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 桓公九合诸侯
桓公九合诸侯是指齐桓公与各国的诸侯进行会合,签订一些互相好利的盟约。这样的诸侯会合在齐桓公在位的时候出现了许多次,并不“九合”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并不准确指九次。
齐国虽然在长勺之战中吃了败战,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齐桓公后来的霸主地位。过来几年之后,北方的燕国派使者来向齐国请求支援,齐桓公决定率兵去救援燕国。齐国和燕国联合起来一起打败了山戎,之后邢国也遭到一个小部落狄人的侵犯,于是齐桓公又带着军队赶跑了狄人,帮助邢国修筑了城墙。接着,狄人又开始侵犯卫国,齐国又帮助卫国修建国都。这几件事情过后,齐国的声望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但是南方的楚国对此却表示不服,想要与齐国一较高低。楚国逐渐收复了南方的地区,后来干脆自称为“王”,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于是,齐桓公率领了宋、鲁、陈等七国军队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楚国看到如此庞大的军队便派使者去见齐桓公,想让齐桓公放弃攻打楚国的想法,但是齐桓公没有答应。后来又派屈完去游说,同时也表达了认错的想法,齐桓公同意不进攻楚国,又让中原八国诸侯与楚国订立了盟约,之后各国都离去了。
后来,周王室内部发生了纠纷,齐桓公又帮助太子巩固了地位。齐桓公趁此机会,在宋国会合诸侯,又订立了一个盟约,希望各个盟国之间能够友好相待。像这样的会合,一共有许多次,历史上称为“九合诸侯”。
桓公九合诸侯
历史上所称的“九合诸侯”,就是由齐桓公所主持的,是指春秋时齐桓公与各国诸侯使者进行会盟,也是他成为霸主的盟会,在这一系列的会盟之中,齐桓公正式奠定了自己春秋霸主的地位。
对于齐桓公到底组织了多少次会盟的次数,历史上的记载又是不同的。《论语》中说“齐桓公,一匡天下”。《谷梁传》中称齐桓公一共召集“衣裳的会合十一次,兵车的会合有四次”。另外,还有人进行考证说齐桓公在位的四十三年中,与诸侯会合的次数为二十六次。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召集了宋、陈、蔡、邾四个国家进行会盟,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由诸侯来担任的盟主。之后,齐桓公又多次组织诸侯国的会盟。前651年,周王室发生纠纷,齐桓公帮助周襄王进行了即位,巩固了他的地位。于是,齐桓公趁此机会又在葵丘与各诸侯国进行会盟,周襄王还派人赐给齐桓公天子车马等奖赏。
对于“九合诸侯”中的“九”字,众人的意见不一,许多人认为是齐桓公组织会盟的次数,但也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说法,认为“九”应该是一个动词,与“纠”是通假字,意思为聚集、纠集,“九合诸侯”也可以称为“纠合诸侯”。第二种说法,应该表示多数的意思,即“九合诸侯”应该是多次会盟诸侯的意思。“九”字作为虚指的数字,这种意思在古汉语中还是比较普遍运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