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李显忠是萧峰的原型吗 李显忠生平事迹介绍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51
转发:0
评论:0
李显忠是萧峰的原型吗李显忠生平事迹介绍,李显忠简介上提到李显忠出生于公元1108年,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本名世辅,

  李显忠简介上提到李显忠出生于公元1108年,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本名世辅,之后赐名他显忠。他是绥德军青涧人,也就是如今的陕西省清涧。李显忠家世显贵,是唐朝皇室的后代,17岁时就跟随他的父亲李永奇出入战场。李显忠胆略超过常人,武艺高超。金兵杀害他全家老小后,他经历很多努力,终于投奔到宋朝。  

  李显忠画像

  在公元1140年二月份,李显忠带领26人去往西夏。当时金和夏不和睦,李显忠活捉了长期以来,让西夏担心的金将"青面夜叉"。活捉之后,夏主特别高兴,立刻派出20万骑兵,命令文臣王枢、武将嘭讹担任陕西招抚使,又令李显忠担任延安招抚使,率兵攻打金。夏人因为李显忠心偏袒宋朝,因此产生了矛盾,就以贴鹞字的军队进攻李显忠的军队。李显忠带领手下抵抗,英勇作战,夏兵大败。而被杀掉的、践踏的夏兵大概有一万多人。李显忠囊获了夏人的战马大概400匹。之后李显忠出榜招募士兵,十几日内竟然招募到了万把人。

  李显忠带领招募而来的军队投奔四川的宋军,去的路上大概就已经招到四万人马了。宋四川宣抚吴玠派人抚慰李显忠,并给他奖赏,封他为指挥使、承宣使。李显忠到达临安的时候,受到高宗赵构的接见,赵构抚劳他多次后,赐名他为显忠,并赐镇江的田地给他,令崔皋等人担任他的将佐。

  南归后率领士兵们与金兵作战战,他英勇善战,战功卓著。曾经统领宋军进行了“隆兴”北伐。

  李显忠是萧峰的原型吗

  李显忠原名世辅,后赐名显忠;绥德军清涧人;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他有胆有谋,武功高强。在家人被金兵杀害后辗转到宋朝。他骁勇善战,战功赫赫,曾统领宋军北伐“隆兴”。写到这,你又有没有想到《天龙八部》里面的某个人呢?李显忠是萧峰的原型吗?  

  李显忠画像

  萧峰是金庸笔下小说的男主人,因为奸人从中作梗,害的家人骨肉分离,他也被寄养在一处农户家中,取名乔峰。他生在辽国,长在大宋,而他实为契丹人。他的父亲是辽国的总教头萧远山。萧峰胆识过人、智勇双全,是掌管江湖第一大帮的帮主,在任8年,帮主北宋抗击外敌,也是个爱国爱民的英雄好汉,在其身世揭开后不得已退位。

  萧峰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就是有情有义,忠义爱国。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他想寻求当年家人被害的真想;在此期间,他遇到了段誉和虚竹,并与他们结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他们的对彼此的承诺与信任,遇到自己的红颜知己阿朱,因种种误会,阿朱被他打至重伤后去世。阿朱的妹妹阿紫倾慕与他,他也毫不动摇,对爱情的忠贞使这个男人更加有魅力。萧峰在辽国拒绝高官俸禄,胁迫耶律洪基不许辽军越过宋辽边界,并断箭于雁门关外,换回了两国数十年的安宁与和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李显忠是萧峰的原型。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爱国好男儿,对国家民族忠诚,虽人生坎坷,充满磨难,但他们曾没有忘记以保护天下苍生为己任。

  李显忠评价

  李显忠出生于公元1108年,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本名世辅,之后赐名他李显忠。是绥德军青涧人,也就是如今的陕西省清涧。李显忠家世显贵,是唐代宗李豫的二儿子,即昭靖王李邈的后代,家庭多代都承袭官爵,封苏尾九族、都巡检史,也就是边疆的贵族。  

  李显忠画像

  李显忠17岁时就跟随他的父亲李永奇出入战场。李显忠胆略超过常人,武艺高超。金兵杀害他全家老小后,他经历很多努力,终于投奔到宋朝。

  历史上对李显忠评价还是很高的。吴玠说他:忠义归于朝庭,唯独他第一。金兀说他:“此人果敢英勇,应当避开他。”《宋史》中记录道:“李显忠生性神奇,立了无数战功,父子倆都为了国家而狥国了,志向就是收复中原。”杨育坤的《陕西五千年》中写道:“在南宋早期的陕西籍名将中,李显忠是最年轻的一个。他一生的开始是受困于金的军营里,之后秘密谋化了起义,失败后逃往夏,借夏的兵复仇,又从夏离开投奔宋,在战场上立下了无数的功劳,最终以抗金名将载入了历史,他经历的惊险和曲折,当时恐怕没有人可以与他相比。可惜他没有诗名,不然他的经历的传奇色彩一定不输给辛弃疾。

