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桓公两次葵丘会盟介绍 齐桓公饮酒醉出了什么丑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1
转发:0
评论:0
齐桓公两次葵丘会盟介绍齐桓公饮酒醉出了什么丑事,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

  


  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的第六年,诸侯们学着这次会盟还举行了另一次会盟,可见这次葵丘会盟的影响之大。这一年对于齐桓公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年齐桓公已经65岁了,可以说是已经到了人生的后期,虽然这次会盟成果斐然,但是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根据《史记》记载,有两次葵丘之盟,夏季秋季各一次,在夏季葵丘之盟上齐桓公不顾年老体弱下拜周王室,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但是到了秋季的葵丘之盟的时候,齐桓公却变得非常的骄纵,在盟约签订支护还要封禅泰山,可见当时的齐桓公已经是志得意满,忘乎所以了。而这样的举动也招来了当时作为周王室使者的宰孔的不满,宰孔对于齐桓公这样骄纵的行为感到不爽就没等结束先回去了。在路上宰孔碰上了晋献公,当时晋国也算是大国,国力不弱,宰孔对着晋献公讲了很多齐桓公的坏话,说什么“好大喜功啊,人品不好啊,还说以后齐桓公可能会攻打晋国。”

  于是晋献公就回去了,回去之后国内大乱,刚刚会盟结束的齐桓公立马带兵介入晋国内乱,这也为之后齐晋之间的争斗埋下了伏笔。可以说两次葵丘会盟都是有惊无险,最后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齐桓公在春秋时期最早称霸大家都很清楚,齐桓公为何能够称霸很多人也都能够说出几条理由来,那么齐桓公称霸有着什么样的标志呢?什么事件的发生正式确立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呢?

  


  一般来说,现在认为葵丘之盟是齐桓公正式成为霸主的重要事件。当时周惠王希望废掉自己的太子,转而立他的爱妃生的小儿子丰子带为太子,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齐桓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就以诸侯需要拜见太子为由,召集了很多诸侯一起会盟,太子郑当时也在那儿和诸侯们会面了。当时周惠王不能抵抗齐桓公,就偷偷的让人劝告郑国不要结盟,郑国听从了周惠王的话,就不来结盟。

  齐桓公觉得郑国这样的举动是对于自己威严的一种冒犯,于是就起兵攻打郑国,迫使郑国也参与到辅助太子的盟约当中来。之后周惠王去世,太子郑被扶上了王位,是为周襄王。周襄王对于齐桓公当年的帮助非常满意,就派人送了很多礼物给他,齐桓公借着这次机会就召集了很多诸侯一起招待周襄王的使者。趁此机会和诸国签订盟约,史称葵丘之盟。

  在这次会盟之中,诸侯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一份合约,大致内容如下:不准祸水东引,不准因为别国饥荒就刻意不卖粮食,不准随意更换太子,妇女不能参政等等,这些内容是诸侯们达成共识之后定下的,而作为代表宣读盟约的齐桓公也从此踏上了巅峰,成为了当世霸主。

  齐桓公逐白鹿发生什么故事

  一般来说,小说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就能够经常碰到老爷爷来指点他们,齐桓公也就像是主角一样,经常在外面碰上老人家,比如他追一只鹿遇到一个“愚公”的老人指点了他应该整顿吏治,这次出去又是追一只鹿,又碰着了一个老人。

  


  话说这一天齐桓公趁着天气好出去打猎,遇上一只白鹿,就一直追着去,追到了麦丘,看到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家,齐桓公看到老人家就问:“老人家多大了啊?”那人回答说:“83了。”在那个时代83岁很长寿了,于是齐桓公感叹道真长寿啊。于是就和老人家坐下来喝喝酒什么的,喝着喝着,齐桓公说:“老人家您祝福我一下吧。”于是老人家用自己的方式祝福齐桓公,第一句是“让我的国君更加长寿,金银都不足为贵,只有百姓更加珍贵。”齐桓公听了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就让老人话再说一句。

