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顺治为何下令太监不许干政 违令者处死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82
转发:0
评论:0
顺治为何下令太监不许干政违令者处死,自从春秋战国有明确信史以来,太监就已经出现在了历史的大舞台上,他们有人推动了

  自从春秋战国有明确信史以来,太监就已经出现在了历史的大舞台上,他们有人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如蔡伦、郑和等人;有人则把国家推向了灾难,如赵高、魏忠贤等人。

  然而,相对于对太监的管理措施而言,所有朝代中唯有清朝最为严厉,顺治帝甚至下诏规定对于干政的太监凌迟处死,绝不留情。

  《清史稿·世祖本纪》记载:顺治十年六月,顺治帝专门下诏初步规定了太监的责任和义务。

  诏书中先是提到了太监的产生和发展史,认为在周代之前的夏、商二朝,没有使用太监。周朝时才让太监干些打扫卫生和传达命令的杂活。

  但是,自从秦汉以来,太监开始有了权力和地位(如赵高被秦二世封为丞相),开始干预和把持朝政,危害天下。

  诏书还认为,太监对于君主的忠,只是本分的小忠;但太监所犯下的恶,则是对天下人的大恶。总体而言,太监的恶,要远远大于他的忠。

  最后,顺治帝在诏书中明定:本朝使用太监也是宫中的需要,但要严格限制其品级——“级不过四品”;严禁太监随意出宫,“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慈禧身边的大太监安德海,就因此而死在了山东)”;严禁太监结交朝廷及地方官员,如有发现,一律处死(外官有与交结者,发觉一并论死)。

  可想而知,朝廷及地方官员结交皇帝身边的太监,肯定没有好的事情,除了想要造反之外,恐怕没有更好的解释了。

  这是顺治帝在顺治十年专门为管理太监而下的诏书。

  两年后的顺治十二年,顺治帝再次专门为此而下诏书,明定了对于太监干政、收受贿赂、结交外官的处罚。

  诏书中首先还是解释了宫中确实需要太监来打杂,但随即就提出若管理不善,就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任使失宜,即贻祸乱)。

  然后,列举了明代此类人的代表——“如明之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魏忠贤辈,专权擅政,陷害忠良,出镇典兵,流毒边境,煽党颂功,谋为不轨,覆败相寻,深可鉴戒。”

  最后,对于太监干政、收受贿赂、结交外官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处罚——“如有窃权纳贿、交结官员、越分奏事者,凌迟处死”。

