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朝鱼朝恩专权 鱼朝恩郭子仪李辅国的关系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71
转发:0
评论:0
唐朝鱼朝恩专权鱼朝恩郭子仪李辅国的关系,鱼朝恩是唐朝一位擅权宦官,安史之乱的时候他随唐玄宗一起逃跑,因护驾有功深得玄

  鱼朝恩是唐朝一位擅权宦官,安史之乱的时候他随唐玄宗一起逃跑,因护驾有功深得玄宗信任。他入宫的时候仅仅是一名太监,后来逐渐由三宫检责使到掌管军政大权。他的出现为唐朝的宦官专权打下了基础,加强了宦官的实力。同时也反映了出唐朝中,晚期朝现的不同问题。

  鱼朝恩像(网络图)

  在文言文《鱼朝恩专权》里面可以看出鱼朝恩专权十分严重,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不敢与他抗衡。朝中决定政事都要与他商议之后才敢做出决定,一旦没有经过他商议便大发雷霆。后来皇帝大臣都不喜欢他,但又不敢得罪他。鱼朝恩小儿子鱼令徽十五岁就在朝廷任职了,皇帝亲自赐于他绿衣。没过多久,鱼令徽则向父亲告状自己的等级较低被别人看不起。

  鱼朝恩听了之后非常生气,随即上奏皇上,说小儿鱼令徽官职太低受人欺负,要求皇上赐于他金腰带和紫服。当时紫服是文武官员三品以上才能穿戴,而鱼令徽职位远远不够。当时皇上还没有来得急准奏,鱼朝恩便命令相关人员拿来了紫衣,鱼令徽接过紫衣立即向皇上谢恩。皇上心里虽然很不痛快,但是表面上也不敢与他对抗,只能强言欢笑,称赞其小儿子非常合适。

  鱼朝恩虽然身为朝廷官员,对于朝廷之事都是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蛮横专权,事无忌惮。他所决定的事情都是强加于人,其小儿子也是蛮横无理,最终被流放于岭南。鱼朝恩晚年由于人人见其不快,最终在皇帝与大臣的联合下被杀。

  郭子仪鱼朝恩

  郭子仪是唐朝一位名将,有勇有谋,英勇善战,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鱼朝恩则是唐朝的一位擅权宦官,曾已太监入宫深受唐肃宗的信任,后来任内务总管。当时郭子仪与鱼朝恩都是朝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两人中间也发生过很多事情。

  郭子仪像(网络图)

  郭子仪是一名武将,善于领兵打仗,所以他手中掌握了朝中兵力大权。他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皇帝担心他有谋逆之心,鱼朝恩则毛遂自荐前往当监军。郭子仪对朝廷忠心耿耿,此消息传到军队之后,将士们都十分气愤。鱼朝恩压根就不懂得兵法,他仗着皇帝的宠爱在军队当中胡乱指挥。当时已经收复的失地又重新沦陷,士兵们要求郭子仪将鱼朝恩诛杀,郭子仪却没有那样做。后来皇帝也意识到国家不保,才把鱼朝恩调回京城,军队交回了郭子仪。

  鱼朝恩回京之后,不但没有回改之意,他还认为是郭子仪在后面使坏。于是又向唐肃宗进谗言,将郭子仪的祖坟挖了。当时军队士兵听到这则消息之后,个个截然大怒,要求起兵回京。而郭子仪认为,如果现在回京,叛军肯定会卷土重来,还是要先安定国家叛乱为重。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郭子仪率领军队回朝,朝中大臣个个为之不平。

  唐肃宗见郭子仪十分惭愧,祖坟之事已无法挽回,让郭子仪提条件尽量满足他。郭子仪则说,此次叛乱能够成功是皇帝的福气,是士兵英勇善战的功劳。至于祖坟之事,不能责怪任何人,自己在外面打仗不知挖了多少百姓的祖坟,是上天对自己的报应。当时文武百官听了之后都十分敬佩他,没想到郭子仪尽有如此的心胸。

  鱼朝恩李辅国什么关系

  鱼朝恩与李辅国,他们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个例子,用武术门派为例,如咏春拳的发展历程,它的起源是悠远流长的,一味追溯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当年的少林寺,由少林寺的严咏春创始了该套拳法,时移世易,年代的不断变迁,将咏春拳发扬光大,将咏春拳带入鼎盛时期的却是叶问。

  李辅国像(网络图)

  李辅国就好比少林寺的严咏春,鱼朝恩就好比近代的大武术家叶问。

  李辅国他从高力士的身上看到了宦官的权势,他想自己为何不能成为高力士第二,于是他一方面借助了高力士的提拨往上爬,一方面又联合了太子李亨抓住时机将唐明皇和高力士赶出政治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李辅国的辉煌时代自肃宗李亨的即位全面到来,直至唐代宗李豫才全面落幕。在这段长长的历史舞台中,李辅国全方位的拓展了官宦的权势,拉开了宦官管理朝政的黑暗历史,这段历史,忠臣屡屡被残害,大臣们人人自危,自求自保。

