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海昏侯墓未解之谜 墓主身份遭质疑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0
转发:0
评论:0
海昏侯墓未解之谜墓主身份遭质疑,西汉海昏侯经考古学家的证实墓主是刘贺,但这个回应引起了很多考古爱好者的强烈质

  西汉海昏侯经考古学家的证实墓主是刘贺,但这个回应引起了很多考古爱好者的,因考古学家在墓主身份确定之后并没有立即公布,所以他们认为墓主的身份有问题,那如果真是这样海昏侯墓的墓主不是刘贺那究竟是谁呢?

  近日,考古学家在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墓主身份成谜,引起了广大公众的注意。有人对海昏侯墓墓主身份发出了质疑,他认为海昏侯墓墓主很可能不是刘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记者针对此事采访了考古团队的领队杨军下面科技讯小编带你看杨军是怎么说的。

  记者:考古团队最初对外宣布于2015年的12月25日公布墓主身份,后来又推迟到2016年1月上旬,最终确认身份已经是3月份了。为什么确认时间一推再推?是不是有什么顾虑?或者说专家组人员对墓主身份提出了别的说法或者是异议?

  杨军:我们搞考古的最讲究实事求是,一切工作都围绕着文物的发掘情况而展开。这次证明墓主身份,有三个直接证据: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证据在内棺。考古人员在棺内发现了遗骸的痕迹,而在遗骸腰部位置,发现了一枚“刘贺”名字的玉印。另外两个直接证据,一是专家组在出土的墨书金饼上,释读出“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字样,“贺”字直指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而元康是汉宣帝刘询的年号,正是刘贺生活的年代;二是出土的许多木牍上,记有海昏侯与夫人写给汉宣帝和皇太后的奏章,其中有刘贺的落款,并自称 “海昏侯臣贺”,“元康四年六月”等字样也都清晰可见。

  除了“刘贺”玉印是在考古现场当场挖掘并发现的以外,另外两个证据都是我们在现场提取之后,送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考古清理出来的。我自己也是在春节之后,从实验室那边得到这些消息的。

  在汇总了这些证据之后,国家文物局就派出专家组前来认证。2月24日到27日的这几天时间里,专家组结合上述信息,对墓主身份进行反复的论证,最后确定墓主身份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无疑。

  记者:27天的帝王经历,给刘贺在汉书中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的罪名,并说他在这27天中一共做了1127件坏事。但从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有诸如编钟、琴、瑟等礼乐用器,也有孔子像及孔子生平的屏风,以及各式漆砚、棋盘等文物,向人们展示的刘贺应该是一个受儒家思想教化、爱好音律、情趣高雅的“文艺青年”的形象。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加以及对这些文物背后信息的解读,刘贺的形象有可能被“翻案”呢?

  杨军:考古就是要被材料牵着鼻子走,要通过这些出土文物,发掘它们背后的信息,让文物说话。过往我们对刘贺这个人的了解,都是通过文献记载,而文献记载里的刘贺,确实是一个非常荒唐、胡作非为的人。

  从目前出土文物的情况来看,“翻案”不好说,但是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文献资料记载的刘贺的另一面。从历代墓葬的发掘可以了解到,随葬物品一般为墓主经常使用的东西。比如在回廊文书档案库土了两方砚台,而这两方砚台可以肯定是墓主生前使用过的。

  主椁室西室出土了一件绘有孔子像并记录孔子生平及弟子情况的漆器屏风构件,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画像。而通过对墓土的简牍进行初步释读,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儒家经典著作。这印证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西汉上流阶层将崇儒作为一种时尚,也起码说明了刘贺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粗人。

  记者:刘贺的一生,既做过昌邑王,又当过27天的皇帝,最后被贬为海昏侯。那么,作为“废帝”,他的丧葬礼仪与规模,和一般的诸侯王有什么区别吗?

  杨军:目前我们对于海昏侯墓的定位是“典型的西汉时期列侯墓”。汉代对于丧葬的礼器、规模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的。因此,在制度有明定的地方,比如封土规模、黄肠题凑、金缕玉衣这些层面,海昏侯墓都没有,因此说它是一个典型的“列侯墓”。但是,在制度未明定的地方,海昏侯墓都尽量给自己充盈帝王之气,比如墓里大量的铜钱、金器,这在一般的列侯墓里是很难看到的。

  再比如,海昏侯墓出土三堵悬乐,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为帝,三堵为王”。那么在海昏侯墓出土的三架悬乐,明显高于“候”的官职。还有我们在海昏侯墓主椁室里提取了十个青铜鼎。关于墓葬里鼎的使用,西周时期有严格规定,帝王家也只能用九个。但是到了汉代,用鼎制度衰落,“鼎”的政治意义逐渐被剥离了,主要起到厨具兼餐具的用途。海昏侯墓的建造者在墓里放了十个鼎,也是为了显示其身份的特殊。

