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朝得道高僧神秀大师的简介 神秀与慧能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00
转发:0
评论:0
唐朝得道高僧神秀大师的简介神秀与慧能,神秀大师,公元606年出生于汴州尉氏,是唐朝时期的一名得道高僧。师傅为禅宗五

  神秀大师,公元606年出生于汴州尉氏,是唐朝时期的一名得道高僧。师傅为禅宗五祖弘忍,自己则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俗姓李,早年当过道士,在隋末的时候出家为僧,博学多才。在自己50岁的时候,向五祖弘忍求法,之后深受弘忍器重。

唐朝得道高僧神秀大师的简介 神秀与慧能

  神秀画像

  五祖弘忍最终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了慧能。但是神秀大师并没有因此懊恼,而且很大方的承认了自己对于佛法的领悟确实没有慧能来得透彻,自己还是谦虚地修炼着。五祖弘忍入灭后,其门下弟子四处传教,影响力最大的要数神秀这一支。公元700年,一代女皇武则天还亲自将神秀大师迎接进京,还对他行了跪拜之礼,以示虔诚。

  公元701年,武则天对神秀大师礼遇有加,为他建造了多座寺庙。比如在神秀大师当初传教的当阳山,建造了一座度门寺;在神秀大师出生的汴州尉氏,建造了一座报恩寺。公元705年,唐中宗即位,神秀大师所受到的礼遇更加重了。公元706年,神秀大师圆寂了,当时神秀大师已经足足一百岁了。

  神秀大师圆寂后,其门下弟子嵩山普寂、义福两大弟子在统治者的支持下,还是坚持将神秀大师的宗风传扬出去,盛极一时。这两人在当时受到佛教教徒的尊崇不亚于神秀大师。普寂大师的弟子道璇后来还将北宗禅传到了日本去。北宗禅是神秀大师的力作,其不同于南宗禅的最大原因是他更适合于普通人的修行,而南宗禅则要求比较高。

  神秀偈语

  五祖弘忍当时想要找一个人继承自己的衣钵,于是就让众人作首诗(佛家里称偈语)来评判。众人心里也都明白,五祖弘忍此举是为了选择继承人,而神秀当时是弘忍的首座大弟子,众人皆认为神秀是继承人的不二人选,所以干脆就没写偈语。

唐朝得道高僧神秀大师的简介 神秀与慧能

  神秀画像

  神秀知道这个事情之后,认为这个偈语十分重要,于是经过反复琢磨之后,在半夜里,打着灯将偈语题在了墙上。神秀偈语如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第二天天亮后,众人发现了这个题在墙上的偈语,觉得写得十分的好。身要像菩提树那样正直,心也像明镜台,但也仍然要逝世的拂拭,不要被俗世的尘埃所招惹。五祖看完后,也觉得不错,认为一般的普通人,按照神秀偈语上所说的那样去做,也是可以不堕入俗尘的。

  神秀偈语上所说的对我们今天的人非常有效,我们就是要做到“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不要让自己的佛性被烦恼所污染所遮蔽,保持一个平常心和清净心。整首偈语强调的是一个“渐悟”。就是认为应该勤奋休息,一步一步慢慢来领悟佛法。

  但是五祖最后还是选择了慧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就是因为禅宗的理念就是“顿悟”,而慧能所作的偈语主旨就是“顿悟”。“顿悟”与“渐悟”其实出发点是一样的,但是“顿悟”更需要的是智慧,突然顿悟。而历史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顿悟”,其实大部分还是“渐悟”的。所以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喜欢神秀偈语。

  神秀与慧能

  神秀与慧能同为五祖弘忍门下的弟子。他们二人还分别开创了南宗和北宗,南宗为慧能,北宗为神秀。之后,许多人觉得南北宗似乎是对立的,他们之间有很深的矛盾。原因是说神秀在五祖将衣钵传与慧能后,神秀对慧能展开追杀。

唐朝得道高僧神秀大师的简介 神秀与慧能

  神秀画像

  但是现在许多研究者认为,其实当初神秀并没有追杀慧能,原因很简单。神秀怎么也是一代大师,并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就做出追杀的事情来。经过继续研究发现,当初在岭南追杀慧能的的确是神秀的门下弟子,但这件事情与神秀无关。这些弟子都十分推崇神秀,不理解弘忍为何要将衣钵传给慧能,于是想要将袈裟抢回来,让神秀做传人。

  神秀自己本身其实对慧能是十分敬重的。神秀与慧能同为五祖的弟子,神秀对慧能有深厚的同门情谊。神秀深知自己对佛法的理解比不上慧能,所以在武则天面前极力推荐慧能。还想亲自去曹溪拜访慧能,但是自己年老体弱,只能让自己的弟子代自己去了解慧能的禅法。在自己弟子讽刺慧能的时候,他还会极力为慧能辩解。