  而鱼朝恩,他的时代却是在代宗李豫时才全面展开的,唐代宗李豫在处置李辅国后并未吸取经验教训,没有收回官宦的政治权利,这就给了鱼朝恩有力之机,官宦集团依旧凌驾于皇权至上,鱼朝恩时代的发展,最后甚至想要逼宫自己当皇帝,虽然最后依旧被代宗李豫下旨予以刺死,但作为百姓们,不得不感叹,晚唐的皇帝们真乃懦夫和傀儡的综合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辅国简介:唐朝肃宗时期当权宦官李辅国生平
李辅国简介:李辅国(704年―762年),唐肃宗时当权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为辅国。之后又因拥立代宗即位,被册封为司空兼中书令。大权在握后李辅国更加为所欲为,最后被人刺杀身亡。李辅国四十余岁时始掌闲厩(主管宫廷的马匹簿籍),后入东宫侍太子李亨。安史之乱时,潼关失守,唐玄宗奔蜀,静忠从太子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参加随从将士杀杨国忠的兵谏,又建议太子分玄宗麾下兵北至朔方,以谋恢复。太子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位,是为肃宗。静忠因功擢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兵权,改名辅国。李辅国后随肃宗回到长安,封郕国公。当时宰相和百官除常日朝见外,奏事必须经由辅国才能面见皇帝。李辅国还设置了“察事厅子”数十人,侦察官员活动,官吏有小过,无不伺知,即...
· 唐朝将领――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765)中国唐朝将领。铁勒族人。世袭金微都督。安史之乱初,任朔方左武锋使,骁勇果敢,随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振武军(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及其以东地区连败叛将高秀岩、薛忠义等部。唐天宝十五年(756),配合李光弼战于常山(今河北正定)南北诸县,数次挫败史思明部。七月,随郭子仪赴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北),保卫肃宗。次年,因率回纥兵参加收复两京有功,封丰国公。随后在夺取愁思冈(今河南安阳西南)等地的作战中,常为先锋,勇冠军中。乾元二年(759),任朔方行营节度,进封大宁郡王。宝应元年(762),任领诸军节度行营,为天下兵马元帅雍王之副,领前锋发兵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再次夺取洛阳,歼史朝义部8万余人,并乘势追击,仅半年悉平河北(见唐平安史之乱)。因功升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他有功成之忧,奏准分授归降的安史旧将田承嗣等为河北镇将,并与之结好,以朝日后有功。广德元年...
· 鱼朝恩
生平唐玄宗天宝末年进入内侍省,初为品官,为唐肃宗所宠信,派为李光进的监军。后被任命为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乾元元年(758年),鱼朝恩进谗郭子仪,朝廷削其军权,不再立统帅,以李光弼代朔方节度使,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并以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等使,监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军征讨安庆绪。上元元年(760年)三月,李光弼于邙山(今河南洛阳北)大败,鱼朝恩急退陕州。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进犯长安,唐代宗出逃陕西(今河南三门峡西),身边的侍卫离散,相当狼狈,史载“朝恩悉军奉迎华阴,乘舆六师乃振”,由是深得代宗宠异,后被封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并统率京师神策军。永泰二年二月二十一日,代宗下诏加封为内侍省监,判国子监事,兼鸿胪相(司礼机关,负责朝会和宴飨)等职,封郑国公,掌握大权,权倾朝野。大历三年,改封韩国公,加实封一百户。鱼朝恩一贯骄横,自以为天下非他莫属,朝廷政事稍不称心,就发怒道:...
· 鱼朝恩
鱼朝恩(722~770)中国唐代擅权宦官。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唐玄宗时入宫当太监。安史之乱发生后,随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肃宗乾元元年(758),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等职,负责监领九个节度使的数十万大军。唐军收复洛阳后,鱼朝恩被封为冯翊郡公,开府仪同三司。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兵进犯,代宗出逃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鱼朝恩以保驾有功,被封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并统率京师神策军。后领国子监事,兼鸿胪、礼宾等使,掌握朝廷大权。干预政事,慑服百官,不把皇帝放眼里,贪贿勒索。置狱北军,人称地牢,迫害无辜。大臣元载知代宗对其不满,乃与皇帝谋除之。大历五年(770)寒食节,代宗乘宫中宴会后召见之机,捕杀鱼朝恩。【鱼朝恩在758年围攻邺城战役中的表现】乾元元年九月二十一日,唐肃宗派遣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
· 汉朝推恩令的介绍推恩令和附益之法的关系
汉朝推恩令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一项制度,推恩令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起来的,之所以要颁布推恩令,是因为在当时一些权势大臣的势力过于大,已经影响到了皇帝的统治,皇帝为了改善自身被动的局面,便出台此制度来使得权势大臣的权利有所减弱,从而对自身的统治有所稳定。推恩令的执行者汉武帝推恩令这项制度具体是这样实施的,因为诸侯王有很多的土地,自身的权利也很大,皇帝便要首先削减他们所拥有的土地,怎么削减呢?就是将诸侯王各自分为好几个国家,使得他们的子弟也享治理王国的权利,依次分封,这样便使得土地的权利掌握在多个人手中,而不是诸侯王一人手中,这样诸侯王的权利也就没有以前那么大了。这样给子孙分封,直到土地都分没了就停止了,到时候就不会担心诸侯王的势力过大而影响皇帝的统治了,以上便是汉朝推恩令的具体措施,这样的做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削减诸侯王的权利,来使得皇帝的权利更加稳定。汉朝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发展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