邦是什么样的人

  刘邦是汉朝基业的缔造者,与项羽的争霸战争历来都被人们评论,能在群雄逐鹿中得到天下,必然有他的本事。关于刘邦这个人,历来都有很多看法,褒贬不一,无赖也好,英雄也罢,这都体现在他的言行中,事实上我们也无法用单纯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建立稳定统一王朝的人。

  


  刘邦的性格中带有流氓之气不可否认,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毫不避讳。他是农民出身,缺少足够的文化素养,不喜欢从事生产,早年生活得像个混混,嗜酒好色,也被刘太公嫌弃。刘邦也是个奸诈滑头的人,在与项羽争夺后期,被项羽指派的弓弩手射中了胸,却大喊脚趾被射中,迷惑项羽。刘邦也曾为求自保,数次踢下在马车上的儿女。

  不过,刘邦身上也有游侠之气和王者风范。他为人豪爽宽仁,经常在外结交好友,释放了在押犯人,还很宽心地与人喝酒,得到了几位跟随者,在入关后与百姓约法三章,且没有杀已经投降的子婴。刘邦年轻时没有作为,不过很有志向,当他看到秦始皇出巡排场时就感叹这就是大丈夫的样子。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刘邦身上也具备谋略,在政治上有长远的视野,能够洞察人心,同时也具备制订战略的军事能力。

  刘邦最为出众的当属用人了,凭借着强大的包容心和拉拢人心的能力集结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其中有投降的,有秦人,有几次易主的,有背叛过自己的人。刘邦能看到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尽情发挥。

  汉王刘邦入关都做了什么事

  公元前208年,楚怀王答应救援赵王,派宋义、项羽北征巨鹿,派刘邦西征,规定先入关者位关中王。西征至关中途中需要攻克洛阳、南阳等兵力强的大城,还要攻入武关、函谷关等要塞,所以举国将士都不看好。

  


  刘邦带领军队从砀出发,经过成阳到达昌邑,与彭城进行了战斗,但是两次都没能攻下,于是来到高阳,接受了郦食其等人的归顺。刘邦采纳郦食其的建议,攻占了陈留,得到了秦朝的粮食等军需物资。攻开封不成,刘邦带兵绕过继续,在途中击败杨熊,攻下颖阳后遇到了张良,在他的计谋下,攻入南阳、宛城,并招降了宛城周边郡的兵将。随后刘邦攻克丹水,得到了戚鳃、王陵军队的加盟,夺取了西陵、胡阳,与梅鋗军队合力打下析、郦等地。在武关附近,刘邦听从张良的计策,派人说服守将投降,攻入武关,在蓝田与秦军展开了决战,大获全胜。