  六组慧能一开始只是一个不识字的樵夫,后来一步步成为了一代宗师,还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耶稣”,坐下的弟子更是数不胜数。不过慧能能如此成功,其实与神秀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先是慧能的偈语是在神秀的基础上所作的,就算是作的比神秀好一些,但也是从神秀的偈语里受到的启发。而且后来神秀在武则天面前推荐了慧能,使得慧能的地位又再一次得到了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神秀
生平神秀早年博览经史,少年时出家,在禅宗第五祖弘忍门下,称为上座;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表示对教义的理解,但没有得到弘忍的赞许。唐武德八年(625年)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五十岁,至蕲州黄梅县双峰东山寺参谒弘忍,从事打柴汲水等劳役以求法。深为弘忍所器重,担任教授师,居五祖门下首座弟子,有神秀上座的名声。675年(上元二年),弘忍圆寂后,神秀离开东山寺,隐密修行。唐高宗仪凤年间(676年至679年),神秀至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大开禅法,声名远扬。武则天听到他的盛名,于久视元年(700年)遣宋之问迎请,当时神秀已年过九十。大足元年,(701年)抵东京洛阳,住于内道场,受高遇。武后时常询问,并命于当阳置度门寺、于尉氏置报恩寺,表彰功德。由此成为长安、洛阳两京法主,则天、中宗、睿宗三帝亲教授师,所传教法盛行华北,号称“北宗”。唐中宗即位(705年),神秀住洛阳六年...
· 神秀大师博综多闻精通坟典(图)
图片来源:资料图神秀禅师,河南开封人,俗姓李,《五灯会元》载:“少亲儒业,博综多闻,而舍爱出家,寻师访道。”由此可见,神秀禅师在青年时代便已是“博综多闻,精通坟典”的学者,后至薪州双峰东山寺,遇五祖以坐禅为务,乃叹伏曰:“此真吾师也!”誓心苦节,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这就是禅师遇五祖并投其门下的经过。大凡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平常生活中见其不凡的情操。神秀在未出家前便是名动乡邑的优秀学者,遇五祖后却能放下一切,誓心苦节,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可见一代伟人对于求法是如何地苦其心志了。然五祖是如何对待他呢?《高僧传》:“秀既见忍,忍默识之,深加器重,谓人曰:吾度人多矣,至于悬解圆照,尤先汝者。”《禅宗正脉》亦云:“祖默识之,深加器重”。五祖圆寂后,神秀大师遂往江陵当阳山,“唐武后闻之,召至都下,肩舆上殿,亲加跪礼,于内道场供养,命于旧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时王公士庶皆望尘拜伏,暨中宗即位,尤加...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禅宗北宗创始人神秀
禅宗的南北二派虽在弘忍下分出,但这种分派之说的真正盛行是在神会为慧能争正统之后。南宗人以南顿北渐来区分两宗的不同特点,不过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并不是一个“渐”字所能包容得尽的。神秀(606-706),俗姓李,河南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他少年时代曾经学习儒道经典,据《传法宝记》载,隋末时,王世充起兵,致使河南、山东一带饥疫遍地。神秀到荥阳筹粮,遇到一位善知识,便随其出家。张说的《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记载神秀于唐武德八年(625)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然后游历各地,“寻思慕道”(《楞伽师资记》卷一)。游历的区域大致在我国东南地区。五十岁时(此按《大通禅师碑》,一说为四十八岁)到湖北黄梅县东北的双峰山东山寺参谒弘忍禅师,在弘忍门下做了长达六年的打柴、汲水之类的勤杂工,深得弘忍器重。弘忍“命之洗足,引之并坐”,称赞他尽得己之禅法,“东山法门,尽在秀矣!”得法后,神秀长期隐居,时人不知其踪影,其实...
· 唐朝有哪些高僧?唐朝高僧有哪些贡献?
唐朝有哪些高僧?唐朝高僧有哪些贡献?自东汉佛教传入以来,佛法就在我国古代广受传播,受到了广大民众的信奉。再往后加上了帝王的追崇,在南朝时期佛教更是兴盛。到了唐朝时期,虽说历代君王都是以道教为主,但是也并没有刻意的去专门打压佛教,所以当时佛教发展依然是非常的繁荣的。在大唐的经济文化发展的浪潮当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高僧,那么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唐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高僧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玄奘法师玄奘是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地佛家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祎(yi),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法相宗创始人。高僧,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佛门历史上的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一行禅师一行原名张遂,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为避开武则天侄的纠缠,剃度为僧,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当阳山学习释教经典和天文数学。后成为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主...
· 唐朝高僧杜顺
华严宗初祖。唐代雍州万年(西西安)人。俗姓杜。讳法顺,号帝心,俗称炖煌菩萨。资性柔和,不思恶事,于从学中,备尝艰苦。十八岁出家,投因圣寺僧珍受禅业。后隐居终南山,大张华严教纲,提撕道俗。唐太宗闻其德风,召之入宫,礼遇有加。后游历郡国,劝念阿弥陀佛,又着五悔文赞咏净土。贞观十四年(640)十一月十五日,示寂于南郊义善寺,享年八十四。葬于樊川北原,塔于长安华严寺。著有《十门实相观》、《会诸宗别见颂》、《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等文。然后二文是否确为杜顺所作,尚未有定论。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五〈杜顺传〉释法顺,姓杜氏,雍州万年人。禀性柔和,未思沿恶。辞亲远戍,无惮艰辛。十八弃俗出家,事因圣寺僧珍禅师受持定业。珍姓魏氏,志存俭约,野居成性。京室东阜地号马头,空岸重邃,堪为灵窟,珍草创伊基,劝俗修理,端坐指郑示其仪则。忽感一犬,不知何来,足白身黄,自然驯扰,径入窟内,口衔土出,须臾往返,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