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元朝时期真的近百年都没举行过科举考试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5
转发:0
评论:0
元朝时期真的近百年都没举行过科举考试吗,“八倡、九儒、十丐”这几个字在刚刚粉碎“四人帮”时,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组

  “八倡、九儒、十丐”这几个字在刚刚粉碎“”时,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组。的许多人在批判“”大搞文化愚民政策、不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时。

  常把元朝人这段发自己朝代牢骚的牢骚话当成历史加以引用,有一位近年才崛起的“历史学家”甚至由之推断,元朝立国到亡国近百年间没有举行过一次科举考试。

  由于这位史学家颇有名气,有相当一部分喜欢“文化快餐”的人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又一个误区出现了——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各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系由分科取士而得名。

  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杨广时始置进士科。

  唐代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至武则天时则天本人亲行殿试。

  并增设武举。其由皇帝特诏举行者,称为制科。一般的史学著作或工具书,在谈到科举制度时前举唐、宋,后举明、清,很少提到元代,遂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元代根本就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大漠深处有“绿洲”

  元代究竟是否举行过科举考试,我们还是应该让《元史》来说话。

  《元史·选举志》:“太宗始取中原,中书令耶律楚材请用儒术选士,从之。九年秋八月,下诏令断事官术忽斛与山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历诸路考试。

  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但以不失文义为中选。其中选者复其赋役,令与各处长官同署公事。得东平杨奂等凡若干人,皆一时名士。”

  太宗即元太宗窝阔台,太宗九年即公元1237年,耶律楚材是蒙古时代一个最为有名的贤相。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蒙古立国之初确实行过科举考试,考试中选者享有免除徭役、赋税。

  与长官同署公事的权利,并且点出了第一批中选者中的榜首杨奂的名字。

  也许有的人要斤斤计较蒙古帝国与元帝国之间的区别,认为开科取士的是蒙古,元代根本未曾开科取士,这话也不对。

  我们不妨再引一段《元史》。

  《元史·选举志》:“(元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选举法。远述周制,次及汉、隋、唐取士科目。

  近举辽、金选举用人与本朝太宗得人之效。以为负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

  或作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以今论之,惟科举取士最为切务……帝曰:‘此良法也,其行之!’

  中书左三部与翰林学士设立程式,又请依前代立国学,选蒙古人诸职官子孙百人,专命师儒教习经书,俟其艺成,然后试用。”

  此举因故未果。

  到了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当时的丞相火鲁火孙、留梦炎等人又一次重新建议开科取士,虽然也因故未果,但当时的科举取士的方略却确定了下来。