  公元前206年,子婴面对秦军溃败在轵道投降了刘邦,奉上了玉玺,由此秦朝灭亡。进入咸阳的刘邦本来想在宫里住下,享受一下奢华的生活,经樊哙、张良等人的劝阻,就封存了秦朝的宝库,带着兵退到了灞上。他在当地征集了一些名士,废除了严苛的法令,并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杀了人要被处死,伤人者和偷盗者要按照法令问罪。这些举措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就派刘邦不在关中做秦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汉高祖刘邦的儿子个个惨死的历史真相
11月16日消息,历史的真相被掩盖在岁月当中,我们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一步步接近真相,今天,我们就来看下刘邦的孩子们个个惨死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吧。刘邦的儿子贵为皇子,除了刘恒、刘盈做了皇帝,大儿子拍吕后的马屁,其他的都死得很难看,包括吕后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庶出的长子是齐悼惠王刘肥;次子孝惠皇帝,是吕后的儿子;三子是戚夫人的儿子赵隐王如意;四子代王刘恒,后来被立为孝文皇帝,是薄太后的儿子;五子梁王刘恢,吕太后当政时被改封为赵共王;六子淮陽王刘友,吕太后时被改封为赵幽王;七子是淮南厉王刘长;八子是燕王刘建。先说刘肥,早年和吕后在一起过过苦日子,因此和吕后关系非常铁。不过吕后是个嫉妒性很强的人,汉惠帝因刘肥是自己的长兄,就按照家人礼节,让他坐在上首。吕后对此大怒,准备诛杀刘肥,她命人倒了两杯毒酒,摆在刘肥的面前,让刘肥起身用此酒来为她祝酒。刘肥不知其中的阴谋,便起身敬酒。而汉...
· 刘邦是如何把握三次历史机遇,成为汉高祖的?
历史是讲机遇的,没有机遇就没有历史。但机遇的出现又充分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其偶然性藏在必然性之中。在社会大变动时期,历史的机遇会成就一代帝王;相反,历史上的失败者往往并不是不会打仗,而是不能抓住机遇。历史究竟是怎样给予刘邦三次机遇,而刘邦又是如何利用这三次机遇,最终成为了汉高祖的呢?第一次机遇,项羽在钜鹿激战,刘邦趁机快速进入关中。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在钜鹿之战前有一次彭城会议,这个会议决定:分兵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主力北上救赵。另外的非主力部队率军向西挺进,直攻关中,当然途中并不会顺利。会上决定,“先入关者王之。”救赵的大军至安阳(山东曹县东南)后,宋义畏敌如虎,逗留46日,裹足不前。项羽在盛怒之下杀死了宋义。怀王封项羽为上将军。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渡过漳河以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钜鹿,包围了秦将王离的部队,断绝其粮草,与秦军接连激战。...
· 刘邦是如何利用三次历史机遇成为汉高祖的?
历史是讲机遇的,没有机遇就没有历史。但机遇的出现又充分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其偶然性藏在必然性之中。在社会大变动时期,历史的机遇会成就一代帝王;相反,历史上的失败者往往并不是不会打仗,而是不能抓住机遇。历史究竟是怎样给予刘邦三次机遇,而刘邦又是如何利用这三次机遇,最终成为了汉高祖的呢?第一次机遇,项羽在钜鹿激战,刘邦趁机快速进入关中。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在钜鹿之战前有一次彭城会议,这个会议决定:分兵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主力北上救赵。另外的非主力部队率军向西挺进,直攻关中,当然途中并不会顺利。会上决定,“先入关者王之。”救赵的大军至安阳(山东曹县东南)后,宋义畏敌如虎,逗留46日,裹足不前。项羽在盛怒之下杀死了宋义。怀王封项羽为上将军。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渡过漳河以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钜鹿,包围了秦将王离的部队,断绝其粮草,与秦军接连激战。...
·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貂蝉这个人?
探索历史足迹,讨论历史话题,关于“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貂蝉这个人?”的相关问题,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看到董卓一次次躲过暗杀,有一个人心急如焚,他就是王允。王允此时已经50多岁了,作为政治家是一个成熟的年龄,去搞暗杀活动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尤其是引为同志的何颙他们被杀的杀、关的关、逃的逃,王允觉得再挑战董卓几乎已不太可能。难道就让这个恶人继续逍遥地活下去,继续危害国家社稷?王允心里充满了仇恨,心绪难平。环顾左右,能帮上忙的也就是杨彪、荀爽、黄琬等人,但他们的年龄也普遍偏大,黄琬、杨彪比自己小几岁,但也超过了50岁,荀爽比自己年龄还大。搞政治还可以,搞暗杀明显没有经验。勉强能帮上自己的,只有在尚书台供职的士孙瑞。其实士人队伍里还有一个人,此时深得董卓的信任,可以经常出入太师府面见董卓,这个人就是蔡邕。但是,一提起他王允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个蔡邕,曾经也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是士林中的一员,但自从来到董...
· 元朝是否真的毁在洋太监手里?元朝灭亡的真相
朴不花生于元文宗时代,7岁时被送到元朝的宫廷内成为一名小太监。后来,朴不花的好朋友,同样来自高丽的小宫女奇洛得到皇子妥欢帖木尔的宠幸。至顺元年(1333年),妥欢帖木尔登基,是为元顺帝,封奇洛为第二皇后,居住兴圣宫,并生下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朴不花由于与奇洛皇后关系亲密,被调到兴圣宫,照管太子的生活起居。此后朴不花逐渐迁升为荣禄大夫,加资正院使,担任掌管财政的要职。网络配图至正十八年(1358年),河南、河北、山东发生战乱,大批难民避居京城,造成京城发生严重饥荒,死者枕借。朴不花出面买地收葬尸体二十万具,花费二十万余锭,坟地占地广阔,从南北两城到卢沟桥之间,男女分葬。后来元帧帝厌倦政务、耽于声色,把军国大权交给已经成年的太子,并且还任用了朴不花推荐的搠思监为宰相。这时的朴不花已经是权倾朝野的人物了,不管是官吏仟免,还是国策的拟定,都任凭朴不花来决定,朴不花借机把朝中与自己不和的官吏一一降职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