  紧接着,顺治帝就在内宫十三个太监衙门口竖立起来了刻印有此诏书的铁牌,天天让上下班的太监学习体会诏书精神,以示警示。

  后来,顺治帝临终之时依旧对此念念不忘,并作为了自己执政时期的一条罪状,以此来叮嘱自己的子孙要对太监多加管教。

  顺治帝死后,儿子康熙对于父亲的教导严记在心,即位后的第二个月就处死了“有罪内奸吴良辅”。

  相对于其他朝代的其他朝代的太监来说,清朝的太监是最苦、最累、最憋屈、最无权无势的,而且平日里想出宫透透气都是求之不得的。

  有个不怕死的安德海,最后还是死在了山东官员的手中——因为有顺治帝的祖训,就连慈禧这样厉害的当权者,也拿打狗不看主人的地方官毫无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元璋设立不许宦官干政铁牌被哪个太监砸碎?
明太祖朱元璋提三尺剑平定天下,有鉴于汉唐宦官专权之祸,在皇宫门口树立了一块三尺高的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用这条铁打的规矩来警戒后世。明成祖迁都北京,也把这块铁牌扛过来了。后来,突然有一天,这块铁牌竟然“神秘”了。此事调查多年,一无所获。铁牌是怎么消失的现在,让我们穿越历史,从故纸堆中寻觅蛛丝马迹,尽量还原事件场景,如果当年故宫门口安装了监控设备,事情应该是这样的。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月光洒在雪地上。此刻已然宵禁,紫禁城里鸦雀无声,宫门口值夜的侍卫手握画戟,昏昏欲睡。这时,墙内突然传来吟诗之声,侍卫们猛然清醒,喝问是谁,只见一个黑影踏雪而来,身披一件黑色大氅,侍卫们立刻将其团团围住。只见此人从袖中掏出折扇,轻摇了下,扇面上写着“忠勤体国”字样,众人连忙跪倒,齐声颂道:“请公公恕罪。”网络配图黑影抖落大氅,抬头笑了笑:“都起来吧,今天谁带班?”早有一名小校近身跪下,口称“回公...
· 朱元璋曾设不许宦官干政铁牌为何消失?
明太祖朱元璋提三尺剑平定天下,有鉴于汉唐宦官专权之祸,在皇宫门口树立了一块三尺高的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用这条铁打的规矩来警戒后世。明成祖迁都北京,也把这块铁牌扛过来了。后来,突然有一天,这块铁牌竟然“神秘”了。此事调查多年,一无所获。铁牌是怎么消失的现在,让我们穿越历史,从故纸堆中寻觅蛛丝马迹,尽量还原事件场景,如果当年故宫门口安装了监控设备,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网络配图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月光洒在雪地上。此刻已然宵禁,紫禁城里鸦雀无声,宫门口值夜的侍卫手握画戟,昏昏欲睡。这时,墙内突然传来吟诗之声,侍卫们猛然清醒,喝问是谁,只见一个黑影踏雪而来,身披一件黑色大氅,侍卫们立刻将其团团围住。只见此人从袖中掏出折扇,轻摇了下,扇面上写着“忠勤体国”字样,众人连忙跪倒,齐声颂道:“请公公恕罪。”黑影抖落大氅,抬头笑了笑:“都起来吧,今天谁带班?”早有一名小校近身跪下,口称“回公...
· 朱元璋设立不许宦官干政铁牌却被太监派人砸碎?
明太祖朱元璋提三尺剑平定天下,有鉴于汉唐宦官专权之祸,在皇宫门口树立了一块三尺高的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用这条铁打的规矩来警戒后世。明成祖迁都北京,也把这块铁牌扛过来了。后来,突然有一天,这块铁牌竟然“神秘”了。此事调查多年,一无所获。铁牌是怎么消失的现在,让我们穿越历史,从故纸堆中寻觅蛛丝马迹,尽量还原事件场景,如果当年故宫门口安装了监控设备,事情应该是这样的。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月光洒在雪地上。此刻已然宵禁,紫禁城里鸦雀无声,宫门口值夜的侍卫手握画戟,昏昏欲睡。这时,墙内突然传来吟诗之声,侍卫们猛然清醒,喝问是谁,只见一个黑影踏雪而来,身披一件黑色大氅,侍卫们立刻将其团团围住。只见此人从袖中掏出折扇,轻摇了下,扇面上写着“忠勤体国”字样,众人连忙跪倒,齐声颂道:“请公公恕罪。”网络配图黑影抖落大氅,抬头笑了笑:“都起来吧,今天谁带班?”早有一名小校近身跪下,口称“回公...
· 朱元璋设立不许宦官干政铁牌被哪个太监派人砸碎?
明太祖朱元璋提三尺剑平定天下,有鉴于汉唐宦官专权之祸,在皇宫门口树立了一块三尺高的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用这条铁打的规矩来警戒后世。明成祖迁都北京,也把这块铁牌扛过来了。后来,突然有一天,这块铁牌竟然“神秘”了。此事调查多年,一无所获。铁牌是怎么消失的现在,让我们穿越历史,从故纸堆中寻觅蛛丝马迹,尽量还原事件场景,如果当年故宫门口安装了监控设备,事情应该是这样的。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月光洒在雪地上。此刻已然宵禁,紫禁城里鸦雀无声,宫门口值夜的侍卫手握画戟,昏昏欲睡。这时,墙内突然传来吟诗之声,侍卫们猛然清醒,喝问是谁,只见一个黑影踏雪而来,身披一件黑色大氅,侍卫们立刻将其团团围住。只见此人从袖中掏出折扇,轻摇了下,扇面上写着“忠勤体国”字样,众人连忙跪倒,齐声颂道:“请公公恕罪。”网络配图黑影抖落大氅,抬头笑了笑:“都起来吧,今天谁带班?”早有一名小校近身跪下,口称“回公...
· 宦官干政的始作俑者蔡伦
众所周知,四大发明是中国的骄傲,说起四大发明,就不能不提到蔡伦这个人物。作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或改进者,蔡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是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的人生轨迹,而他的最后归宿则更不为人所知。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漂亮,活泼可爱,此乃人之常情,但在东汉初期的汉章帝时代,如果谁家的孩子是个智商高的小帅哥,父母在欣慰满足之余,却有着深深的隐忧,因为当朝天子热爱艺术(特别是书法艺术,“章草”书体就因他而得名),是个唯美主义者,喜欢派人到全国各地挑选秀外慧中的少年入宫为领袖服务,说得直接点,就是当太监。出生于湖南耒阳农民家庭的蔡伦不幸被选中了。公元75年,十多岁的蔡伦失去了男人的命根子,流了很多血,承受了难忍的疼痛。随后,他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被带到了几千里之外的京城洛阳,进了宫,开始了做太监的生活。所有这一切,会在一个孩子的心上留下怎样的烙印,每一个有感情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到,但没有谁能够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