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杨业可以降宋为什么不投降?历史上真实的杨业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7
转发:0
评论:0
杨业可以降宋为什么不投降?历史上真实的杨业,杨业是谁呢?杨业实际上就是我们常听的杨家将故事中的金刀老令公杨继业,也就是佘

  杨业是谁呢?杨业实际上就是我们常听的杨家将故事中的金刀老令公杨继业,也就是佘太君的丈夫,杨家七子的父亲。杨业是北宋名将,是杨继业的历史原型人物。

  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杨继业是在金沙滩一战之时,因为主帅潘仁美对杨家军的危机视而不见,最终被辽军包围,退到两狼山之时,杨继业仍然带着为数不多的士兵抵抗辽军的冲杀。在久候援军不到,身边的将士都已经战死的情况下,杨继业选择了撞李陵墓而死。

  以上是在杨家将故事中,杨继业的死法。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杨业是怎么死的呢?他死后又被葬在了哪里呢?

  历史上,宋太宗想要趁辽军新君上位,政局不稳之时,派兵伐辽。宋朝共派出三路大军,杨业便是其中一路。在战争开始之时,宋军占据绝对的胜利,主帅潘美和杨业等人连克云、应、寰、朔四州。

  后来东路大军在岐沟关大败,辽军开始了他们的反扑。面对辽军来势汹汹的攻势,杨业等人奉命掩护四州民众后撤。在面对如何保证百姓撤退的安全之时,杨业与潘美等人发生了争执。

  杨业认为应该派兵到应州,将辽军引向东面,好让百姓沿石碣谷南撤,并设弓弩手千人于谷口,骑兵居中接应,扼阻辽军南下。

但是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侁却让他领兵朔州。杨业知道此战必败,于是在临行之前与两人约定,让他们在陈家谷口接应。

  杨业率大军与辽军对战,掩护大军和百姓撤离,随后一路四站,终于突围到陈家谷的时候,事先约定的接应大军却连毛都没看见一根。原来潘美和王侁听到杨家军陷入包围圈之后,当即就将杨业抛弃,自己先跑了。

  等杨业到了陈家谷的时候,看见没有援军,长叹一声,带着残军与辽军大战,最后被辽军围剿。杨业因为负伤坠马被俘,不食三日而死,所部几无一人生还。

  “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杨业死之后,耶律斜轸曾将杨业的头割下来,带到辽国,给辽主验证。萧太后随后又下令让人将杨业的头颅传视辽军诸部,交于当时南京留守耶律休哥,休哥置于昊天塔中。也有人说是葬在了古北口。

  除了头颅的埋葬所在成谜之外,杨业最后的结局是尸首分离。所以除了头颅之外,还有他的身躯埋葬所在。种种情况的相加,便也就造成了杨业最后墓葬成谜。在今日,号称是杨业的墓葬的有许多。如:山西省岢岚县的杨业墓、五寨县的杨太师墓、五台山的令公塔、河北省唐县的杨业墓、香河县的杨令公墓等处。

  在这么多的坟墓中,到底哪个埋葬了杨业的尸身,尚未有详细的资料能加以判定。不过无论是葬在哪里,都不能抹去一代抗辽名将最后被尸首分离的悲哀,也不妨碍后世人对其的敬仰与钦佩。

  对于杨业此人,我们都知道他是后汉名门之后。后汉被后周所灭之后,刘崇建立了北汉,此后弱冠之年的杨业就在刘崇手下辅佐。到了后来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统一中原的时候,他归顺了宋朝,成为宋朝的大将,最后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看这种情况,杨业应该也算的上是两姓之臣了。那么为什么在被辽国俘虏之后,他没有选择投降,而是选择了而亡呢?

  杨业的确算是两姓之臣,但是投降宋朝和投降辽国却有本质的区别。首先杨业是汉人,无论是北汉还是宋朝,都是汉人开创的政权。但是辽国不一样,他是外族政权。这就好比一家人在家里怎么打也好,但是外人欺负的时候,无论如何都是向着家里的。其次,杨业投降宋朝,那是因为北汉都选择了归降宋朝。整个国家都选择了投降,他一个臣子自然也投降了。

