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大将孙传庭为什么会败给李自成?
孙传庭是明朝末年崇祯朝大将,由文到武,扛起大明破碎山河。孙传庭生于公元1593年,去世于公元1643年,享年五十一岁,字伯雅,又字白谷,为代州镇武卫人。
公元1619年,中进士,初授永城知县,后为吏部验封主事升稽勋郎中。后因为不满奸臣魏忠贤专政,因而弃官归家,闲居家中。一直到了崇祯九年,魏忠贤伏诛,农民起义军席卷天下后,才重新出仕。复出的孙传庭受到重视,一再越级为官。先是越级升为顺天府府丞,后又被擢为右佥都御史。明崇祯十五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十六年升为兵部尚书。
孙传庭一生最大的功绩,全在农民起义军方面。他曾经生擒了第一任闯王高迎祥,后又与洪承畴一道,将李自成部击溃,甚至让李自成几近全灭,可惜的是因为崇祯皇帝草率调兵迎战皇太极,给了李自成复出的机会,这才有了后来的闯王入京。
孙传庭宣大总督后,因为政见不合,多次受到杨嗣昌一派的,最后甚至在杨嗣昌的阴谋下,被下入狱。后来虽然被起复,迎击各路起义军,最终还是因为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明史》对这个将军评价极高,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孙传庭是一员大将,他多次凭借自己极高的军事才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不过与其他将领不同的是,孙传庭不是一个纯粹的武将,他由文入武,既有文人的计谋才识,也兼具武将的铁血手段。
其次,孙传庭是一个刚直的男人,是一个尽责尽职的官员。孙传庭中了进士后,官路亨通,但是因为当时奸臣魏忠贤当道,整个朝廷极为混乱,事事以魏忠贤为先,官场黑暗。因为不满魏忠贤专政,孙传庭愤而辞官。一直到魏忠贤伏诛后,他才重新出仕。而在为官期间,他兢兢业业,尽管所效忠的君主,并不是明君,他依然坚持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君主排忧解难,为国家清除不安定因素。
在他为官期间,因为与杨嗣昌不和,多次被杨嗣昌。孙传庭仍然顶着巨大压力,起义军。后来他更是被杨嗣昌陷害入狱三年,过着凄惨的日子。最终当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没有怨言,毅然挑起重担,南征北战。
这名为国家,为君主兢兢业业的将领,其最后结局并不是很好。他的死,也许这是他最为悲戚的地方。
因为帝王的多次催战,而粮草不足,根本不足以应对敌军的情况下,孙传庭战败身亡,马革裹尸。可让人同情而悲宛的是,孙传庭为这个国家献出了生命,用命回报给了自己的君主,最终却只得来了君主的猜忌。孙传庭战死后,崇祯帝认为孙传庭诈死潜逃,因而不给其家人遗恩。李自成破城后,孙氏一家全部自尽,只余一八岁幼儿被白翁收养。
遥想当年孙传庭与洪承畴合力,打的李自成毫无还手之力,所部几尽全灭。最后还是因为崇祯皇帝急诏,才让李自成和部下十几人逃脱,得以有东山再起之机。可是后来再对上李自成,却变成孙传庭仓促逃亡了。其中原因,自然不是因为孙传庭比不上李自成,而是因为兵士疲软,粮草不足,军中时疫流行。在根本没有抵挡能力的情况下,被自己的君主催促一战,失败是自然之事。
孙传庭是一位大将,但是去没有遇到一位明君,实在可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