  老人家接着说:“让我的国君能够好学且不耻下问,手下都是贤者能臣。”齐桓公觉得这个老人家肯定是来指点自己的就说再来一句,于是老人家又说了:“希望百姓能够不得罪君王,君王也不得罪百姓。”齐桓公觉得这句话说得不如前两句有水平,就请老人家换一句,但是老人家哭着说:“这句话比前两句更加重要呢。百姓得罪了君王,还有为他开脱的,君王得罪了百姓现在都没有为他们辩解的啊。”听到老人家这么情真意切的话,齐桓公觉得自己能够碰上这么一个智者,真是天大的福气,于是举荐他为官,而齐桓公能够称霸天下,不只是因为管仲,也是因为这次的遭遇啊。

  齐桓公之死到底是何原因

  齐桓公一生霸气冲霄,威震一世,谁能想到晚年的时候齐桓公竟会如此凄凉,甚至沦落到被人囚禁活活饿死的地步,那么齐桓公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又是为什么会落到这么一个悲惨的下场呢?

  


  齐桓公前半生可以说是英明神武,但是就像绝大部分前半生丰功伟绩,到了晚年却晚节不保的人一样,齐桓公到了晚年也要干出点让人惊叹的事情来。晚年时候的齐桓公不再像年轻时候那么英明神武,开始变得昏聩无能,而且随着管仲的身死,一大批老臣也相继去世,齐国上下竟然短时间内没有了丞相的人才,于是奸邪小人开始趁机作乱,易牙、竖刁等人受到了齐桓公的重用。

  这些人和齐桓公的感情其实也不差,其中易牙和齐桓公的交情甚至让人毛骨悚然。据说当时齐桓公一次无意间跟易牙说到自己这一生什么美食都吃过了,但是唯一没有吃过的就是婴儿肉,本来只是随口一说,无心之谈,但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易牙把这话记下了,回家之后把自己的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给清蒸了送给了齐桓公,这也让齐桓公更加信任他,但试想这么一个为了自己取悦君王能够杀死自己儿子的人怎么能够算得上是忠臣呢。果然后来齐桓公老了,管仲等人去世以后,易牙和其他的一些奸臣联合起来把齐桓公“请”到了一个小房子里,监禁着他,而他的儿子们都忙着争夺皇位根本没工夫管他,所以曾经叱咤风云的齐桓公竟然在这么一个小黑屋里面活活饿死了。

  齐桓公饮酒醉出了什么丑事

  齐桓公其实算不上那种非常兢兢业业的君主,他其实也很好色,很贪玩,也做过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据说有一次,齐桓公就因为自己喝酒喝的太多了,有点昏了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帽子给丢掉了,齐桓公觉得这是一个耻辱,就不肯上班了,连着几天没有上朝。

  


  君王三天不早朝,管仲这个丞相就坐不住了,找到齐桓公说:“这不仅仅是大王您的耻辱啊,您为什么不颁布政令来洗清耻辱呢?”齐桓公一听很有道理,就顺着管仲的意思,决定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的百姓,还把那些罪行较轻的犯人给放了。因此齐国的百姓都得到了优惠,以至于几天之后,百姓们纷纷感叹为什么大王现在不丢帽子了啊!

  对于齐桓公和管仲这个做法,有人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觉得齐桓公这样的做法在那些不明事理的人那儿是洗刷了耻辱,但是对于那些个君子贤人来说却是增加了耻辱。如果齐桓公之后的所作所为不符合道义,那么齐桓公的所作所为就没有起到洗刷耻辱的作用,但是如果齐桓公做的事情符合道义,那么以前不做非要在丢帽子以后做,这样丢掉的就不是帽子,而是道义。