  有专家认为,海昏侯墓的修建是“按侯的规格、王的规模,透着帝的痕迹”。三种身份交织在一起,特殊而不僭越,这也是海昏侯墓的魅力之所在。

  经过记者对考古队队长杨军的采访不难看出其实中间是存在误会的,海昏侯墓的主人确实是刘贺,而关于公众的质疑也找到了答案,其实我们还是要相信考古学家的,他们没有证据的话是不会说的,这可能也是海昏侯墓墓主不及时公布的原因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海昏侯墓
考古发掘2011年3月,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村民熊某向公安部门举报,观西村的墎墩山有盗墓者活动。据媒体报道,墎墩山恰好在熊某的家和工作单位之间,是他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地。2011年2月中旬,熊某发现一些穿戴奇怪的外来人在墎墩山附近活动,熊某曾问他们是来干什么的,他们表示是从外地来此捕捉野兔贩卖。3月23日清晨,熊某上山查看,发现山上有从地下新翻出的土壤。熊某报了警。随后,村民们发现盗墓者已经挖下了14米的盗洞。2011年4月15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南昌市、新建区文博单位组成考古队,对墎墩山墓地进行抢救发掘。虽然盗墓贼打下了深达14.8米深的盗洞,但他们仍然没有进入主墓的椁室。海昏侯墓椁室外有多层木头保护,盗墓贼还没有来得及打通所有的木头,村民就报了警。考古队领队杨军称,盗墓贼再挖5厘米就可挖到随葬品,假如报警时间再晚一天后果将不堪设想。杨军介绍,盗墓贼先盗空了海昏侯夫人墓,因为...
· 海昏侯墓主人是谁?为何说海昏侯墓主人是刘贺
1、刘贺简介刘贺(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后元元年(前88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前63年),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2、三重证据可证明海昏侯墓主为汉武帝之孙刘贺公开资料显示,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是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昭帝驾崩后继位。登基仅27天便因荒淫无道、不听劝谏遭废黜,史称汉废帝证据之一:玉印刻“刘贺”二字。2016年1月17日,考古队员开启内棺后发现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在遗骸的腰部位置,放置着一枚白色玉印,玉印上刻有“刘贺”二字。专家介绍,这是刘贺的私信,在两汉时...
· 揭秘海昏侯墓的七大谜团:墓主人海昏侯究竟是谁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阶段性发掘成果一经公布,就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专家对出土文物的解读,生动地勾勒了西汉王侯的奢华生活场景,但目前仍有多重谜团待解。谜团一为什么说“汉墓十室九空”?看过小说《鬼吹灯》的读者,都知道“摸金校尉”的厉害。“摸金校尉”是古代一个盗墓者的门派。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所设军衔,依靠盗墓取财来贴补军用;部队打到哪儿就盗到哪儿,哪座随葬品多就盗哪座。汉人一向讲究“视死如视生”,加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盛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贵族阶级厚葬成风。这一时期的高等级墓葬也成为“摸金校尉”们的重点对象。因此,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谜团二海昏侯墓为何保存完好?海昏侯墓并非“完璧之身”,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两个盗洞。其中一个是2011年被村民发现的,深约14米,直通主椁室的中心位置。但万幸的是,棺椁外层覆盖了多层木头保护,盗墓贼没能打通,且主棺并不...
· 海昏侯是谁海昏侯的墓主人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
海昏侯墓葬群的发现,让汉朝重新受到众人的瞩目。海昏,这个鄱阳湖西面的领域,方寸之间皆是繁华的秘密。而这个墓穴的主人们,时隔千年重见光明,沉睡多年的家族秘密在聚光灯下慢慢解开,一场盛世之观已经上演。前几日,海昏侯墓在南昌被发掘出来,这个庞大的墓葬,以其夺目璀璨的陪葬品而闻世,出土的精美文物,让人感叹巧夺天工的时候,又不得不由衷佩服古人的智慧。众所周知,从东汉到西汉有四个海昏侯,而海昏侯作为一个爵位,是世代承袭的。第一位海昏侯爵位的承袭者刘贺。刘贺(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从海昏侯墓室的陪葬品便可窥见汉朝的强盛与瑰丽,出身盛世贵为皇族的刘贺,父亲是第一位昌邑王,父亲去世后,子承父位,刘贺便成为西汉的第二个昌邑王,而他的即位也是一个意外。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十七日,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时年二十一岁。无...
· 西汉海昏侯墓主棺柩今日9点吊运明日开棺
2015年12月23日,北京联合大学王楚宁撰文《海昏侯墓孔子屏风浅释》,文章认为,孔子屏风的第二列文字“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由这一时间节点可以推算出孔子的生年为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该屏风记载的孔子生年比《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记载的生年早14年、比《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孔子生年早15年。此外,一位署名“王瑞来”的学者也在网上发文指出:孔子的卒年是明确的,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这样一来,对于孔子的生年就要大幅度改写,其寿命有87岁,接近米寿(88岁的雅称)。“从史源学角度来观察文献的年代,即使将海昏侯墓主定位为第一代海昏侯,屏风中关于孔子年龄的记载也晚于包括《史记》在内的现有文献记载。”王瑞来认为,就孔子年龄记载而言,由于现有文献记载显示的证据不利于新出史料处很多,还须谨慎地加以周密考证,方可定论。如果屏风记载的孔子年龄得到着实认证,那么迄今为止的孔子系年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