  李显忠去世后,葬在了秦望山北面的老虎山上,即如今的浙江省绍兴市鉴湖镇马园村的东面。不过后来因为年代久远就废弃了。不过后来的景区还是对他的庙宇进行了恢复和重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光显
生平李光显出生于乾隆二十年九月二十五日(1755年10月30日),家中务农,幼时曾进过几年家塾,后帮忙家中耕作,常挑谷物道金门镇右营游击署前贩卖,当时因为李光显之兄李光辉在营中服役,故他与营中军士相当熟识,常互比角力,多为李光显胜,军士见他孔武有力,故常鼓励他入伍。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在营中军士与其兄鼓励下,李光显加入了军队,不久被提拔补为“金门镇标右营外委”,因出身自海滨村落,他对于潮汐变化的掌握与驾船技术很有自信,岁多次自请驾舟出海巡哨,故深为上级嘉许,后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调升“澎湖协右营把总”。后来乾隆五十一年年底(1787年1月)台湾发生林爽文事件,李光显遂从澎湖被调到台湾支援,驻守打鼓汛,庄大田攻陷凤山县城后转攻打鼓汛,但为李光显所败。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李光显与游击郑嵩攻下竹仔港,再随参赞大臣海兰察前往枋寮等地平定事件。在这之后李光显因战功擢署“闽安协...
· 李渊是忠臣吗?是什么让忠心耿耿的李渊反了?
李渊为什么起兵反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忠诚只是相对而言的,太平盛世里,忠诚就来的容易一些,即便是有战事的时候,李渊对隋王朝也是恪尽职守的,能够扛起平叛的大旗,成为隋朝的主要支持者。而到了隋末大乱的时候,隋炀帝自己都躲在江都不肯回京师,而各地的起义又如火如荼的进行,摆明就是到了能者得天下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的李渊又什么理由不争一争天下呢?李渊在隋朝的身份是比较尊贵的,这种尊贵一方面来源于他的父亲李昞,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其父李虎更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是响当当的关陇集团的贵族,世袭唐国公。所以,李昞去世后,年仅七岁的李渊就承袭了父亲的唐国公。另一方面源于他的母亲独孤氏,李渊生于566年,杨坚建立隋朝的时候,李渊正好刚刚成年,他的母亲独孤氏是文献皇后的四姐,也就是说,隋文帝杨坚是李渊的姨父,而杨广是李渊的表弟。因此,李渊在隋朝是很受重用的,即便隋炀帝在位的时候对李渊有过猜忌,...
· 唐代皇帝李显怎么死的李显的皇后是谁
唐中宗李显一生非常窝囊懦弱,他作为皇帝是失败的,作为丈夫和父亲也是失败的,因为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他最后竟然是被自己的皇后和女儿合谋毒死的,实在的可怜可悲的。李显的一生就是个悲剧,他的经历也十分奇特的。本来她没资格当皇帝,不过命运似乎对他格外垂青,他的哥哥章怀太子被强势的母亲赐死了,所以李显就被立为太子,在父亲唐高宗李治死后,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帝,可惜他还有个也想做皇帝的母亲武则天,所以他常常受到武则天的摆布,李显心中不免有怨言,有一次竟然扬言要把皇位让给皇后韦氏的父亲,导致武则天大怒,废黜了他,贬为庐陵王,赶出长安。李显当时非常悲催,身边只有妻子韦氏相伴,两人相依为命,受尽苦难,李显几次想一死了之,都被韦氏劝住,好歹活了下来,所以李显对韦氏非常感激非常信任。在母亲武则天死后,李显终于再一次做了皇帝,就对韦氏无比信任,任由她胡作非为,韦氏,培养亲信,权力野心也一天天膨胀,她也想效仿武则天当女...
· 李显为何立无字碑?是效仿武则天吗?
乾陵是安葬武则天的陵墓,其中有一块碑是武则天立的,但是上面却没有任何碑文,史称无字碑。后来李显也立了一块无字碑,他为什么要立无字碑?是想效仿武则天吗?关于武则天立无字碑,历代文史学家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一直是众说纷纭。纠结的无非是武则天的功过是非,有的说是因为武则天的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也有的说武则天自知罪孽重大还是不写碑文为好,更有人在替武则天自圆其说,认为武则天有自知之明,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除了这三种说法,似乎再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了。可能大家都没注意到,唐中宗李显也立了一个无字碑,他是在效仿母亲武则天吗,其真正用意何在,到底想说什么呢。首先应该肯定的说,无字碑是悲哀的,不管是武则天还是李显,他们都有难言的苦衷,想必是涉及到了隐私。我们不妨抛却功过不论,单从家庭的因素来追寻。笔者不由的眼睛一亮,迷雾似乎清晰明朗。历代帝王撰碑文都喜功好大,很少涉及到家事。唯有武...
· 李显登基坎坷路:武则天传帝位给李显的过程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安阳人王同皎到东宫去迎接李显。网络配图李显有所怀疑,没有出来,王同皎说:“先帝把皇位传给殿下,殿下无故遭到幽禁废黜,皇天后土、士民百姓无不义愤填膺,已经有二十三年了。现在上天诱导人心。北门的羽林诸将与南牙朝臣得以同心协力,立志诛灭凶恶的小人,恢复李氏的江山社稷,希望殿下暂时到玄武门去以满足大家的期望。”李显回答说:“凶恶的小人的确应该翦除,但是天子圣体欠安,你们这样做能不使天子受惊吗!请诸位日后再图此事。”李谌说:“诸位将帅宰相为了国家不顾身家性命,殿下为什么非要让他们面临鼎镬的酷刑呢!请殿下亲自去制止他们好了。”李显这才出来。王同皎将李显抱到马上,并陪同太子来到玄武门,斩断门栓进入宫中。此时武则天在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在迎仙宫的走廊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