  而且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不合适的,为了洗刷耻辱开仓济民,这是赏赐没有功劳的人,释放罪轻的人,这是刑罚不严、不惩罚罪犯。赏赐无功之人会让天下的百姓抱有不劳而获的想法,而不惩罚罪犯更是会让百姓对于小罪不再重视,容易犯法,这些都很容易导致祸患,怎么能说是在洗刷耻辱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春秋齐桓公在“葵丘会盟”上究竟干了些什么?
公元前651年,周襄王上台之后,历史上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姜小白,在葵丘这个地方主持了第九届春秋高峰会谈。这是当时最盛大的一次了,史称“葵丘会盟”。《左传》上记载的很有点奇怪:先说:“夏,会于葵丘。”紧接着又说:“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葵丘会盟”进行了两次,前一次是夏天,后一次是秋天。我们再看《史记》,也这样说:“夏,会诸侯于葵丘”;“秋,复会诸侯于葵丘”。复,就是重复的意思,复会,就是再会盟一次。那么,“葵丘之会”为什么要分作两次来进行呢?这里面又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幕隐情呢?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这两次会盟的主题内容来分析。夏天的一次,是周天子为齐桓公加尊赐胙。秋天的这次,又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史记、左传都没说。翻查先秦古籍,《孟子》中有一段讲葵丘会盟最详细的内容与条款。原文如下: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
· 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两次葵丘会盟登上人生顶峰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图片来源于网络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的第六年,诸侯们学着这次会盟还举行了另一次会盟,可见这次葵丘会盟的影响之大。这一年对于齐桓公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年齐桓公已经65岁了,可以说是已经到了人生的后期,虽然这次会盟成果斐然,但是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根据《史记》记载,有两次葵丘之盟,夏季秋季各一次,在夏季葵丘之盟上齐桓公不顾年老体弱下拜周王室,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但是到了秋季的葵丘之盟的时候,齐桓公却变得非常的骄纵,在盟约签订支护还要封禅泰山,可见当时的齐桓公已经是志得意满,忘乎所以了。而这样的举动也招来了当时作为周王室使者的宰孔的不满,宰孔对...
· 关于齐桓公的小故事介绍齐桓公好服紫
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霸主,他的一生有着很多有趣的小故事,这里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其中的几个故事。第一个是他当年在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以后,帮助远在北方的燕国击败了山戎的侵略,并且一路打到了孤竹之地。并且因为这块领地太遥远就把它让给了燕庄公,因此得到了诸侯们的信服。齐桓公能够得以开创霸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选贤举能,这里小编就不说那些说腻了的和管仲“相杀相爱”的故事了,转而说一下他招贤的时候发生的一件趣事。据说当年齐桓公非常重视有才能的人,在管仲的辅助下齐国日益强盛,齐桓公觉得只是一个管仲就让齐国发生这么多的变化,那么要是有更多的人才就会更好,于是让手下的人在宫殿外面烧起火把,壮大声势,招揽贤能,但是整整一年都没有人来,齐桓公非常尴尬。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乡下人希望求见齐桓公,手下人就问他有什么本事,他说:“我会背乘法口诀表。”手下人报告了齐桓公以后,齐桓公自己都觉得可笑,就让手下...
· 齐桓公小故事:齐桓公见小臣稷的故事介绍
齐桓公一生经历的事情很多,而很多他亲身经历的事情都成为了典故被后人传唱赞颂,并从他的故事中吸取经验。下面历史趣闻网就来给大家讲讲齐桓公见小臣稷的故事。这个故事原本被记载在吕氏春秋一书之中,书中原文如下: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大致是:齐桓公见臣子稷,一天去了三次也不得见,他的随从就对他说:“一国之君见一介布衣之士,一天三次都见不到,也可以不用再去见他了。”齐桓公却说:“不是这样的,那些不在乎功名爵禄的士人自然也不在乎什么国君了,而不在乎霸业的君王也不会在意那些有才的士人,就算士人...
· 麦姓起源故事:齐桓公至麦丘
齐桓公打猎到麦丘(现在山东商河县县城),遇到一位八十三岁老人。齐桓公赞其高寿,想请他说几句祷词。老人很高兴说:“主君万寿,财宝是贱,人是宝。”齐桓公说:“说得好,好言成双,再说一句。”老人说:“不以向别人请教为羞耻,贤人伴随身边,谏言的人得到善用。”齐桓公说:“好极了。这样好的话不会只有两句,再说一句吧。”老人又说了一句:“君王不要得罪臣民。”听到这句话齐桓公有点不高兴了:“我只听说儿子不要得罪父亲,臣民不要得罪君王。哪有君王不要得罪老百姓的道理?”老人说:“儿子得罪父亲,还有姑姑叔叔之类调解。臣民得罪君王,还有其它臣子相劝得到赦免。但是象夏桀得罪商汤,商纣得罪武王那样,君王得罪臣民就没有解了。”齐桓公听了,说:“这真是国家社稷的福气啊,让我遇到这位老人。”于是齐桓公封麦丘给这位老人,其后代以麦丘为姓,后改为麦。这是麦姓起源之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