  到了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十月,当时的中书省官员又上书给皇帝,称“科举事。

  世祖、裕宗累尝命行,成宗、武宗寻亦有旨,今不以闻,恐或有诅其事者。夫取士之法,经学实修己治人之道,词赋乃摘章绘句之学。

  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故士习浮华。今臣等所拟,将律赋省,题诗小义皆不用。

  专立德行、明经科,以此取士,庶可得人!”——建议皇帝重开科举,不过范围比隋、唐时代缩小了,只有德行、明经二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元朝真的近百年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吗?
“八倡、九儒、十丐”这几个字在刚刚粉碎“”时,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组。的许多人在批判“”大搞文化愚民政策、不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时,常把元朝人这段发自己朝代牢骚的牢骚话当成历史加以引用,有一位近年才崛起的“历史学家”甚至由之推断,元朝立国到亡国近百年间没有举行过一次科举考试。由于这位史学家颇有名气,有相当一部分喜欢“文化快餐”的人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又一个误区出现了——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各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系由分科取士而得名。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杨广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至武则天时则天本人亲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其由皇帝特诏举行者,称为制科。一般的史学著作或工具书,在谈到科举制度时前举唐、宋,后举明、清,很少提到元代,遂给人造成一...
· 探究:元朝真的近百年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吗?
“八倡、九儒、十丐”这几个字在刚刚粉碎“”时,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组。的许多人在批判“”大搞文化愚民政策、不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时。常把元朝人这段发自己朝代牢骚的牢骚话当成历史加以引用,有一位近年才崛起的“历史学家”甚至由之推断,元朝立国到亡国近百年间没有举行过一次科举考试。由于这位史学家颇有名气,有相当一部分喜欢“文化快餐”的人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又一个误区出现了——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各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系由分科取士而得名。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杨广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至武则天时则天本人亲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其由皇帝特诏举行者,称为制科。一般的史学著作或工具书,在谈到科举制度时前举唐、宋,后举明、清,很少提到元代,遂给人造成一...
· 揭秘清朝时期的宰相真的没有出现过这个职位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宰相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如果有注意的话,会发现几乎每个朝代好像都有宰相。宰相一方面是帮助皇帝治理朝政,另一方面也是对皇帝的权力进行约束的。当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一开始还有宰相这个职位,但我们都知道明朝为了巩固皇权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建立东厂、锦衣卫等,朱元璋生怕自己的天下被别人夺走。于是就自编自导了一出左丞相谋反的戏码,借此将宰相的位置从中国历史上剔除了,而且下令以后不许大臣们上奏关于丞相职位的事情。之前提到过,宰相的一方面作用,是帮助皇帝处理朝政之事,为了弥补这个空缺,朱元璋就建立了内阁制度,由他自己选取6、7个人,组成内阁,来帮助自己处理事务。“内阁”成员的任期是无限期的,皇帝可以随时更换。清朝雍正年间(1730年),废除了“内阁”,成立了军机部。军机部成为神秘而强大的皇帝的代表机构。首相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是中...
· 明神宗朱翊钧是谁?他真的28年都没上朝吗?
古代那么多的皇帝,难免出现一两个异类,明神宗朱翊钧就是最好的例子。自有皇帝以来,是勤奋的皇帝多,懒惰的皇帝也多,但懒惰到明神宗这种地步的却没有多少,至少就我们已知的上千年历史中,就他一个。明神宗乃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就是著名的万历皇帝,做了48年皇帝,却旷工了整整28年,堪称最懒皇帝。我们知道,古人是非常迷信鬼神的,神在他们的眼中是不可冒犯的,所以神这个字,一般很少会出现在庙号谥号之中,但是明神宗却得了一个“神”的庙号,这与他几十年不上朝有着很大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明神宗28年不上朝,明朝不但没亡,百姓的生活反而有所提高,这也算是一种神迹了,被称之为“神宗”,名副其实。明神宗的懒惰并非一日之功,其实他小时候还是非常勤奋的。明神宗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当时他的祖父嘉靖皇帝迷信道教,“讳言储贰,有涉一字者死”,因此神宗出生以后,没有人敢将这一消息告诉嘉靖,连名字都不敢给他起。五年之后,...
· 三国时期的徐庶,被俘到曹营后,真的没献过一策吗?
三国中的徐庶,足智多谋,熟读兵法,用兵如神!原是刘备谋士,他初出茅庐就立几次大功,被曹操看中,曹操为得到徐庶,施计劫持徐母,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掳去,不得已进曹营,但临别时说了,自己虽身在曹营,但绝不为曹操献一谋。那么徐庶到底有没有向曹操献过计策呢?史书上并未记载,不过《三国志》一书并未为徐庶立传,可以猜测徐庶至少没有献过像样的计策,这也是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可以美化出徐庶这样一个人物的依据。也就是说,徐庶是发过言,献过策的,只不过没有受用罢了。对此小编猜测有两个可能。第一个可能:才华不够。据统计,曹操的一生之中共有过一百零二位谋士,就连诸葛亮都曾感慨:魏殊多士耶。可见在众多谋士中脱颖而出是多么的不容易。三国志为曹魏二十多名谋士立传,而其中并没有徐庶,可以看出徐庶当时在曹魏集团中地位是多么的尴尬。第二个可能:难以取信。徐庶毕竟是刘备集团投靠过来的,而且是主动投靠,这让人很难不怀疑他的动机。总所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