  所以杨业选择而亡也不向辽国投降,表示了他强烈的民族气节。若是他真的选择投降辽国,那和当初投降宋朝就是两个概念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杨业死后葬在了哪里?杨业可以降宋为什么不投降辽国?历史上真实的杨继业
杨业是谁呢?杨业实际上就是我们常听的杨家将故事中的金刀老令公杨继业,也就是佘太君的丈夫,杨家七子的父亲。杨业是北宋名将,是杨继业的历史原型人物。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杨继业是在金沙滩一战之时,因为主帅潘仁美对杨家军的危机视而不见,最终被辽军包围,退到两狼山之时,杨继业仍然带着为数不多的士兵抵抗辽军的冲杀。在久候援军不到,身边的将士都已经战死的情况下,杨继业选择了撞李陵墓而死。以上是在杨家将故事中,杨继业的死法。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杨业是怎么死的呢?他死后又被葬在了哪里呢?历史上,宋太宗想要趁辽军新君上位,政局不稳之时,派兵伐辽。宋朝共派出三路大军,杨业便是其中一路。在战争开始之时,宋军占据绝对的胜利,主帅潘美和杨业等人连克云、应、寰、朔四州。后来东路大军在岐沟关大败,辽军开始了他们的反扑。面对辽军来势汹汹的攻势,杨业等人奉命掩护四州民众后撤。在面对如何保证百姓撤退的安全之时,杨业与潘美等人发生...
· 杨业战场上被称为“杨无敌”,为何最终投降了宋太宗?
说到宋代“家将”,相信除了“岳家将”以外,最多人谈论的,一定是“杨家将”。“杨家将”是北宋初年戍守北疆、抗御辽人的著名军事家族。它的故事自北宋中叶始,已经广泛流传,时至今日,仍然电影、电视的重要题材。而“杨家将”的始领,就是众所周知的杨业。杨家将的故事一直是各种剧集的题材。资料图片立志于少年时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宋太祖开宝元年)继业本名重贵,姓杨氏”,后获北汉世祖赐以姓名,故杨业别名为刘继业。杨业自幼已有为将立功之志。有一次,少年杨业外出狩猎,收获颇丰,于是意气风发地对随从说:“我将来做了将帅之后,用兵打仗,就好像现在打猎时,用猎鹰猎犬追逐野鸡兔子一样,手到拿来。”这一句“童言”,相信是没有人在言,殊不知在往后数年,竟一语成谶。青年“无敌”《宋史・列传第三十一・杨业传》记:“(杨业)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弱冠”,即二十岁左右,以今日的说法是刚刚成年了。青年杨业担任如此要位...
· 杨业为何被称作“杨无敌”?杨业最后是怎么死的?
杨业为何被称作“杨无敌”?杨业最后是怎么死的?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宋太祖花了十三年工夫,灭了南方五国,接着,就出兵攻打北汉都城太原。北汉请辽朝出兵援助,宋军吃了败仗。不久,宋太祖也得病死去,他的弟弟赵匡义继承皇位,这就是宋太宗。宋太宗决心完成统一北方的事业,公元979年,他亲自率领四路大军围攻北汉都城太原。辽军又来援助,宋太宗派兵截断援兵要道。太原城在宋军重重包围之中,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北汉国主刘继元没法,只好投降。刘继元手下有一名老将杨业,也归附宋朝。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武艺高强,十分器重他,任命他做大将。图杨令公归宋宋太宗灭了北汉,想乘胜攻打辽朝,收复北方失地。宋军攻势凌厉,北方有几个州的辽朝守将纷纷投降。宋军一直打到幽州(今北京市)。后来,辽朝派大将耶律休哥救援。双方在高梁河(今北京市城西)打上一仗,宋兵大败,宋太宗乘了一辆驴车,逃回东京。打那以后,辽军不断袭击宋朝边境。宋太宗十...
· 北宋名将杨业的经典战绩雁门之战中的杨无敌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此关两侧双峰夹峙,高耸入云,鸿雁南飞之时,也须从双峰之间通过而得名,以喻双峰之高、地势之险。如果说金庸作品终究是小说家言,发生在雁门关下的那段故事不可信,那么北宋初年“杨家将”的故事却是真实存在的了。公元980年3月。辽国一面命令河北地区辽军开始佯攻,另一方面任命大同府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为统帅,率10万铁甲骑兵南下进攻雁门关。辽军一路势如破竹,沿途宋军一触即溃。不久辽军前锋抵达北方咽喉雁门关。关系到北宋存亡的雁门关保卫战拉开序目。强敌来袭,担负雁门关防御重任的杨业立即向正驻守太原的北方防务主管潘美紧急求援。作为久经战阵的开国名将,潘美对杨业的危局比谁都清楚。但问题是他虽身兼要职,管辖着北方驻军。但是,作为北方前线最高军事长官的潘美面对强敌来犯,却只能眼巴巴看着而无能为力。原因很简单:他没有最重要而又是最起码的,对属下军队的临阵指挥和...
· 被称为“杨无敌”的杨业最后是怎么死的?
杨业,山西太原人。他的父亲杨信在北汉曾任麟州刺史,杨业少时好骑射,以英勇善战著称,于北汉任节度使,任内与辽国的作战中,屡立战功,每战必捷,当时被称作“杨无敌”,宋太宗征伐北汉时多次与宋军交战,太宗感其英勇,之后感于大势所趋,建议其主刘继元归顺于宋,之后杨业也一同归降。太宗大喜过望,命为左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镇守雁门关抵御辽国。太平兴国(公元980年)三月,辽景宗率十万大军攻雁门关,当时杨业以数百骑兵奇袭,大败辽兵,自此,契丹人每同宋军作战,只要一看到杨业的旗帜,就悄然引兵退走,可见辽兵其之畏惧。雍熙三年(公元986年)二月,宋太宗率兵北伐,主帅潘美攻幽州失利,杨业见辽兵之势远大于宋军,便主张绕道而行,保留战力。他说:“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今山西大同)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今山西应县),契丹必来拒,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