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魏惠王谓卜皮曰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魏惠王谓卜皮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原文为:魏惠王谓卜皮曰:“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对曰:“臣闻王之慈惠也。”王欣然喜曰:“然则功且安至?”对曰:“王之功至于亡。”王曰:“慈惠,行善也。行之而亡,何也?”卜皮对曰:“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不忍,则不诛有过;好予,则不待有功而赏。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魏惠王问卜皮他在外的名声如何?卜皮回答他,大王仁慈惠爱。魏惠王大喜,认为自己名声很好,便接着问自己的功业会达到什么程度,卜皮却回答他到,将走向灭亡。魏惠王不解,接着又问了一个为什么,在他认为,仁慈惠爱是善行,善行怎么会走向灭亡呢?卜皮给他的回答是,仁慈的人不忍心,而惠爱的人好施舍,不忍心,则不会惩罚有罪过的人;好施舍,就不会等着臣子做出功绩就赏赐。有了过错而不惩罚,没有功劳却接受赏赐,即使国家灭亡,这不是也是应该的吗?
惠王觉得自己名声在外,仁慈惠爱,岂不知,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矛盾有其特殊性,也许仁慈惠爱是好的表现,但是不在事物特定的范围内,反而会弄巧成拙。具体的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和对待,不能不分析利弊,一概而论。为了仁慈而失了法度,为了惠爱而不鼓励建工,这样反而会走向失败。
齐威王论国宝为什么惠王有惭色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与魏惠王约着一起山中打猎,魏惠王有心炫耀,便问齐威王有何宝物,齐王心里怎会不知惠王是何意图,便回到:“没有”。魏惠王心里得意极了,嘴里还继续说到:“我的国家虽然小,可是我尚且还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直径一寸的夜明珠十颗,你齐国那么大,难道连这样的宝物都没有?”
齐威王听完魏惠王说完,顿了顿,不以为然的说到:“我的宝贝与魏王你的宝贝有所不同,您的宝贝是供人观看的,我的宝贝是用来治国安邦的;你的宝贝是可以估价的,我的宝贝却是无价之宝”。魏惠王一听,不解的问:“是何宝物?”齐王继续说到:“我有大臣檀子,镇守下陲,楚国不敢来犯,泗上诸国皆来朝拜;我有能成盼子,镇守高唐,赵人不敢打渔到黄河以东;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吓得燕人在北门、赵西门祈祷神灵保佑,并且千余户归顺了齐国;我有良臣钟首,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四位忠臣良将就是我的宝物,岂止是能照亮十二辆车子的夜明珠所能比较的?”一席话说完,魏惠王面露惭色。
魏惠王身为一国之君,本想借机炫耀自己的国力,但是实在小气,眼光只是局限于金银饰物,皆是俗物。魏惠王与齐威王对宝物的定义不同,齐王认为,宝物就是可以利用国家的兴旺发达,人才就是无价的宝物。惠王听完齐王一席话,方知自己是多么浅薄,很没有面子,便走开了。
春秋魏国魏惠王墓在哪里
魏惠王墓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春秋,是魏国第三代君主魏惠王的的墓。魏惠王,继位时值魏国最鼎盛时期,在即位后的战争中重创秦国;迁都大梁后,亲自设计和构建了水网,兴建了都城,所以魏惠王又被称作梁惠王。此后,大败于齐国,魏国开始衰亡。魏惠王逝于公元前319年,享年长达82岁,很可能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长寿的人。
魏惠王墓位于河南中牟县附近,这里有三座大型古墓,只可惜年代久远,没有得到妥善的保存,三座古墓没有一座完整保留下来,魏惠王墓是其中年代最久的一座。只可惜,由于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消磨,墓地保存已不完整,封土也随之流逝,确切的位置已经不能寻到,只能是当地村民大概指的一个缓坡,实为遗憾。
魏惠王墓2009年被列为郑州市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惠王是开封人心里的霸主,是华夏魏姓一族的骄傲,是凝聚魏氏宗族力量的重要人物,对于宣传河南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
2014年魏怀习在考察魏惠王墓期间提出,要尽可能修缮魏惠王墓,争取让更多的魏氏宗亲或企业参与进来,让“魏氏老家在河南”的形象深入人心;加快收集各地魏氏族谱,力争可以把全国魏氏的族谱连起来。宗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它传承于族人之间,记载在字里行间,是凝聚每一个宗族人心的纽带,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